一种三轴云台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9623发布日期:2018-12-08 05:3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轴云台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摄装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三轴云台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三轴云台中安装摄像装置,用于监测或拍摄事物及场景,云台的连接总线一般采用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形式,并绕在机电耦合装置的电机轴外表面。

目前三轴云台拍摄装置在对摄像装置进行固定后就很难进行拆卸,当拍摄装置出现故障的时候,这样就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容易将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轴云台拍摄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轴云台拍摄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调节装置、连接架、拍摄器、电源指示灯、顶部固定座、转动连接柱、连接架、定位转向连接柱,所述顶部固定座底部与转动连接柱顶部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架一端连接到转动连接柱底端,另一端固定于定位转向连接柱中端侧面,所述定位转向连接柱右端与连接架左端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架右端两侧分别连接到拍摄器两侧内部,所述拍摄器底端前侧设有电源指示灯,所述固定调节装置安装在连接架内部;所述固定调节装置由左稳定装置、联动装置、左移调节装置、右移调节装置、右联动装置、右稳定装置、驱动装置组成;所述驱动装置左端底侧与联动装置顶侧相啮合,所述左稳定装置底端与联动装置左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左移调节装置顶端连接到联动装置底端,所述驱动装置右端底侧与右联动装置顶侧相啮合,所述右稳定装置底端与右联动装置右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右移调节装置顶端连接到右联动装置底端。

作为优化,所述左稳定装置由固定外筒、弹簧、升降架、拉力绳、定位轮、连接套、第二定位轮组成,所述固定外筒内部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与升降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顶部两端与固定外筒底端内部采用过度配合,所述拉力绳一端连接到升降架底部,另一端绕过定位轮、第二定位轮连接到连接套左侧,所述连接套内部与联动装置左端内部焊接。

作为优化,所述联动装置由复合齿轮、连接架、拉力弹簧、转动杆、伸缩杆、中心定位杆组成,所述复合齿轮安装在中心定位杆顶部左端,所述复合齿轮顶侧与驱动装置左端底侧相啮合,所述转动杆顶端与复合齿轮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左侧与连接架右侧焊接,所述拉力弹簧一端连接到转动杆顶端内部,另一端固定于中心定位杆中端左侧,所述伸缩杆一端连接到转动杆底端内部,另一端固定于中心定位杆底部左端。

作为优化,所述左移调节装置由第二拉力绳、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缓冲杆、移动定位杆、左固定架组成,所述第二拉力绳一端连接到转动杆底端,另一端绕过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固定于左固定架顶部,所述左固定架顶端内部与移动定位杆右端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定位杆左端与缓冲杆右端垂直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右移调节装置由第三拉力绳、右导向轮、第二右导向轮、右移动定位杆、右缓冲杆、右固定架组成,所述右固定架右端与右缓冲杆左端垂直连接,所述右固定架顶端内部与右移动定位杆左端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拉力绳一端连接到右联动装置底端,另一端绕过右导向轮、第二右导向轮侧面连接到右固定架顶部。

作为优化,所述右联动装置由右复合齿轮、右拉力弹簧、第二转动杆、右伸缩杆、连接拉力架组成,所述右复合齿轮安装在中心定位杆顶部右端,所述右复合齿轮顶侧与驱动装置右端底侧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顶端与右复合齿轮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拉力弹簧一端连接到第二转动杆顶端内部,另一端固定于中心定位杆中端右侧,所述第二转动杆右侧与连接拉力架左侧焊接,所述右伸缩杆一端连接到中心定位杆底部右端,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转动杆底端内部,所述连接拉力架右端侧面与右稳定装置底端内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右稳定装置由固定连接套、定位导向轮、第二定位导向轮、综合拉力绳、右升降架、固定连接筒、内部弹簧组成,所述内部弹簧安装在固定连接筒内部,所述内部弹簧底部与右升降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右升降架顶部两端与固定连接筒底端内部采用过度配合,所述综合拉力绳一端连接到右升降架底部,另一端绕过定位导向轮、第二定位导向轮连接到固定连接套右侧。

作为优化,所述驱动装置由齿轮、传动带、齿轮盘、传动杆、传输带、综合传动轮、电机、第二传输带、纵向传动杆、右齿轮盘、传动齿轮、第二传动带组成,所述电机顶端与综合传动轮底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带一端连接到综合传动轮底端侧面,另一端固定于纵向传动杆顶端侧面,所述纵向传动杆底端后侧面与右齿轮盘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带两端分别连接到右齿轮盘与传动齿轮前端侧面,所述传输带一端连接到综合传动轮顶端侧面,另一端固定于传动杆顶端侧面,所述传动杆底端后侧面与齿轮盘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传动带两端分别连接到齿轮盘与齿轮前端侧面。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三轴云台拍摄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我们需要电机产生驱动转矩带动综合传动轮转动,综合传动轮通过第二传输带与传输带同时带动纵向传动杆与传动杆转动,传动杆能够带动齿轮盘转动,齿轮盘通过传动带拉动齿轮转动,齿轮能够带动复合齿轮转动,复合齿轮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动杆一起转动,转动杆通过第二拉力绳绕过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将左固定架往左拉,从而对左固定架的位置进行调节,当电机反转时,缓冲杆能够将左固定架推回原位,连接套通过拉力绳将升降架往下拉,增加左固定架复位的稳定性,纵向传动杆能够带动右齿轮盘转动,右齿轮盘通过第二传动带拉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能够带动右复合齿轮转动,右复合齿轮转动时第二转动杆会一起转动,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三拉力绳绕过右导向轮、第二右导向轮将右固定架往右拉,从而对右固定架的位置进行调节,当电机反转时,右缓冲杆将右固定架推回原位,固定连接套通过综合拉力绳将右升降架往下拉,增加右固定架复位的稳定性,这样就能够对固定架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驱动装置能够作为动力源带动联动装置与右联动装置进行运作,左稳定装置与右稳定装置能够增加固定架位置移动的稳定性,左移调节装置能够控制左固定架的位置调节,右移调节装置能够控制右固定架的位置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能够对拍摄装置的固定架进行调节,这样不仅能够根据拍摄装置的大小调节固定架的固定位置,同时在拍摄装置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进行快速自动的拆卸,增加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三轴云台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调节装置细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调节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调节装置1、连接架2、拍摄器3、电源指示灯4、顶部固定座5、转动连接柱6、连接架7、定位转向连接柱8、左稳定装置11、联动装置12、左移调节装置13、右移调节装置14、右联动装置15、右稳定装置16、驱动装置17、固定外筒111、弹簧112、升降架113、拉力绳114、定位轮115、连接套116、第二定位轮117、复合齿轮121、连接架122、拉力弹簧123、转动杆124、伸缩杆125、中心定位杆126、第二拉力绳131、导向轮132、第二导向轮133、缓冲杆134、移动定位杆135、左固定架136、第三拉力绳141、右导向轮142、第二右导向轮143、右移动定位杆144、右缓冲杆145、右固定架146、右复合齿轮151、右拉力弹簧152、第二转动杆153、右伸缩杆154、连接拉力架155、固定连接套161、定位导向轮162、第二定位导向轮163、综合拉力绳164、右升降架165、固定连接筒166、内部弹簧167、齿轮171、传动带172、齿轮盘173、传动杆174、传输带175、综合传动轮176、电机177、第二传输带178、纵向传动杆179、右齿轮盘1710、传动齿轮1711、第二传动带17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轴云台拍摄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固定调节装置1、连接架2、拍摄器3、电源指示灯4、顶部固定座5、转动连接柱6、连接架7、定位转向连接柱8,所述顶部固定座5底部与转动连接柱6顶部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架7一端连接到转动连接柱6底端,另一端固定于定位转向连接柱8中端侧面,所述定位转向连接柱8右端与连接架2左端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架2右端两侧分别连接到拍摄器3两侧内部,所述拍摄器3底端前侧设有电源指示灯4,所述固定调节装置1安装在连接架2内部;所述固定调节装置1由左稳定装置11、联动装置12、左移调节装置13、右移调节装置14、右联动装置15、右稳定装置16、驱动装置17组成;所述驱动装置17左端底侧与联动装置12顶侧相啮合,所述左稳定装置11底端与联动装置12左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左移调节装置13顶端连接到联动装置12底端,所述驱动装置17右端底侧与右联动装置15顶侧相啮合,所述右稳定装置16底端与右联动装置15右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右移调节装置14顶端连接到右联动装置15底端,所述左稳定装置11由固定外筒111、弹簧112、升降架113、拉力绳114、定位轮115、连接套116、第二定位轮117组成,所述固定外筒111内部装有弹簧112,所述弹簧112底部与升降架11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113顶部两端与固定外筒111底端内部采用过度配合,所述拉力绳114一端连接到升降架113底部,另一端绕过定位轮115、第二定位轮117连接到连接套116左侧,所述连接套116内部与联动装置12左端内部焊接,所述联动装置12由复合齿轮121、连接架122、拉力弹簧123、转动杆124、伸缩杆125、中心定位杆126组成,所述复合齿轮121安装在中心定位杆126顶部左端,所述复合齿轮121顶侧与驱动装置17左端底侧相啮合,所述转动杆124顶端与复合齿轮121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24左侧与连接架122右侧焊接,所述拉力弹簧123一端连接到转动杆124顶端内部,另一端固定于中心定位杆126中端左侧,所述伸缩杆125一端连接到转动杆124底端内部,另一端固定于中心定位杆126底部左端,所述左移调节装置13由第二拉力绳131、导向轮132、第二导向轮133、缓冲杆134、移动定位杆135、左固定架136组成,所述第二拉力绳131一端连接到转动杆124底端,另一端绕过导向轮132、第二导向轮133固定于左固定架136顶部,所述左固定架136顶端内部与移动定位杆135右端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定位杆135左端与缓冲杆134右端垂直连接,所述右移调节装置14由第三拉力绳141、右导向轮142、第二右导向轮143、右移动定位杆144、右缓冲杆145、右固定架146组成,所述右固定架146右端与右缓冲杆145左端垂直连接,所述右固定架146顶端内部与右移动定位杆144左端侧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拉力绳141一端连接到右联动装置15底端,另一端绕过右导向轮142、第二右导向轮143侧面连接到右固定架146顶部,所述右联动装置15由右复合齿轮151、右拉力弹簧152、第二转动杆153、右伸缩杆154、连接拉力架155组成,所述右复合齿轮151安装在中心定位杆126顶部右端,所述右复合齿轮151顶侧与驱动装置17右端底侧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153顶端与右复合齿轮151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右拉力弹簧152一端连接到第二转动杆153顶端内部,另一端固定于中心定位杆126中端右侧,所述第二转动杆153右侧与连接拉力架155左侧焊接,所述右伸缩杆154一端连接到中心定位杆126底部右端,另一端固定于第二转动杆153底端内部,所述连接拉力架155右端侧面与右稳定装置16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右稳定装置16由固定连接套161、定位导向轮162、第二定位导向轮163、综合拉力绳164、右升降架165、固定连接筒166、内部弹簧167组成,所述内部弹簧167安装在固定连接筒166内部,所述内部弹簧167底部与右升降架165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右升降架165顶部两端与固定连接筒166底端内部采用过度配合,所述综合拉力绳164一端连接到右升降架165底部,另一端绕过定位导向轮162、第二定位导向轮163连接到固定连接套161右侧,所述驱动装置17由齿轮171、传动带172、齿轮盘173、传动杆174、传输带175、综合传动轮176、电机177、第二传输带178、纵向传动杆179、右齿轮盘1710、传动齿轮1711、第二传动带1712组成,所述电机177顶端与综合传动轮176底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传输带178一端连接到综合传动轮176底端侧面,另一端固定于纵向传动杆179顶端侧面,所述纵向传动杆179底端后侧面与右齿轮盘1710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带1712两端分别连接到右齿轮盘1710与传动齿轮1711前端侧面,所述传输带175一端连接到综合传动轮176顶端侧面,另一端固定于传动杆174顶端侧面,所述传动杆174底端后侧面与齿轮盘173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传动带172两端分别连接到齿轮盘173与齿轮171前端侧面。

在进行使用时,我们需要电机177产生驱动转矩带动综合传动轮176转动,综合传动轮176通过第二传输带178与传输带175同时带动纵向传动杆179与传动杆174转动,传动杆174能够带动齿轮盘173转动,齿轮盘173通过传动带172拉动齿轮171转动,齿轮171能够带动复合齿轮121转动,复合齿轮121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动杆124一起转动,转动杆124通过第二拉力绳131绕过导向轮132、第二导向轮133将左固定架136往左拉,从而对左固定架136的位置进行调节,当电机反转时,缓冲杆134能够将左固定架136推回原位,连接套116通过拉力绳114将升降架113往下拉,增加左固定架136复位的稳定性,纵向传动杆179能够带动右齿轮盘1710转动,右齿轮盘1710通过第二传动带1712拉动传动齿轮1711转动,传动齿轮1711能够带动右复合齿轮151转动,右复合齿轮151转动时第二转动杆153会一起转动,第二转动杆153通过第三拉力绳141绕过右导向轮142、第二右导向轮143将右固定架146往右拉,从而对右固定架146的位置进行调节,当电机反转时,右缓冲杆145将右固定架146推回原位,固定连接套161通过综合拉力绳164将右升降架165往下拉,增加右固定架146复位的稳定性,这样就能够对固定架的固定位置进行调节,驱动装置17能够作为动力源带动联动装置12与右联动装置15进行运作,左稳定装置11与右稳定装置16能够增加固定架位置移动的稳定性,左移调节装置13能够控制左固定架136的位置调节,右移调节装置14能够控制右固定架146的位置调节。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该装置能够对拍摄装置的固定架进行调节,这样不仅能够根据拍摄装置的大小调节固定架的固定位置,同时在拍摄装置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进行快速自动的拆卸,增加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