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注油机油管路快速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1918发布日期:2019-01-02 23:1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注油机油管路快速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路连接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电力注油机油管路快速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的电气设备需要按照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维护,在对设备维护的过程中,部分维护工作涉及到水管或油管的使用。例如:在对变电一次设备进行水冲洗时,就需要使用水管;在对变电一次设备进行油务处理时,就需要使用油管。而无论使用水管还是油管都存在管路连接的问题,目前在作业现场对于管路的连接仍是采用传统的连接方法:由两名工作人员进行,将一条注油机管路一端分别与金属铁管相套叠后,使用铁丝捆绑,然后使用螺丝与主变的注油口相连,使用同样的方法将该管路的另一端与注油机的出油口相连,完成主变的注油口与注油机出油口的连接;按照上述方法使用另外一条注油机管路完成主变的出油口与注油机进油口的连接。该连接方法需要两名工作人员,操作过程复杂,花费时间长,而且在滤油和热油循环的过程中,油管路的连接端口处容易出现漏油等不安全因素,而且连接后拆卸不便。公布号为cn10772592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滤油机管路简易快速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的内侧设置内螺纹,第一连接座的一侧安装固定管和密封管,密封管位于固定管内侧,密封管的端部安装第一密封垫,第一密封垫呈环形,固定管的外侧设置外螺纹,固定管通过螺纹与第二连接座配合,第二连接座的内侧安装密封块,第一连接座通过螺纹与第二连接座拧接的过程中,密封管会自动插入到固定槽中使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紧密配合,整个过程无需铁丝捆绑等操作,只需一个工人就可以完成,操作简便,连接管路时间大大缩短,实现滤油机管路的快速连接。但是,该申请的两个连接座通过旋转方式连接,而连接管道一般为金属制件,连接阻力较大且连接稳定性不好。公告号为cn104482337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压缩锁紧卡箍式流体输送管路快速连接装置。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流体输送管路连接管件存在的承载压力低、安全性差、结构复杂和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该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压缩锁紧卡箍式流体输送管路快速连接装置,包括螺栓、螺母、两个卡箍、管体、密封胶圈和锁紧卡圈。将两个卡箍设置在管体的上下两端,在管体内腔的密封圈槽内安装密封胶圈,在管体密封圈槽的端面上设置锁紧卡圈,将螺栓设置在两个卡箍的锁紧凸台上的螺栓孔中并通过螺母连接锁紧。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快捷、安全可靠、承压高、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泛等优势。但是,该发明通过两个卡箍螺栓连接,操作繁琐,不够简便快捷。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连接快速、连接稳定可靠、承压高的电力注油机管路快速连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注油机油管路快速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边缘均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橡胶垫圈,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中心的通孔内,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卡件另一端铰接一锁紧螺栓,所述第二卡件另一端设置开口,所述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通过所述锁紧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均为圆盘金属制件,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外侧面均为斜面。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均为半圆环金属制件,所述第一卡件与第二卡件内侧均设有纵截面为梯形的卡槽。优选的,所述进油管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螺纹连接,所述出油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圈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丁腈橡胶80-110重量份、炭黑30-40重量份、偶联剂3.8-5.5重量份、纳米氧化物12-17重量份、己二酸二辛酯15-20重量份、硬脂酸2-5重量份、防老剂3-5重量份。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优选的,所述纳米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混合物,重量比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为4:3:3。优选的,所述防老剂为4,4'一双(2,2-二甲基苄基)二苯胺。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2-17重量份的纳米氧化物置于8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3-14h后,与20-26重量份的丙酮混合,加入3.8-5.5重量份的偶联剂,置于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在20℃-25℃的条件下,转速为300-400r/min,搅拌时间为2-4h,抽滤,将滤液在75-80℃烘箱中烘干6-8h,研磨,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物粉末;2)将80-110重量份的丁腈橡胶放入密炼机中进行逆向塑炼,密炼机温度控制在60~80℃,辊筒反向旋转,转速为15~20转/分钟,用时5~6分钟,得到塑炼胶;3)将30-40重量份的炭黑、15-20重量份的己二酸二辛酯、2-5重量份的硬脂酸、3-5重量份的防老剂和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氧化物依次投入密炼机中与所述塑炼胶进行正向混炼,密炼机温度控制在60~80℃,辊筒正向旋转,转速为15~20转/分钟,混炼3分钟,得到混炼胶;4)将所述混炼胶移至开炼机中,设置辊距1~2毫米,进行三次薄通开炼,然后将辊距调至8~10毫米出片,静置熟化4~16小时,裁切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电力注油机油管路快速连接装置,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对合,两连接座内侧的橡胶垫圈对齐挤紧,进油管穿过第一连接座的部分插入第二连接座中心的通孔内,与出油管对接,保持稳定对齐,固定装置的两个卡件将对齐后的两连接座咬合,第一卡件端部的锁紧螺栓旋至第二卡件端部的开口,拧紧锁紧螺栓将两连接座稳定连接,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节省时间,且连接安全可靠。另外,采用新型配方的橡胶垫圈,在保证物理性能的前提下改善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而且避免出现渗漏,耐压效果好。采用偶联剂改性纳米氧化物,提高纳米粒子的亲油性,使其更容易在橡胶中分散,增强分子之间的相容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防老剂与纳米氧化物粒子有机结合,提高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己二酸二辛酯作为橡胶柔软剂,提高橡胶垫圈的弹性,减缓橡胶老化,延长橡胶垫圈的使用寿命;硬脂酸可以保持橡胶垫圈出片表面光滑,不易粘连,保证橡胶垫圈质量;本发明对纳米氧化物进行改性,纳米氧化物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各种材料有机结合,发挥各组分的协同效应,制得的橡胶垫圈耐压性,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耐油性好,不易泄漏。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连接座,2-第二连接座,3-进油管,4-出油管,5-第一卡件,6-第二卡件,7-锁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注油机油管路快速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所述第二连接座2通过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1和第二连接座2内侧边缘均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橡胶垫圈,所述第一连接座1连接进油管3,所述进油管3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座1,所述第二连接座2连接出油管4,所述出油管4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2中心的通孔内,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卡件5和第二卡件6,所述第一卡件5与第二卡件6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卡件5另一端铰接一锁紧螺栓7,所述第二卡件6另一端设置开口,所述第一卡件5与第二卡件6通过所述锁紧螺栓7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2均为圆盘金属制件,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2外侧面均为斜面;所述第一卡件5与第二卡件6均为半圆环金属制件,所述第一卡件5与第二卡件6内侧均设有纵截面为梯形的卡槽;所述进油管3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螺纹连接,所述出油管4与所述第二连接座2螺纹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注油机油管路快速连接装置,使用时,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对合,两连接座内侧的橡胶垫圈对齐挤紧,进油管穿过第一连接座的部分插入第二连接座中心的通孔内,与出油管对接,保持稳定对齐,固定装置的两个卡件将对齐后的两连接座咬合,第一卡件端部的锁紧螺栓旋至第二卡件端部的开口,拧紧锁紧螺栓将两连接座稳定连接,仅需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节省时间,且连接安全可靠。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注油机油管路快速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座1、第二连接座2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所述第二连接座2通过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1和第二连接座2内侧边缘均设置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橡胶垫圈,所述第一连接座1连接进油管3,所述进油管3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座1,所述第二连接座2连接出油管4,所述出油管4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2中心的通孔内,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卡件5和第二卡件6,所述第一卡件5与第二卡件6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卡件5另一端铰接一锁紧螺栓7,所述第二卡件6另一端设置开口,所述第一卡件5与第二卡件6通过所述锁紧螺栓7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2均为圆盘金属制件,所述第一连接座1与第二连接座2外侧面均为斜面;所述第一卡件5与第二卡件6均为半圆环金属制件,所述第一卡件5与第二卡件6内侧均设有纵截面为梯形的卡槽;所述进油管3与所述第一连接座1螺纹连接,所述出油管4与所述第二连接座2螺纹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注油机油管路快速连接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橡胶垫圈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丁腈橡胶80重量份、炭黑30重量份、偶联剂3.8重量份、纳米氧化物12重量份、己二酸二辛酯15重量份、硬脂酸2重量份、防老剂3重量份,所述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纳米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混合物,重量比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为4:3:3,所述防老剂为4,4'一双(2,2-二甲基苄基)二苯胺。所述橡胶垫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2重量份的纳米氧化物置于8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3-14h后,与20重量份的丙酮混合,加入3.8重量份的偶联剂,置于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在20℃-25℃的条件下,转速为300-400r/min,搅拌时间为2-4h,抽滤,将滤液在75-80℃烘箱中烘干6-8h,研磨,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物粉末;2)将80重量份的丁腈橡胶放入密炼机中进行逆向塑炼,密炼机温度控制在60~80℃,辊筒反向旋转,转速为15~20转/分钟,用时5~6分钟,得到塑炼胶;3)将30重量份的炭黑、15重量份的己二酸二辛酯、2重量份的硬脂酸、3重量份的防老剂和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氧化物依次投入密炼机中与所述塑炼胶进行正向混炼,密炼机温度控制在60~80℃,辊筒正向旋转,转速为15~20转/分钟,混炼3分钟,得到混炼胶;4)将所述混炼胶移至开炼机中,设置辊距1~2毫米,进行三次薄通开炼,然后将辊距调至8~10毫米出片,静置熟化4~16小时,裁切成型。实施例三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橡胶垫圈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丁腈橡胶90重量份、炭黑35重量份、偶联剂4.3重量份、纳米氧化物15重量份、己二酸二辛酯18重量份、硬脂酸3重量份、防老剂4重量份,所述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纳米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混合物,重量比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为4:3:3,所述防老剂为4,4'一双(2,2-二甲基苄基)二苯胺。所述橡胶垫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5重量份的纳米氧化物置于8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3-14h后,与20重量份的丙酮混合,加入4.3重量份的偶联剂,置于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在20℃-25℃的条件下,转速为300-400r/min,搅拌时间为2-4h,抽滤,将滤液在75-80℃烘箱中烘干6-8h,研磨,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物粉末;2)将90重量份的丁腈橡胶放入密炼机中进行逆向塑炼,密炼机温度控制在60~80℃,辊筒反向旋转,转速为15~20转/分钟,用时5~6分钟,得到塑炼胶;3)将35重量份的炭黑、18重量份的己二酸二辛酯、3重量份的硬脂酸、4重量份的防老剂和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氧化物依次投入密炼机中与所述塑炼胶进行正向混炼,密炼机温度控制在60~80℃,辊筒正向旋转,转速为15~20转/分钟,混炼3分钟,得到混炼胶;4)将所述混炼胶移至开炼机中,设置辊距1~2毫米,进行三次薄通开炼,然后将辊距调至8~10毫米出片,静置熟化4~16小时,裁切成型。实施例四本发明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二、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橡胶垫圈包含的组分及其含量为:丁腈橡胶110重量份、炭黑40重量份、偶联剂5.5重量份、纳米氧化物17重量份、己二酸二辛酯20重量份、硬脂酸5重量份、防老剂5重量份,所述偶联剂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纳米氧化物为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混合物,重量比纳米氧化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为4:3:3,所述防老剂为4,4'一双(2,2-二甲基苄基)二苯胺。所述橡胶垫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17重量份的纳米氧化物置于8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3-14h后,与20重量份的丙酮混合,加入5.5重量份的偶联剂,置于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在20℃-25℃的条件下,转速为300-400r/min,搅拌时间为2-4h,抽滤,将滤液在75-80℃烘箱中烘干6-8h,研磨,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物粉末;2)将110重量份的丁腈橡胶放入密炼机中进行逆向塑炼,密炼机温度控制在60~80℃,辊筒反向旋转,转速为15~20转/分钟,用时5~6分钟,得到塑炼胶;3)将40重量份的炭黑、20重量份的己二酸二辛酯、5重量份的硬脂酸、5重量份的防老剂和步骤1)中制得的纳米氧化物依次投入密炼机中与所述塑炼胶进行正向混炼,密炼机温度控制在60~80℃,辊筒正向旋转,转速为15~20转/分钟,混炼3分钟,得到混炼胶;4)将所述混炼胶移至开炼机中,设置辊距1~2毫米,进行三次薄通开炼,然后将辊距调至8~10毫米出片,静置熟化4~16小时,裁切成型。实施例二至四的测试分析结果如表1:表1实施例的测试结果编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指标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1硬度(绍尔a)gb/t531-199970±57273732拉伸强度mpagb/t528-1998≥152521233撕裂强度kn/mgb/t529-1999≥303938364压缩永久变形%(125℃*24h压缩率25%)gb/t7759-1996≤351010135脆性温度℃gb/t1682-1994≤-45-45正常-45正常-45正常6耐臭氧试验(0.5ul/l*40℃*拉伸20%*16h)gb/t7762-2003无龟裂无龟裂无龟裂无龟裂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二至四均表现出良好的统合性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硬度在70以上,拉伸强度大于15mpa,撕裂强度大于35kn/m,压缩变形小于15%,抗压性能强,耐低温,使用寿命长。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