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紧螺纹的螺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7600发布日期:2018-12-08 05:22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紧螺纹的螺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紧螺纹制作技术,尤其指一种锁紧螺纹的螺纹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510069357.x名称为《锁紧螺纹的成形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锁紧螺纹的成形方法,包括普通螺纹的成形步骤、锁紧螺纹的成形步骤,锁紧螺纹的成形步骤为:将已加工成形为普通螺纹的螺柱在需要将普通螺纹成形为锁紧螺纹的部位放置于锁紧螺纹的模具上,所述锁紧螺纹的模具包括上模与下模,将普通螺纹形放置于下模两段圆弧面上,上模向下移动并挤压普通螺纹,普通螺纹的宽度因挤压而变厚成设定要求形状的锁紧螺纹,当锁紧螺纹与普通螺帽或螺孔配合时锁紧螺纹与普通螺纹的螺帽或螺孔不能顺畅地通过而形成过盈配合而相互锁紧在一起。其优点在于:工艺简单,生产工艺稳定,防松效果好。然而,该成形方法制作的螺纹锁紧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因此该成形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松效果好的锁紧螺纹的螺纹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锁紧螺纹的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螺栓杆体或螺钉杆体的表面上的锁紧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纹包括锁紧螺纹段与引导螺纹段,锁紧螺纹段的底径宽度大于引导螺纹段的底径宽度,锁紧螺纹段的底径深度小于引导螺纹段的底径深度,引导螺纹段的端部与锁紧螺纹段的端部连接在一起而使锁紧螺纹段与引导螺纹段形成能顺利套入螺母的一体螺纹,锁紧螺纹段径向截面的外形呈弧形三角形。

作为改进,所述锁紧螺纹段的底径表面可优选为倾斜设置,底径径向截面的倾斜角度可优选为6~12°。

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螺纹段的每一个螺牙角度可优选为55~65°。

进一步改进,底径径向截面的倾斜角度的倾斜方向可优选为朝向引导螺纹段与锁紧螺纹段的连接处。

作为改进,锁紧螺纹段的螺距可优选为与引导螺纹段的螺距大小相同。

进一步改进,所述螺距可优选为1.2~1.5mm。

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螺纹段的宽度可优选为2~5个引导螺纹段的螺距之和。

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螺纹段的牙底可优选为圆弧光滑连接,牙底圆弧的半径为螺距的八分之一。

进一步改进,锁紧螺纹段的底径宽度可优选与锁紧螺纹段的螺距的长度比为0.35~0.6;锁紧螺纹段的螺牙数量与引导螺纹段的螺牙数量比为4~8。

作为改进,所述锁紧螺纹的加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一、在螺栓杆体或螺钉杆体的表面上加工出锁紧螺纹与引导螺纹,锁紧螺纹的底径宽度大于引导螺纹的底径宽度,锁紧螺纹的底径深度小于引导螺纹的底径深度,所述引导螺纹的宽度为2~5个引导螺纹的螺距之和;

二、将引导螺纹的端部与锁紧螺纹的端部光滑连接在一起,使锁紧螺纹与引导螺纹形成能顺利套入螺母的一体螺纹;

三、加工锁紧螺纹的外形,使锁紧螺纹径向截面的外形呈弧形三角形,即完成加工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锁紧螺纹段的底径宽度大于引导螺纹段的底径宽度,锁紧螺纹段的底径深度小于引导螺纹段的底径深度,使螺栓或螺钉与螺母拧紧过程中锁紧螺纹段的底径能与螺母的底径接触,螺母底径发生变形,从而使螺栓与螺母之间间隙减少,甚至达到零间隙,从而实现锁紧的功能;加工锁紧螺纹段的外形,使锁紧螺纹段径向截面的外形呈弧形三角形,弧形三角形与螺母内壁之间能形成空隙,这样能避免在拧紧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使螺母顺利的旋拧到位;锁紧螺纹段的底径表面倾斜设置从而增加螺栓或螺钉拧出时的力,锁紧效果更为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成螺杆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分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另一部分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与螺母相螺接后的部分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锁紧螺纹的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螺栓杆体2或螺钉杆体的表面上的锁紧螺纹,所述锁紧螺纹包括锁紧螺纹段与引导螺纹段,锁紧螺纹段的底径宽度l1大于引导螺纹段的底径宽度l2,锁紧螺纹段的底径深度小于引导螺纹段的底径深度,引导螺纹段的端部与锁紧螺纹段的端部连接在一起而使锁紧螺纹段与引导螺纹段形成能顺利套入螺母的一体螺纹,锁紧螺纹段径向截面的外形呈弧形三角形。所述锁紧螺纹段的底径表面倾斜设置,底径径向截面的倾斜角度a为6~12°所述锁紧螺纹段的每一个螺牙角度c为55~65°。底径径向截面的倾斜角度a的倾斜方向朝向引导螺纹段与锁紧螺纹段的连接处。锁紧螺纹段的螺距p与引导螺纹段的螺距p大小相同。所述螺距p为1.2~1.5mm。所述引导螺纹段的宽度l6为2~5个引导螺纹段的螺距p之和。所述引导螺纹段的牙底为圆弧光滑连接,牙底圆弧的半径r为螺距p的八分之一。锁紧螺纹段的底径宽度l1与锁紧螺纹段的螺距p的长度比为0.35~0.6。锁紧螺纹段的螺牙数量与引导螺纹段的螺牙数量比为4~8。上述锁紧螺纹的加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一、在螺栓杆体2或螺钉杆体的表面上加工出锁紧螺纹与引导螺纹,锁紧螺纹的底径宽度l1大于引导螺纹的底径宽度l2,锁紧螺纹的底径深度小于引导螺纹的底径深度,所述引导螺纹的宽度l6为2~5个引导螺纹的螺距p之和;

二、将引导螺纹的端部与锁紧螺纹的端部光滑连接在一起,使锁紧螺纹与引导螺纹形成能顺利套入螺母的一体螺纹;

三、加工锁紧螺纹的外形,使锁紧螺纹径向截面的外形呈弧形三角形,即完成加工步骤。

工作原理:螺母1沿引导螺纹段旋入锁紧螺纹,在锁紧螺纹段处底径宽度变宽而底径深度变小,螺母1的底径与锁紧螺纹相接触并发生变形,因此螺母1与锁紧螺纹锁紧固定,实现螺母的锁紧操作。

制作步骤:将两块搓丝板相对设置,一块搓丝板相对另一块搓丝板移动,螺栓杆体或螺钉杆体相对搓丝板滚动从而在螺栓杆体或螺钉杆体表面搓出所需的螺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锁紧螺纹的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螺栓杆体或螺钉杆体的表面上的锁紧螺纹,其特征在于:锁紧螺纹包括锁紧螺纹段与引导螺纹段,锁紧螺纹段的底径宽度大于引导螺纹段的底径宽度,锁紧螺纹段的底径深度小于引导螺纹段的底径深度,引导螺纹段的端部与锁紧螺纹段的端部连接在一起而使锁紧螺纹段与引导螺纹段形成能顺利套入螺母的一体螺纹,锁紧螺纹段径向截面的外形呈弧形三角形。其优点在于:螺栓或螺钉与螺母拧紧过程中锁紧螺纹段的底径能与螺母的底径接触,螺母底径发生变形,从而使螺栓与螺母之间间隙减少,甚至达到零间隙,从而实现锁紧的功能;弧形三角形与螺母内壁之间能形成空隙,这样能避免在拧紧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使螺母顺利的旋拧到位。

技术研发人员:赵萍丽;孟武功;赵慈波;陈彦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舟山市7412工厂
技术研发日:2018.09.27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