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4691发布日期:2019-04-09 21:3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磨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用于确定旋转轴与其他零件相对运动位置,起支承或导向作用的零部件。轴承的主要功能是支承旋转轴或其它运动体,引导转动或移动运动并承受由轴或轴上零件传递而来的载荷。轴承已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零部件,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十分广泛,它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严格的说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润滑油六大件组成。简单来说,只要具备外圈、内圈、滚动体就可定义为为滚动轴承。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两大类。

一般的轴承都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及设于轴承外圈及轴承内圈间的转子。此结构的轴承使用时间长了后,金属球容易生锈及磨损,缩短轴承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756727u,公告日:2014.08.06)公开的一种耐磨轴承,滚动体采用陶瓷体,同时与滚动体接触的轴承外圈内周及轴承内圈外周均设有一层陶瓷层,提高了轴承的耐磨性能,延长了轴承的实用寿命。但是其仅仅是通过改进材质来提高耐磨性,使得耐磨的改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护架;所述内圈同轴设置在外圈内,在外圈的内侧一体设置有环形的外圈连接部,内圈的外侧一体设置有与外圈连接部相对的环形的内圈连接部,在外圈连接部、内圈连接部相对的一侧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弧形的外滚动槽、内滚动槽,在外滚动槽和内滚动槽之间卡设有多个在其中滚动的滚动体,每个滚动体的外侧均套设有保护架,多个保护架均匀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内部的滚动体同步转动,避免滚动体相互碰撞;在所述内滚动槽的内壁上覆盖有一层第一耐磨层;所述保护架包括圆环结构的环体和喷涂在环体内侧的与第一耐磨层相同材料的第二耐磨层,增强与滚动体之间的摩擦;在所述外滚动槽、内滚动槽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条环形的朝向滚动体的储油槽,储油槽内粘附有海绵填充,海绵填充能够吸附润滑油,使润滑油在储油槽内存储,不会流出,也方便润滑油涂抹在滚动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圈的内壁上一体设置有多个环形的加强筋,提高外圈的强度,使其上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耐磨层为依次喷涂的ni-al粘结层和al2o3-tio2-zro2纳米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外滚动槽、内滚动槽的两侧端部上均开设有环形的朝向滚动体的安装槽,安装槽内粘附有伸出的密封胶条,密封胶条与滚动体接触,两侧的密封胶条与对应的滚动槽之间形成密封腔体,避免润滑油流出,减少润滑油的流失,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环体上开设有若干个孔,孔内固定嵌入安装有导热柱,便于滚动时摩擦产生的热量向外扩散。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柱的材质为铜或铝,能够快速的将滚动式产生的热量向环体的外侧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内圈的外侧壁上一体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凸起,提高内圈的外表面积,提高内圈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二耐磨层、第一耐磨层增强了摩擦部位之间的耐磨性,减少轴承使用时的磨损,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在外滚动槽和内滚动槽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可以存储润滑油的储油槽,提高对滚动体的润滑效果,从而能够降低滚动时产生的摩擦,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在保护架上设置导热柱、内圈外侧设置散热凸起均能够在轴承使用过程中提高其散热效果,很好的保护轴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耐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耐磨轴承中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耐磨轴承中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圈,2-内圈,3-滚动体,4-保持架,41-环体,42-第二耐磨层,43-导热柱,5-外圈连接部,6-内圈连接部,7-储油槽,8-海绵填充,9-第一耐磨层,10-散热凸起,11-加强筋,12-安装槽,13-密封胶条,14-外滚动槽,15-内滚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耐磨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滚动体3和保护架4;所述内圈2同轴设置在外圈1内,在外圈1的内侧一体设置有环形的外圈连接部5,内圈2的外侧一体设置有与外圈连接部5相对的环形的内圈连接部6,在外圈连接部5、内圈连接部6相对的一侧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弧形的外滚动槽14、内滚动槽15,在外滚动槽14和内滚动槽15之间卡设有多个在其中滚动的滚动体3,每个滚动体3的外侧均套设有保护架4,多个保护架4均匀固定连接在一起,使内部的滚动体3同步转动,避免滚动体3相互碰撞;在所述内滚动槽15的内壁上覆盖有一层第一耐磨层9,第一耐磨层9为依次喷涂的ni-al粘结层和al2o3-tio2-zro2纳米涂层,并且通过等离子喷涂法进行喷涂,其喷涂工艺如下:(1)喷涂前对内滚动槽15表面除油并采用16#棕刚玉进行粗化处理,然后将内滚动槽15表面用3-5个大气压压缩空气在内滚动槽150-200mm范围内进行喷砂处理,直至内滚动槽15表面无发光后停止喷砂,再用压缩空气将喷砂表面沙粒清除干净;喷砂处理后2h内进行喷涂,以尽量减少裸露基体的氧化。(2)当ni-al粘结层形成后,以ni-al粘结层为基体,继续喷涂al2o3-tio2-zro2纳米涂层。(3)喷涂结束后在室温下冷却至常温后取下工件,立即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涂层吸附潮气而影响质量。

所述保护架4包括圆环结构的环体41和喷涂在环体41内侧的第二耐磨层42,第二耐磨层42与第一耐磨层9采用相同的涂层,增强与滚动体3之间的摩擦。

在所述外滚动槽14、内滚动槽15的内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条环形的朝向滚动体3的储油槽7,储油槽7内粘附有海绵填充8,海绵填充8能够吸附润滑油,使润滑油在储油槽7内存储,不会流出,也方便润滑油涂抹在滚动体3上;在外滚动槽14、内滚动槽15的两侧端部上均开设有环形的朝向滚动体3的安装槽12,安装槽12内粘附有伸出的密封胶条13,密封胶条13与滚动体3接触,两侧的密封胶条13与对应的滚动槽之间形成密封腔体,避免润滑油流出,减少润滑油的流失,延长使用寿命。

在外圈1的内壁上还一体设置有多个环形的加强筋11,提高外圈1的强度,使其上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环体41上开设有若干个孔,孔内固定嵌入安装有导热柱43,导热柱43的材质为铜或铝,能够快速的将滚动式产生的热量向环体41的外侧传递,便于滚动时摩擦产生的热量向外扩散;在内圈2的外侧壁上一体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凸起10,提高内圈2的外表面积,提高内圈2的散热面积,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轴承在安装后,通过滚动体3使外圈1、内圈2相对转动,设置的第二耐磨层42、第一耐磨层9增强了摩擦部位之间的耐磨性,减少轴承使用时的磨损,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在外滚动槽14和内滚动槽15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可以存储润滑油的储油槽7,提高对滚动体3的润滑效果,从而能够降低滚动时产生的摩擦,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在保护架4上设置导热柱43、内圈2外侧设置散热凸起10均能够在轴承使用过程中提高其散热效果,很好的保护轴承。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