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支撑块、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5970发布日期:2019-02-22 19:5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减震支撑块、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支撑块、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例如大巴客车为了合理设计车内空间多设置顶置式空调器,且多为一体式空调器,即压缩机与送风风机处于同一机壳内,这样将导致压缩机的在运转时的振动通过车体顶棚传递到车体侧壁,并产生振动噪声,给乘坐者带来不舒适感。另外,目前的大巴客车空调器通过栓接方式与车体顶棚连接,此种装配方式为刚性连接方式,导致对连接配合部位的加工精度及定位要求较高,同时,导致配合面难以完全贴合而形成间隙,不能保证车体的密封性,防水防风防尘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支撑块、车辆,能够有效隔离震动的传递,对置于其上的负载提供高效缓冲。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支撑块,包括弹性壳体,所述弹性壳体构造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刚度可变材料。

优选地,所述刚度可变材料为可相变材料。

优选地,所述刚度可变材料包括磁控可变相材料,或,所述刚度可变材料包括温控可变相材料。

优选地,所述刚度可变材料包括气体。

优选地,所述减震支撑块还包括检测部件,所述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减震支撑块的振幅,和/或,频率,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检测部件电连接,用以获取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信号后,控制所述刚度可变材料的刚度变化。

优选地,所述检测部件包括振幅传感器,和/或,频率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弹性壳体上,和/或,所述控制部件设置于所述弹性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上具有粘贴层,和/或,所述第二面上具有粘贴层。

优选地,所述粘贴层远离所述弹性壳体的一侧设有防护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减震支撑部件,所述减震支撑部件包括上述的减震支撑块。

优选地,多个所述减震支撑块彼此邻接形成所述减震支撑部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震支撑块、车辆,通过在所述弹性壳体内设置刚度可变材料,更为具体的,当所述刚度可变材料为液相或者气相时,将其填充至所述空腔中即可,由此当所述减震支撑块上防止外部荷载时,例如其作为空调器等具有振动的负载时,保证所述减震支撑块能够通过其内部具有的刚度可变材料的不同刚度的适应性变化形成在有效降低震动传递的同时,还具备足够的支撑刚度,也即所述减震支撑块能够有效隔离震动的传递,对置于其上的负载提供高效缓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减震支撑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剖面);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减震支撑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2中减震支撑部件的俯视图(剖面)。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弹性壳体;11、第一面;12、第二面;2、空腔;3、刚度可变材料;4、检测部件;5、控制部件;6、粘贴层;7、防护层;8、减震支撑部件;91、车体顶棚;92、空调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支撑块,包括弹性壳体1,所述弹性壳体1构造有空腔2,所述空腔2内设置有刚度可变材料3。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弹性壳体1内设置刚度可变材料3,更为具体的,当所述刚度可变材料为液相或者气相时,将其填充至所述空腔2中即可,由此当所述减震支撑块上防止外部荷载时,例如其作为空调器等具有振动的负载时,保证所述减震支撑块能够通过其内部具有的刚度可变材料3的不同刚度的适应性变化形成在有效降低震动传递的同时,还具备足够的支撑刚度,也即所述减震支撑块能够有效隔离震动的传递,对置于其上的负载提供高效缓冲。

理论上,任何一种刚度可变材料皆适用于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作为所述刚度可变材料3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刚度可变材料3包括气体,例如通常的空气,此种方式类似于空气弹簧,能够随着负载施加力值的大小实施调整空腔2内的压强进而保证空气具有一定的刚度,在实现支撑的同时对震动进行有效衰减。

作为所述刚度可变材料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其可以为可相变材料,例如目前市面上的磁控可变相材料,例如目前市面上具有的磁流变弹性体、弹性磁体等,或者温控可变相材料,具体的可以采用热致型smp材料,如聚降冰片烯、聚氨酯、高反式聚异戊二烯、苯乙烯、7-丁二烯共聚物、氟树脂、聚己酸内酯、聚酰胺等。

为了能够实时的对所述刚度可变材料3进行刚度调整,以使所述减震支撑块的减震支撑性能达到最优,优选地,所述减震支撑块还包括检测部件4,所述检测部件4用于检测所述减震支撑块的振幅,和/或,频率,还包括控制部件5,所述控制部件5与所述检测部件4电连接,用以获取所述检测部件4的检测信号后,控制所述刚度可变材料3的刚度变化。此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部件5作为所述刚度可变材料3刚度变化的直接控制载体,其在接收到所述检测部件4反馈的振幅和/或频率后进行必要的计算后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时所述刚度可变材料3达到相对应的刚度。具体的,针对所述磁控相变材料而言,所述控制信号例如可以是强度可变的磁场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控制部件5直接控制的是磁场产生部件,如通电线圈等,由于结构较为简单,本文中不详述,进而间接控制的是所述磁控相变材料),由此通过变化的磁场信号使磁控相变材料中的磁性材料重组,从而实现刚度的变化;针对温控相变材料而言,所述控制信号例如可以是变化的温度信号(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控制部件5直接控制的是温度产生部件,进而间接控制的是所述温控相变材料);而当所述刚度可变材料3为气体时,则可以通过控制所述空腔2中的压强实现相应刚度的变化,更为具体的,例如可以采用外置的蓄能器与所述空腔2中的气体连通,或者在所述空腔2中构造具有隔膜的结构,通过隔膜分隔形成的上下腔体中的气体量调整其刚度。所述的控制部件5例如可以采用现有的fxm5励磁控制器,其在接收到所述检测部件4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信号后,将计算所述减震支撑块所在区域的实时动刚度进而计算出所述空腔2中需要的气相压强或者材料相态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前述的检测部件4、例如可以选用振幅传感器、频率传感器,例如常用的pcb333b32加速度传感器,最好是能够同时检测所述振幅及频率的集成式的传感器,以便于相应的安装布局工作。所述检测部件4设置于所述弹性壳体1上,和/或,所述控制部件5设置于所述弹性壳体1上,一方面使所述减震支撑块的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所述检测部件4能够更为精准的检测所述减震支撑块的振幅或者振动频率。

为了方便所述减震支撑块与负载之间的连接组装过程,优选地,所述弹性壳体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1、第二面12,所述第一面11上具有粘贴层6,和/或,所述第二面12上具有粘贴层6。具体的,当所述减震支撑块处于两个负载之间时,最好所述第一面11及第二面12上皆设置所述粘贴层6,当只有一面需要连接时,则仅需要第一面11或者第二面12设置所述粘贴层6。采用粘贴的方式使所述减震支撑块与负载连接,一方面使组装过程尤其简化,另一方面,采用粘贴的方式结合所述弹性壳体1的弹性特征,使其与负载之间的连接配合面更加紧密,密封效果极好。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所述减震支撑块在转运过程中被污染或者破坏,优选地,所述粘贴层6远离所述弹性壳体1的一侧设有防护层7。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尤其是一种大巴客车,包括减震支撑部件8,所述减震支撑部件8包括上述的减震支撑块,所述减震支撑部件8处于空调器92与车体顶棚91之间,从而能够有效隔离所述空调器92的震动传递到车体进而提高车内乘坐人员的舒适性,同时能够对空调器92提供高效缓冲,这对车载式的顶置空调器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明显提高空调器的使用寿命。多个所述的减震支撑块彼此邻接形成所述减震支撑部件8,并可以灵活布局成各种合适的形状,以保证所述空调器92的布置需求为准即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采用了较多的减震支撑块,此时,可以将多个所述控制部件5集成为一个总控制器进行统一的控制,使系统设计更加简化。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