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平衡功能的盘形推力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85914发布日期:2019-01-22 18:18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自平衡功能的盘形推力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自平衡功能的盘形推力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种类型的机械传动设备中均有推力轴承的应用,推力轴承的主要作用为承受机械系统传递的推力,限制系统中传动件的轴向移动。常用的推力轴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整体盘形推力轴承;一类为自平衡推力轴承。其中整体盘形推力轴承,推力瓦块固定,瓦块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结构较为简单,加工难度较低,但其不具备自平衡的功能。自平衡推力轴承,为多组瓦块、套环及平衡块等组成,每个瓦块均设有自平衡机构,结构较为复杂,加工难度较高,由于其零部件较多,相同工况参数下相比于盘形推力轴承结构空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运行时多组瓦块自行调节倾角,使得推力轴承承受的推力能够自行分配到各推力瓦块上,具有一定的均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带有自平衡功能的盘形推力轴承,它解决一些机械传动设备设计要求中空间紧凑,设备承受推力较大,所使用的推力轴承需要具备自平衡功能这一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自平衡功能的盘形推力轴承,包括基座、内球面过渡套、调心轴承基体、盘形推力轴承、供油通道和推力盘,基座内壁上设有凸肩,所述的内球面过渡套外壁上设有凹槽,凹槽与凸肩相互配合连接,内球面过渡套内圈设有调心轴承基体,调心轴承基体与内球面过渡套之间采用内外球面配合结构连接,调心轴承基体上与盘形推力轴承固定连接,盘形推力轴承由若干个推力瓦块组成,盘形推力轴承与推力盘连接;所述的供油通道包括出油孔、进油孔、环形槽和配油孔,进油口设于内球面过渡套上,进油孔通过油管与环形槽连通,环形槽设于调心轴承基体外表面上,环形槽上设有若干个配油孔,配油孔均等分布在调心轴承基体内,配油孔分别通过油管与出油孔连通,每个出油孔对应一个推力瓦块。

所述的调心轴承基体与内球面过渡套连接面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调心轴承基体与内球面过渡套连接处垂直向设有定位销。

所述的盘形推力轴承通过静态浇筑方式与调心轴承基体粘接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带有自平衡功能的盘形推力轴承的内球面过渡套与调心轴承基体通过内外球面配合的结构形式与整体盘形推力瓦结构相结合,使得该种推力轴承工作时,具有自平衡功能,具备较强的均载能力,结构较为简单,加工难度较低,所占结构空间较小;内球面过渡套与调心轴承基体内供油通道及的结构,能够实现该种推力轴承在自平衡过程中,从而保证推力轴承各瓦块均能够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运行;内球面过渡套与调心轴承基体在内外球面配合处设置定位销,保证过渡套与基体不能产生较大的周向位移差,使得盘形推力轴承的工作状态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平衡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盘形推力轴承平面图;

图4是本发明供油通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一种带有自平衡功能的盘形推力轴承,包括基座1、内球面过渡套2、调心轴承基体4、盘形推力轴承5、供油通道7和推力盘8,基座1内壁上设有凸肩,所述的内球面过渡套2外壁上设有凹槽,凹槽与凸肩相互配合连接,内球面过渡套2内圈设有调心轴承基体4,调心轴承基体4与内球面过渡套2之间采用内外球面配合结构连接,调心轴承基体4上与盘形推力轴承5固定连接,盘形推力轴承5由若干个推力瓦块13组成,盘形推力轴承5与推力盘8连接;所述的供油通道7包括出油孔9、进油孔10、环形槽11和配油孔12,进油口10设于内球面过渡套2上,进油孔10通过油管与环形槽11连通,环形槽11设于调心轴承基体4外表面上,环形槽11上设有若干个配油孔12,配油孔12均等分布在调心轴承基体4内,配油孔12分别通过油管与出油孔9连通,每个出油孔9对应一个推力瓦块13。所述的调心轴承基体4与内球面过渡套2连接面处设有密封圈6。所述的调心轴承基体4与内球面过渡套2连接处垂直向设有定位销3。所述的盘形推力轴承5通过静态浇筑方式与调心轴承基体4粘接为一个整体。

安装时,通过内球面过渡套2的凹槽与基座1的凸肩相联,将推力轴承进行固定。内球面过渡套2与调心轴承基体4采用内外球面配合结构相联,使得调心轴承基体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球面中心为基点自由摆动,实现自平衡功能。盘形推力轴承5由若干个固定的推力瓦块13组成,通过静态浇铸方式与调心轴承基体4粘接为一个整体,该种推力轴承运行时,润滑油通过内球面过渡套2和调心轴承基体4内部的供油通道7,将润滑油输送至每个推力瓦块13。密封圈6设置于内球面过渡套2与调心轴承基体4连接面之间,用于保证供油通道7中的润滑油不发生泄露,维持滑油压力的稳定。

内球面过渡套2与调心轴承基体4通过内外球面配合结构与盘形推力轴承5结构相结合,能够实现该种推力轴承工作时,能够承受轴系传递至推力盘8的推力,同时具有自平衡功能。

参照图2,当轴系产生倾斜导致推力盘8偏转,盘形推力轴承5将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推力轴承倾斜角度,在油膜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推力轴承瓦面与推力盘面的平行关系,确保各推力轴承瓦块受力均匀。

参照图3和图4,内球面过渡套2与调心轴承基体4内的供油通道7及密封结构(密封圈6),能够实现该种推力轴承在自平衡过程中,保证推力轴承能够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运行。

在推力轴承运行时,在密封圈6的密封作用下,润滑油仍能够在保证滑油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进油孔10进入到调心轴承基体4外表面的环型槽11中,再通过环型槽11进入到若干个配油孔12,由配油孔12将润滑油分配至与其对应的出油孔9,每个出油孔与相应的推力瓦块13对应,从而完成对推力轴承每个瓦块的充分润滑。

内球面过渡套2与调心轴承基体4在内外球面配合处设置定位销3,其功能在于推力轴承运行过程中,内球面过渡套2与调心轴承基体4周向位移的限定,保证内球面过渡套2与调心轴承基体4不能产生较大的周向位移差,使得盘形推力轴承的工作状态较为稳定。

本自平衡盘形推力轴承中,内球面过渡套2与调心轴承基体4通过内外球面配合结构与盘形推力瓦结构相结合,能够实现该种推力轴承工作时,能够承受轴系传递至推力盘8的推力。同时具有自平衡功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动调节盘形推力轴承5倾斜角度,确保各推力瓦块13受力均匀。

内球面过渡套2与调心轴承基体4内供油通道7及的结构,能够实现该种推力轴承在自平衡过程中,过渡套与基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润滑油仍能够在保证滑油压力的情况下,通过特定设计的供油通道7,对推力轴承每个推力瓦块13进行充分润滑,从而保证推力轴承能够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运行。

综上所述,本带有自平衡功能的盘形推力轴承的该推力轴承内球面过渡套与调心轴承基体通过内外球面配合的结构形式与整体盘形推力瓦结构相结合,使得该种推力轴承工作时,具有自平衡功能,具备较强的均载能力,结构较为简单,加工难度较低,所占结构空间较小。内球面过渡套与调心轴承基体内供油通道及的结构,能够实现该种推力轴承在自平衡过程中,从而保证推力轴承各瓦块均能够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运行。内球面过渡套与调心轴承基体在内外球面配合处设置定位销,保证过渡套与基体不能产生较大的周向位移差,使得盘形推力轴承的工作状态较为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