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台及控制台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2468发布日期:2019-02-19 18:0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控制台及控制台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控制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控制台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控制台作为办公设备和摆放控制设备的框架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通讯广播、计算机网络以及电力调度等行业中。比如,应用于控制室、交易平台和运营中心等场所。通过允许设备在更有用、更有效的位置上定位,控制台可以提供一个增强的人机界面。但是,现有的技术设备和控制台通常是定制的,它们在设计和实施方面存在生产成本较高和安装维护较为耗时的技术问题,且需要重新配置技术设备时,现有控制台无法获得重新利用。比如,现有客户可能期望定制一台适应特定房间布局的控制台,而该特定房间内具有弯曲或倾斜的墙壁,但是,变换房间时,原有定制的控制台将无法重新配置。再比如,客户可能期望通过抬高控制台以用于控制和支持特定的设备,而现有的控制台只能提供单一的标准尺寸和形状,无法满足控制和支撑特定的技术设备的需求。此外,控制台装配技术设备时,通常涉及到多种配套件,比如路由器,电源板,电源,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硬件以及连接计算机及电源的电缆线,这些配套件通常杂乱布置,影响了控制台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台及控制台支撑结构,能够实现垂直调节控制台的工作台面的支撑高度,且具有用于设备存储和电缆管理的储存空间,且能够以快速装配和拆除的枢转连接方式调节横向支架与支柱结构之间的装配角度,从而满足控制台重新配置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控制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支柱结构和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柱结构之间的横向支架,所述支柱结构包括底座、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可垂直调节升降高度的升降器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枢转支架,所述枢转支架包括立架和至少一连接臂,所述立架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臂横向安装于所述立架上,且所述至少一连接臂上下间隔设定距离,所述连接臂的两端中至少有一端安装有第一枢转连接件,且所述连接臂该端横向延伸设定距离;所述横向支架包括与所述连接臂一一对应的横梁、至少两个框体、前外盖、后外盖和顶外盖,所述至少一横梁上下间隔设置并在横向延伸,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枢转连接件;至少两个所述框体沿横向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后外盖遮罩安装于所述至少一横梁的外侧,所述框体的后侧边固接于所述至少一横梁的内侧,所述前外盖遮罩安装于所述框体的前侧边,所述顶外盖遮罩安装于所述至少两个框体的顶部,所述前外盖、所述后外盖和所述顶外盖共同围成一个两端及底部开口的储存空间;所述横向支架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柱结构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枢转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枢转连接件装配成的枢转铰链进行枢转连接。

进一步的,设有两个所述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具有两对相对端,对应两个所述连接臂,设有两个所述横梁,两个所述横梁具有两对相对端。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器包括升降底柱、与所述升降底柱套接且可相对所述升降底柱升降的升降支撑柱和设于所述升降支撑柱顶部的支撑台。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呈管状,所述第一枢转连接件包括第一铰链件和第一延伸臂,所述第一延伸臂插置于所述连接臂的管口内,并通过紧固件锁紧;所述横梁呈管状,所述第二枢转连接件包括第二铰链件和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二延伸臂插置于所述横梁的管口内,并通过紧固件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支柱结构还包括外罩,所述外罩覆盖在所述底座上并包围所述底座上安装的升降器、枢转支架及所述第一枢转连接件,且所述外罩的顶面上形成有供所述升降器伸出的第一顶面窗口,所述外罩的前后侧面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枢转连接件伸出的侧面窗口,所述外罩内设有用于引导电缆穿过的第一电缆管理链,所述第一电缆管理链的一端从所述外罩的顶面上设置的第二顶面窗口伸出或从所述第一顶面窗口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架还包括至少一用于电缆管理的电缆筐,所述电缆筐安装于所述储存空间内,所述电缆筐沿横向延伸且所述电缆筐的两端从所述储存空间伸出,所述框体上形成有避让和支撑所述电缆筐的窗口,所述电缆筐穿入并支撑于所述窗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架还包括顶框,所述顶框安装于所述至少两个框体的顶部,所述顶框上安装有电缆管理链,所述顶外盖安装于所述顶框上除所述电缆管理链的部分上。

一种控制台,包括所述的控制台支撑结构和至少一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安装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柱结构的升降器上,由所述升降器支撑并垂直调节升降高度。

进一步的,每个支柱结构包括两个所述升降器,两个所述升降器共同支撑一工作台面或各自单独支撑一工作台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可附接到所述横向支架上或/和所述支柱结构上的用于存储设备的储存隔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制台及控制台支撑结构,控制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支柱结构和设于相邻两个支柱结构之间的横向支架,支柱结构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可垂直调节升降高度的升降器,可以实现调节其上安装的工作台面的高度的功能,从而满足不同高度需要的人群的需要,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枢转支架并在枢转支架上安装第一枢转连接件,在横向支架的横梁上安装第二枢转连接件,由第一枢转连接件与第二枢转连接组成枢转铰链,可以实现调节支柱结构与横向支架的连接角度,从而满足不同空间形状的布置需求,比如,通过枢转铰链调整角度,可以实现横向支架与支柱结构的垂直连接以及小于或大于垂直角度(90度)的各种角度的连接,从而满足特定房间内具有弯曲或倾斜的墙壁的布置需求。这样,转换房间时,控制台的支柱结构和横向支架可以重新装配利用,以适应特殊房间的房型的需要,重新配置技术设备,且装配时拆卸枢转铰链十分简单,因此,本发明能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安装维护耗时的目的。横梁与至少两个框体组成骨架,为横向支架提供了结构支撑,通过在骨架前后侧及顶侧附接前外盖、后外盖和顶外盖,由前外盖、后外盖和顶外盖共同围成一个两端及底部开口的横向延伸的储存空间,可用于设备存储和电缆管理,各种设备可以被安装或存储在横向支架的储存空间内。控制台的工作台面由控制台支撑结构进行支撑,并由支柱结构的升降器实现垂直调节升降高度,为了实现储存设备,控制台还包括至少一个可附接到横向支架上或/和支柱结构上的用于存储设备的储存隔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制台支撑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台支撑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台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横向支架与支柱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柱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中支柱结构的前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支柱结构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具有外罩的支柱结构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中横向支架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横向支架的右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横向支架的仰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拆除各外盖后的中横向支架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一个支柱结构与横向支架处于非垂直连接状态的控制台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由三个支柱结构和两个横向支架组成的控制台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控制台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控制台中储存隔间的优选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控制台中储存隔间的优选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控制台中储存隔间的优选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控制台中储存隔间的优选实施例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其目的仅在于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内容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控制台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支柱结构100和一个横向支架200,所述支柱结构包括底座110、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至少一可垂直调节升降高度的升降器120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枢转支架130,所述枢转支架包括立架131和至少一连接臂132,所述立架竖直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臂横向安装于所述立架上,且所述至少一连接臂上下间隔设定距离,所述连接臂的两端中至少有一端安装有第一枢转连接件140,且所述连接臂该端横向延伸设定距离;所述横向支架200包括与所述连接臂一一对应的横梁210、至少两个框体220、前外盖230、后外盖(图1、图2、图3中后外盖拆除,以示例出内部结构)和顶外盖250,所述至少一横梁上下间隔设置并在横向延伸,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枢转连接件260;至少两个所述框体沿横向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后外盖遮罩安装于所述至少一横梁的外侧,所述框体的后侧边固接于所述至少一横梁的内侧,所述前外盖遮罩安装于所述框体的前侧边,所述顶外盖遮罩安装于所述至少两个框体的顶部,所述前外盖、所述后外盖和所述顶外盖共同围成一个两端及底部开口的储存空间;所述横向支架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柱结构之间,并通过所述第一枢转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枢转连接件装配成的枢转铰链进行枢转连接。

上述结构中,支柱结构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可垂直调节升降高度的升降器,可以实现调节其上安装的工作台面的高度的功能,从而满足不同高度需要的人群的需要,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枢转支架并在枢转支架上安装第一枢转连接件,在横向支架的横梁上安装第二枢转连接件,由第一枢转连接件与第二枢转连接组成枢转铰链,可以实现调节支柱结构与横向支架的连接角度,从而满足不同空间形状的布置需求,比如,通过枢转铰链调整角度,可以实现横向支架与支柱结构的垂直连接以及小于或大于垂直角度(90度)的各种角度的连接,从而满足特定房间内具有弯曲或倾斜的墙壁的布置需求。这样,转换房间时,控制台的支柱结构和横向支架可以重新装配利用,以适应特殊房间的房型的需要,重新配置技术设备,且装配时拆卸枢转铰链十分简单,因此,本发明能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安装维护耗时的目的。横梁与至少两个框体组成骨架,为横向支架提供了结构支撑,通过在骨架前后侧及顶侧附接前外盖、后外盖和顶外盖,由前外盖、后外盖和顶外盖共同围成一个两端及底部开口的横向延伸的储存空间,可用于设备存储和电缆管理,各种设备可以被安装或存储在横向支架的储存空间内。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所述连接臂,两个所述连接臂具有两对相对端1321,1322,1323,1324。但不限此,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更多个连接臂,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臂的两端上下相对,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错开。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枢转连接件140,但不限于此,在支柱结构位于边缘位置时,仅在连接臂的一端安装一个第一枢转连接件140。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所述横梁,两个所述横梁具有两对相对端,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个或更多个横梁,本实施例中,两个横梁的两端上下相对,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错开。本实施例中前外盖、顶外盖围绕着至少两个框体周边可拆卸地附接到框体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附接(例如螺钉,螺栓,夹子,磁铁,等等)。本实施例中,横向支架的底部保持打开(不具有底外盖),以提供电缆或其他设备进入横向支架的通道和入口。例如,来自存储在横向支架附近或之下的pc的电缆部分可以通过底部进入横向支架。可选地,也可以设置底外盖,并在底外盖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开口,底外盖也可以是可拆卸结构。各种设备可以被安装或存储在横向支架的储存空间内。例如,电源板被安装在的横向支架内后外盖上。其它设备也可以安装在内横向支架内,包括但不限于接线盒、电源插座等。

优选的,参见图3,控制台还包括遮罩壳体300,该遮罩壳体设置于横向支架和支柱结构之间的连接处,用来隐藏枢轴铰链。遮罩壳体的形状可以根据横向支架和支柱结构的连接角度进行调整,比如,横向支架和支柱结构之间呈垂直连接状态时,该遮罩壳体呈直筒状,再比如,横向支架和支柱结构之间呈小于90度的非垂直连接状态时,该遮罩壳体呈楔形。

优选的,参见图5,所述升降器包括升降底柱121、与所述升降底柱套接且可相对所述升降底柱升降的升降支撑柱122和设于所述升降支撑柱顶部的支撑台123。这里,支撑台用于连接被支撑的工作台面,升降底柱用于实现与底座的安装功能,并与升降支撑柱配合,实现升降功能,以驱动支撑台升降至需要设定的高度。升降器工作原理为气压驱动或液压驱动,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参见图5,所述底座呈长方形状,所述升降器呈方形柱状,所述立架和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升降器的一侧,且所述连接臂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底座呈长方形状,升降器呈方形柱状,连接臂沿底座的宽度方向延伸,便于支柱结构左右两侧与横向支架进行连接。

立架与升降器的位置可以有多种样式,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立架包括第一立板1311和自所述第一立板左右两侧折弯形成的第二立板1312和第三立板1313,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二立板和所述第三立板包围在所述升降底柱相邻的三个侧面上,所述第二立板的底端、所述第三立板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固定连接。即立架包围在升降器的三个侧面上,

优选的,参见图6和图7,底座为挤出型材,所述底座的顶面上间隔形成有若干顶面安装轨道111,所述底座的底面上间隔形成有若干底面安装轨道112,所述底座的前后侧面上形成有侧面安装轨道113,所述升降底柱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所述顶面安装轨道上,所述第二立板、所述第三立板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所述侧面安装轨道上,所述底面安装轨道上通过紧固件安装有若干支撑脚114。这里,挤出型材可以是金属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底座形成的安装轨道沿长度方向延伸,底座也可以具有不同形状及长度,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可以在控制台工作台面的前面或后面延伸以支撑附加的设备。

优选的,设有两个所述升降器,两个所述升降器共同支撑一工作台面或各自单独支撑一工作台面。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两个以上升降器,且两个升降器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比如,两个升降器可以在底座的长度方向上排布,也可以在底座的宽度方向上排布。这里两个升降器可以共同支撑一个工作台面,也可以两个升降器具有独立的工作台面,比如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两个升降器的尺寸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比如一个升降器尺寸较大,作为主升降器,可用于支撑更大重量的第一工作台面,另一个升降器尺寸较小,作为副升降器,用于支撑重量较小的第二工作台面。

优选的,参见图6,所述连接臂呈管状,所述第一枢转连接件包括第一铰链件141和第一延伸臂142,所述第一延伸臂插置于所述连接臂的管口内,并通过紧固件锁紧;这样,通过第一延伸臂与管状的连接臂进行插接,并通过锁紧件(螺母、螺栓、螺丝等)锁紧,可实现枢转器与连接臂的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焊接,粘合剂或其它安装方式。这里,第一铰链件可以是母铰链件或公铰链件,与进行连接的横向支架上的公铰链件或母铰链件进行配对,组成枢转铰链,以实现枢转功能。

优选的,参见图8,所述支柱结构还包括外罩150,所述外罩覆盖在所述底座上并包围所述底座上安装的升降器、枢转支架及所述第一枢转连接件,且所述外罩的顶面上形成有供所述升降器伸出的第一顶面窗口151,所述外罩的前后侧面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枢转连接件伸出的侧面窗口15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外罩整体呈箱形,但不限于这种形状,外罩的形状和形式可以在其他实例中变化。本实施例中外罩包括一个箱形框架和封闭箱体的面板。箱形框架由细长框架件153(例如金属挤压件)构成,并沿着箱形框架的边缘延伸,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拐角件或铸件154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细长框架件153可以互相直接连接(以形成拐角),并且可以省去拐角件或铸件154。任何合适的外罩框架结构都可以使用。本实施例中封闭箱体的面板包括前盖155,后盖156,顶盖157和两个相对的侧盖158,并如图所示安装到箱形框架上。本实施例中,前盖155、后盖156、顶盖157和两个侧盖158可单独拆卸,为升降器以及底座提供通道。此外,面板还可以与其它面板交换,以提供额外的定制化服务。面板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木材,玻璃,金属,复合材料等。箱形框架及面板的形状,构造,材料组成和/或外观,可以是多样的。

顶盖157上设有供升降器伸出的第一顶面窗口151,设置两个或更多升降器时,可以通过第一顶面窗口共同伸出,也可以对应每个升降器在顶盖上设置一个窗口,这样,升降器可垂直调节至外罩上方的各种高度。

侧盖158上设置了避让第一枢转连接件侧面窗口152,第一枢转连接件从侧面窗口伸出,用于将本发明支柱结构连接至横向支架,在本发明支柱结构作为中间连接支撑时,两个侧盖上均形成有侧面窗口,第一枢转连接件从两侧的伸出,使支柱结构连接至两个横向支架。在本发明支柱结构作为边缘支撑时,可仅在位于内侧的一个侧盖上形成有侧面窗口,第一枢转连接件从内侧的侧面窗口伸出,使支柱结构连接至一个横向支架。

优选的,所述外罩内设有用于引导电缆穿过的第一电缆管理链160,所述第一电缆管理链的一端从所述外罩的顶面上设置的第二顶面窗口159伸出或从所述第一顶面窗口伸出。由于第一电缆管理链具有一个普遍的中空内部,其可以提供一个用于引导电缆穿过其中的可弯曲管道。本实施例中为了电缆能够连接至支撑台上的设备,在外罩的顶面上设置供第一电缆管理链伸出的第二顶面窗口159。

优选的,参见图9,横向支架还包括至少一用于电缆管理的电缆筐270,所述电缆筐安装于所述储存空间内,所述电缆筐沿横向延伸且所述电缆筐的两端从所述储存空间伸出。这样,可以在电缆筐中布置与控制台一起使用的各种设备的电缆(例如数据和/或电力电缆)。更优选的,设有两个所述电缆筐,两个所述电缆筐上下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框体上形成有避让和支撑所述电缆筐的窗口221,所述电缆筐穿入并支撑于所述窗口内。这里窗口为电缆筐提供避让和支撑功能。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电缆筐。也可以使用托盘,钩,导管或其它电缆管理元件替代电缆筐,实现管理电缆的功能。

优选的,参见图12,所述横梁呈管状,所述第二枢转连接件包括第二铰链件261和第二延伸臂262,所述第二延伸臂插置于所述横梁的管口内,并通过紧固件锁紧。这样,通过第二延伸臂与管状的横梁进行插接,并通过锁紧件(螺母、螺栓、螺丝等)锁紧,可实现第二枢转连接件与横梁的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焊接,粘合剂或其它安装方式。这里,第二铰链件可以是公铰链件或母铰链件,与进行连接的支撑结构上的母铰链件或公铰链件进行配对,组成枢转铰链,以实现枢转功能。本实施例附图中,第二铰链件显示为公铰链件。通过公铰链件与母铰链件形成枢转铰链,本发明横向支架可以在其端以枢转方式连接到两个支柱结构之间,这种“快速连接”功能可以允许根据本发明简单定制控制台的尺寸和布局,同时也可以减少安装时间,一个或多个横向支架和支柱结构可以从控制台中添加或移除,并且可以调节各个部分相对于彼此的角度。

优选的,参见图9和图11,所述后外盖由沿横向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若干个后外子盖241组成,所述后外子盖包括后外子盖本体2411、自所述后外子盖本体上边缘向内折弯再折弯形成的u型卡钩2412和自所述后外子盖本体下边缘向内折弯形成的卡边2413,所述u型卡钩挂接于位于上方的横梁的顶部,所述卡边扣合于位于下方的横梁的底部。这样,通过u型卡钩挂接于横梁的顶部,并通过卡边与下方横梁的扣合,可实现后外子盖附接于横梁外侧的功能。

优选的,参见图9和图11,所述前外盖由沿横向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若干前外子盖231组成,所述前外子盖包括前外子盖板2311、上连接条2312和下连接条2313,所述上连接条包括上连接条主体23121、自所述上连接条主体顶部向内延伸形成的上盖片23122和形成于所述上盖片上向下凸的上凸起23123;所述下连接条包括下连接条主体23131、自所述下连接条主体顶部向内延伸形成的下盖片23132和形成于所述下盖片上向上凸的下凸起23133;所述框体整体呈方形,所述框体顶部具有与所述上凸起配合的上凹部222,所述框体底部具有与所述下凸起配合的下凸点223,所述前外盖附接于所述框体上,并使所述上凸起挂接于所述上凹部上,所述下凸起卡接于所述下凸点的内侧。这样,通过上连接条和下连接条上形成的上凸起和下凸起,配合框体上的上凹部和下凸点,可以实现前外子盖可快速拆卸附接于框体外侧的功能

优选的,参见图12,还包括顶框280,所述顶框安装于所述至少两个框体的顶部,所述顶框上安装有第二电缆管理链290,所述顶外盖安装于所述顶框上除所述第二电缆管理链的部分上。具体实施时,可在顶框的左右两端处均安装一第二电缆管理链,所述顶外盖包括位于两个第二电缆管理链之间的第一顶外子盖、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电缆管理链外侧的第二顶外子盖和第三顶外子盖,所述第一顶外子盖、所述第二顶外子盖和所述第三顶外子盖均安装于所述顶框上。这里,第二电缆管理链提供从工作台面(未示出)到横向支架的内部的电缆路径,顶外子盖可以朝向后部或前部枢转打开,也可以也被完全移除。可移除的顶外子盖为进入横向支架的内部提供入口。前外盖和后外盖也可以被移除以提供进入横向支架内部的入口。这样,可以从横向支架的前方,后方和/或顶部提供进入横向支架的内部的入口。例如,如果横向支架倚靠围栏,阻止从后外盖进入,前外盖仍然可以提供进入横向支架内的设备的入口。

上述实施例中,横向支架与两个支柱结构呈垂直连接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3,横向支架与一支柱结构呈垂直连接状态,横向支架与另一个支柱结构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这样,可以满足特定房间内具有弯曲或倾斜的墙壁的布置需求。图13还示例出了支柱结构包括两个升降器120,170的情况,其中一个升降器120尺寸较大,作为主升降器,可用于支撑更大重量的第一工作台面,另一个升降器170尺寸较小,作为副升降器,用于支撑重量较小的第二工作台面。

上述各实施例中,示例出了两个支柱结构和一个横向支架组成的控制台支撑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14,还可以由三个支柱结构和两个横向支架组成另一实施例的控制台支撑结构,其中,一个横向支架设置于两个支柱结构之间。但不限于此,在更多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更多的横向支架及支柱结构。

参见图15,示例出了一种控制台,包括由两个支柱结构100和一个横向支架200组成的控制台支撑结构和一个工作台面400,工作台面安装于两个支柱结构的两个升降器上,由升降器支撑并垂直调节升降高度。

优选的,工作台面安装到升降器上的结构为:在升降器的支撑台上设置沿工作台面宽度方向延伸的用于固定和支撑工作台面的支撑件,通过支撑件连接升降器的支撑台和工作台面。

本实施例中,控制台具有一个工作台面,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台可以设置两个工作台面,此时,每个支柱结构包括两个升降器,两个升降器可前后布置在底座上,左右两支柱结构的前侧的两个升降器支撑一工作台面,左右两支柱结构的后侧的两个升降器支撑另一工作台面。

优选的,控制台还包括至少一个可附接到所述横向支架上或/和所述支柱结构上的用于存储设备的储存隔间500。储存隔间的形状和配置不限制,根据储存设备的类型可选择附接到横向支架或支柱结构上,本实施例中,储存隔间附接于横向支架上,具体可附接于横向支架的横梁上,图15中示例出了一个储存隔间,为了显示横向支架的内部结构,另一个储存隔间进行了拆除,本实施例中储存隔间与横向支架的后外盖成型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外罩状的壳体结构。

参见图16,图16示例出了控制台的另一种类型的储存隔间500,该储存隔间呈箱形并且类似于支柱结构上的外罩。储存隔间可移除地连接到支柱结构的外侧。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连接装置(夹子,螺栓等)将储存隔间固定到支柱结构上。例如,储存隔间可以被螺栓连接到外罩的框架上。储存隔间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校平支撑件,使得储存隔间以适合的高度连接到支柱结构上。储存隔间按大小分类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台式计算机的主机等计算机硬件,其它硬件或设备也可以存储在储存隔间内。储存隔间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门,可拆卸的盖或其它开口,为通向储存隔间内部提供了入口。储存隔间还可以设置轮子,以允许其被滚动到与支柱结构连接的位置。储存隔间还可以包括用于热通风和空气循环的通风口。

参见图17,图17示例出了控制台的又一种类型的储存隔间500,图17中移除了横向支架的后外盖以提供储存隔间的更好的视图。该储存隔间附接于横向支架的横梁上,为了避空横向支架,该储存隔间呈缺角的箱形,这样,储存隔间的后表面可以与支柱结构的外罩大致齐平。储存隔间可以采用任何方式附接于横向支架上,包括但不限于夹子,螺栓等。本实施例中的储存隔间的缺角部分510包括用于允许电缆或其它设备从储存隔间通向横向支架内的开放面520。

上述实施例中这些控制台上的支柱结构之间的空间基本上是敞开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储存隔间可以占据支柱结构和横向支架之间的大部分或全部可用空间。这样的实施例在专利中被称为“封闭”构造。

参见图18,图18示例出了控制台的封闭构造的储存隔间的一种实施例,该储存隔间500沿横向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左右两个相邻的支柱结构的外罩的侧盖处,在上下方向延伸至工作台面的底部并与支柱结构的外罩的底部平齐,而在前后方向未延伸至支柱结构的外罩的前盖处,该储存隔间可以储存一个或多个pc计算机的主机以及其他计算机设备。

参见图19,图19示例出了控制台的封闭构造的储存隔间的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储存隔间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储存隔间501,502503。第一、第二、第三储存隔间依次设有两个支柱结构之间,并位于横向支架的内侧,其中第一、第三储存隔间在前后方向延伸至支柱结构的外罩的前盖处,而第二储存隔间在前后方向未延伸至支柱结构的外罩的前盖处,第一、第三储存隔间的深度足以存储至少一个pc计算机的主机。一个或多个pc计算机主机也可以横向存储在第二储存隔间中。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储存室内也包括可选的货架或内部空间分隔件。

上述各实施例控制台的控制台支撑结构由两个支柱结构和一个横向支架组成,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由更多个支柱结构及横向支架组成更大工作台面的控制台,本实施例中,控制台的控制台支撑结构由四个支柱结构和三个横向支架组成,其中,一个横向支架设置于相邻两个支柱结构之间。控制台的工作台面由两部分组成,且工作台面整体呈弧形,为了支撑该弧形的工作台面,通过调制横向支架与支柱结构之间枢转铰链即可实现。

以上实施例是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形式上的修改或变更,但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情况下,都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