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弹簧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9196发布日期:2019-04-17 03:1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排气弹簧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车新型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排气弹簧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在市面上使用的排气制动装置采用的是双作用制动气缸,此制动缸不仅外形体积大,成本高,而且实施气制动时,不具备气制动+弹簧制动双作用叠加功能,很难在小吨位机车上配置。本机车新型制动装置,采用单作用制动气缸,不仅体积小,成本只有双作用制动气缸的30%,而且在实施气制动时,具备气制动+弹簧制动双作用叠加功能,制动力更大,制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制动效果好的的排气弹簧制动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单室弹簧制动缸1、常闭气控阀2、常开气控阀3、手转阀4和制动阀5,所述单室弹簧制动缸1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进气口,两个进气口分别通过气管形成回路,回路与制动阀5、手转阀4连接,回路上并联有常闭气控阀2和常开气控阀3。

单室弹簧制动缸1与常开气控阀3之间设置有快速排气阀6。

回路与制动阀5之间设置有继动阀7。

所述单室弹簧制动缸1包括缸筒、活塞杆、活塞、弹簧、杆侧端盖、无杆侧端盖、密封圈和导向套,所述缸筒两端设置有杆侧端盖和无杆侧端盖,杆侧端盖外侧设置有导向套,活塞杆穿过导向套和杆侧端盖,位于缸筒内一端设置有活塞,活塞上设置有密封圈,缸筒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连接在活塞上,一端连接在无杆侧端盖上。

本发明的原理是通过操作手转阀4使空气通过常开气控阀3进入单室弹簧制动缸1,压缩弹簧使空气充满制动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体积小,成本低的单作用弹簧制动缸通过加装两个气控阀组合成新型弹簧制动装置,成本只有双作用制动气缸的30%,而且在实施气制动时,不仅完全实现了双作用弹簧制动缸的功能,而且既可实现排气弹簧制动,也可实现机车空气制动时,具备气制动+弹簧制动双作用叠加功能,制动力更大,制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1-单室弹簧制动缸,11-缸筒,12-活塞杆,13-活塞,14-弹簧,15-杆侧端盖,16-无杆侧端盖,17-密封圈,18-导向套,2-常闭气控阀,3-常开气控阀,4-手转阀,5-回路与制动阀,6-快速排气阀,7-继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包括单室弹簧制动缸1、常闭气控阀2、常开气控阀3、手转阀4和制动阀5,所述单室弹簧制动缸1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进气口,两个进气口分别通过气管形成回路,回路与制动阀5、手转阀4连接,回路上并联有常闭气控阀2和常开气控阀3。参阅图1至图4。

实施例2,单室弹簧制动缸1与常开气控阀3之间设置有快速排气阀6。参阅图1至图4,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回路与制动阀5之间设置有继动阀7。参阅图1至图4,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4,所述单室弹簧制动缸1包括缸筒11、活塞杆12、活塞13、弹簧14、杆侧端盖15、无杆侧端盖16、密封圈17和导向套18,所述缸筒11两端设置有杆侧端盖15和无杆侧端盖16,杆侧端盖15外侧设置有导向套18,活塞杆12穿过导向套18和杆侧端盖15,位于缸筒11内一端设置有活塞13,活塞13上设置有密封圈17,缸筒11内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一端连接在活塞13上,一端连接在无杆侧端盖16上。参阅图1至图4,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工作原理:

缸径:直径160

行程:100

工作压力:0.4-0.5mpa

不通气时弹簧压力460kg

走完100行程时弹簧压力为1000kg。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排气弹簧制动装置,它属于一种机车空气+弹簧制动装置。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双作用弹簧制动缸外形体积大,成本高,空气制动时无空气制动+弹簧制动效果等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它包括单室弹簧制动缸(1)、常闭气控阀(2)、常开气控阀(3)、手转阀(4)和制动阀(5),所述单室弹簧制动缸(1)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进气口,两个进气口分别通过气管形成回路,回路与制动阀(5)、手转阀(4)连接,回路上并联有常闭气控阀(2)和常开气控阀(3)。

技术研发人员:任修勇;王勇;俞晓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潭市电机车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0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