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带翻转卡式消防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0401发布日期:2018-08-31 21:4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带翻转卡式消防接口,属于消防水带接口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在消防水带使用过程中防止水带翻转、缠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因消防过程中消防人员需快速展开消防水带,在快速展开消防水带时会出现水带翻转、缠绕等现象,影响消防液的快速输送,现有消防水带接口不能解决此类问题,因此,在消防工作中解决水带翻转、缠绕以达到快速输送消防液的目的,需要一种简易、快速、自动解决水带翻转、缠绕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水带翻转卡式消防接口,水带连接到旋转尾管上,通过旋转尾管与内衬座及外密封圈座的滚珠轴承工作原理连接,达到旋转尾管无死角任意旋转的功能,来简易、快速、自动解决水带翻转、缠绕的目的。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水带翻转卡式消防接口,包括第一旋转尾管、第二旋转尾管和内衬座;第一旋转尾管可拆卸的固定在内衬座的一端,外密封圈座可拆卸的固定在内衬座的另一端,第二旋转尾管可拆卸的固定在外密封圈座上,在第一旋转尾管与内衬座之间、以及第二旋转尾管与外密封圈座之间均设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的外侧设有若干钢珠,钢珠均匀的成圆周状设置。

上述防水带翻转卡式消防接口,其中,外密封圈座通过连接螺母固定在内衬座上,外密封圈座与内衬管之间设有U形密封圈。

上述防水带翻转卡式消防接口,其中,连接螺母外部设有保护圈。

上述防水带翻转卡式消防接口,其中,钢珠的直径为1.8-2.2mm。

上述防水带翻转卡式消防接口,其中,第一旋转尾管、第二旋转尾管的外壁上均分别设有若干卡接凸块。

上述防水带翻转卡式消防接口,其中,卡接凸块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水带连接到旋转尾管上,通过旋转尾管与内衬座及外密封圈座的滚珠轴承工作原理连接,达到旋转尾管无死角任意旋转的功能,来简易、快速、自动解决水带翻转、缠绕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O型密封圈剖视图。

附图标记:

第一旋转尾管1、第二旋转尾管2、内衬座3、外密封圈座4、O型密封圈5、钢珠6、连接螺母7、U形密封圈8、内六角螺钉9、保护圈10、卡接凸块11、内圈12、外圈13、第一凸条14、缓冲槽15、第二凸条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防水带翻转卡式消防接口,包括第一旋转尾管1、第二旋转尾管2和内衬座3;第一旋转尾管可拆卸的固定在内衬座的一端,外密封圈座4可拆卸的固定在内衬座的另一端,第二旋转尾管可拆卸的固定在外密封圈座上,在第一旋转尾管与内衬座之间、以及第二旋转尾管与外密封圈座之间均设有O型密封圈5,O型密封圈的外侧设有若干钢珠6,钢珠均匀的成圆周状设置。

外密封圈座通过连接螺母7固定在内衬座上,外密封圈座与内衬管之间设有U形密封圈8;第一旋转尾管与内衬座之间、以及第二旋转尾管与外密封圈座之间均分别通过均匀的成圆周状分布的钢珠加以紧固连接同时任意旋转并通过内六角螺钉9堵住钢珠放入孔;连接螺母外部设有保护圈10;钢珠的直径为2mm;第一旋转尾管、第二旋转尾管的外壁上均分别设有若干卡接凸块11;卡接凸块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

进一步的,O型密封圈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圈12和外圈13,外圈的半径r1为内圈半径r2的2倍,内圈的外壁均匀设有6个第一凸条14,第一凸条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结构,第一凸条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圆弧形结构的缓冲槽15;相邻的两个第一凸条之间设有第二凸条16,第二凸条的截面呈T形结构,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均插入式的设置在外圈中相对应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第二凸条的外壁穿过外圈并且与外圈的外表面相齐平;第一凸条的高度h1为1-3mm;该O型密封圈大幅提升了密封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