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推动式通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0006发布日期:2018-09-07 22:4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磁铁推动式通球装置,属于管道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球试验是为了确认长距离管路畅通,清理管内腔因施工造成的杂物的试验,目前一般是通过高压气体吹送球体在管道内运动,但由于球体直径小于管径,这样高压气体会有一部分漏过球体,降低了推动力,也浪费了部分气压,损失了能耗。还有一种管道通球装置,包括能在管道内自由移动的帽体和挡风片组成,当有气流通过时,挡风片张开接收气流并形成对帽体的推动力。但是这种装置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帽体在管道内不能自由滚动只能滑动,运动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是挡风片遇到气流时才张开,仍然存在漏风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在管道内自由运动且提高推动力的磁铁推动式通球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磁铁推动式通球装置,包括球体和推动部件,其中,所述推动部件包括筒体,该筒体靠近球体的一面设有与球体相斥的第一磁块,远离球体的一面设有由挡风片围成的挡风体;向管道中吹送气体,挡风体收集气体后形成推力,推动球体在管道中滚动前进。

优选的,所述球体的外表面镶嵌第二磁块,该第二磁块朝向球体外侧的一面与第一磁块的相对面为同一磁极。

进一步的,所述球体为空心球体,可以降低球体重量,加速球体运动。

所述管道和球体的材质为不锈钢、铜或塑料,防止磁铁与管道或球体产生吸力。

优选的,所述磁块靠近球体的一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筒体上设有能在管道内壁上滑动的支撑轮组件,所述支撑轮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一端通过螺杆和螺母与筒体连接,另一端设有滚轮固定片,滚轮固定在该滚轮固定片中。

另外,所述挡风片为弹性金属片;同时,挡风片围成的挡风体为伞状,能更好的接受气流,防止漏风。

此外,所述推动部件上设有拉绳,防止球体遇到障碍物后停止前进,此时可以通过拉绳取出通球装置。

所述推动部件后方设有送风动力装置,实现通球装置的自动化运行。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球装置的球体与推动部件不接触,球体在管道内自由滚动,推动部件在管道内自由移动,挡风体能防止高压气体侧漏,同等气压下推动力得以提高,缩短了通球试验的时间,降低了能耗,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通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球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磁铁推动式通球装置置于管道3内,其中,通球装置包括球体1和推动部件2,其中,球体1可以是实心,也可以是空心(图2),空心球体能降低球体自重,在气流作用下加快运动速度。其中,管道和球体为不锈钢、铜或塑料材质,防止磁铁与管道或球体产生吸力。

推动部件2包括筒体201,该筒体201靠近球体1的一面设有第一磁块202,该第一磁块202与球体相斥,具体可以这样实现:在球体1的外表面镶嵌第二磁块101,该第二磁块101朝向球体外侧的一面与第一磁块202的相对面为同一磁极。由图1所示,第一磁块靠近球体的一面为圆弧面,与球体形状相对应。

远离球体的筒体一面设有由挡风片203围成的挡风体204,挡风体204最好为伞状,挡风体的最大直径略小于管道直径,能更好的接受气流,防止漏风,其中,挡风片203为弹性金属片。

如图3所示,筒体20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支撑轮组件205,该支撑轮组件205能在管道内壁上滑动,支撑轮205包括一个支撑杆206,支撑杆206一端通过螺杆207与筒体201连接并用螺母208锁紧,支撑杆206另一端设有滚轮固定片209,该滚轮固定片209为槽型,它有两个固定壁210,将滚轮211置于固定壁210内,然后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支撑轮组件后,可以将筒体撑起,并利用滚轮在管道内滚动,减小前进阻力,通球效果好,而非筒体本身在管道内滑动,因为滑动阻力大,通球效果差。

当然,推动部件2上可以设有拉绳,防止球体遇到障碍物后停止前进,此时可以通过拉绳取出通球装置。推动部件2后方设有送风动力装置,实现通球装置的自动化运行,图中均未示出。

工作过程:向管道中吹送高压气体,挡风体收集气体后形成推力,推动推动部件在管道内移动,推动部件中的第一磁块推动球体在管道中滚动前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