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小口径管道的可调节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0002发布日期:2018-09-07 22:4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小口径管道的可调节驱动装置,属于产品的结构技术领域,该装置能够用于检测管道内壁焊缝,在给水、排水、供暖、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以及水利工程等对管道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的领域中均可以应用。



背景技术:

田湾二期核电安注管、蒸汽管道等厚壁小管道管道焊缝的打磨、检测,由于现场条件制约人力无法进入管道,都是采用双壁单影透照方式完成,但是检验灵敏度与中心曝光相比有显著下降,更重要的是曝光时间增加很大,不能满足进度的要求,成为制约这类管道安装的瓶颈。针对中核二三集团在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中对管道内施工无人装置有迫切的需求,尤其对于小管道管道很难实现人工管道内作业的环境,该种小管道管道的内径为350mm~650mm。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设计提供了一种适用小口径管道的可调节驱动装置,其目的是解决小管道管道人员无法进入的难题,有效提高管道施工现场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种适用小口径管道的可调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一个柱状的中空壳体10,在壳体10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涡轮蜗杆2并通过涡轮蜗杆2带动三组沿圆周方向互成120°的驱动轮组3转动,每一组驱动轮组3由3个相互啮合的轮盘组成,每一组驱动轮组3一端的轮盘与涡轮蜗杆2连接,另一端的轮盘与管道的内壁接触;

支撑杆4为两段式结构,两端固定,中间位置为转动连接,其中一段连接3个相互啮合的轮盘,该段的顶端固定在与涡轮蜗杆2连接的轮盘处的壳体10上,另一段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圆柱滑套5上,该圆柱滑套5的中心线与壳体10的中心线重合,并能够沿中心线前、后移动,该圆柱滑套5的凹槽内安装有弹簧6,弹簧6套装在梯形螺杆8的支柱上,梯形螺杆8固定安装壳体10上,在梯形螺杆8的支柱上设置有变径调节块7对弹簧6进行预紧,使驱动轮组3两端的轮盘与涡轮蜗杆2和管道的内壁形成可靠的接触,以保证整个驱动装置能够平稳地沿管道的内壁作直线运动,另外,在壳体10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检测装置的扩展接口9。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解决了小尺寸管道人员无法进入及一台设备无法兼容多种管道的问题。达到简单、方便、稳定的驱动装置替代人力携带各种施工及检测设备进行管道内壁的焊接、打磨、喷涂、检测及其他后续处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装置作进一步地详述:

参见附图1~2所示,该种适用小口径管道的可调节驱动装置包括一个柱状的中空壳体10,在壳体10的内部安装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连接涡轮蜗杆2并通过涡轮蜗杆2带动三组沿圆周方向互成120°的驱动轮组3转动,每一组驱动轮组3由3个相互啮合的轮盘组成,每一组驱动轮组3一端的轮盘与涡轮蜗杆2连接,另一端的轮盘与管道的内壁接触;

支撑杆4为两段式结构,两端固定,中间位置为转动连接,其中一段连接3个相互啮合的轮盘,该段的顶端固定在与涡轮蜗杆2连接的轮盘处的壳体10上,另一段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圆柱滑套5上,该圆柱滑套5的中心线与壳体10的中心线重合,并能够沿中心线前、后移动,该圆柱滑套5的凹槽内安装有弹簧6,弹簧6套装在梯形螺杆8的支柱上,梯形螺杆8安装在壳体10上,在梯形螺杆8的支柱上设置有变径调节块7对弹簧6进行预紧,另外,在壳体10的前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检测装置的扩展接口9。

在壳体10的后部外侧面上安装有与管道内壁接触的辅助支撑轮11。

梯形螺杆8旋转带动变径调节块7,改变弹簧6伸长量提供适当的预紧力,圆柱滑套5通过支撑杆4将力传递给驱动轮组3,驱动轮组3与辅助支撑轮11一共有三组,互成120°,可以紧密支撑在管道内壁上,以保证装置与管道同心。

扩展接口9可同时提供视频信号、圆周方向转动及控制、径向移动及控制、其他动作(打磨、焊接、喷涂)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无级调节适用于350mm-650mm管道;

2、适用于各种工况不受现场条件制约;

3、组沿圆周方向互成120°驱动轮组3可以保证装置与管道同心,运行平稳;

4、控制简单,小范围变径自适应,大范围变径只需旋转梯形螺杆8;

5、可适用与微小渐变管道管道;

6、扩展接口9可同时提供视频信号、圆周方向转动及控制、径向移动及控制、其他动作(打磨、焊接、喷涂)的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