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2627发布日期:2018-11-02 22:2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显示屏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最初的连接方式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人们需要根据显示屏的位置,调整自己的位置,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固定连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现有的显示屏需要有可根据需求随时移动位置的功能,所以连接组件经常可通过锁紧件固定在支撑台上,当显示屏在支撑台上的位置不能灵活变化会影响用户体验,降低用户的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包括纵向支撑件、设于纵向支撑件下端的锁紧件、设于纵向支撑件上端用于连接显示屏的横向支撑件、分别与纵向支撑件和横向支撑件连接的卡线圈。

所述纵向支撑件包括竖管、设于竖管内的移动条,设于竖管内与移动条连接的移动限位组件,所述竖管上部开设有避让槽,竖管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移动条上部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伸出所述避让槽与横向支撑件连接且可带动横向支撑件沿避让槽上下移动并分别在竖管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被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限位。

所述横向支撑件包括横管、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接杆、连接件和用于固定显示屏的U型件;所述横管一端通过固定件与移动条上部的连接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杆套;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杆套滑动连接于所述横管内,且连接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设有与横管相适配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套设于横管内随连接杆沿横管往复移动并分别在横管最前端和最后端被杆套和固定件限位。

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纵向连接孔和横向连接孔,连接杆通过紧固件与连接件的纵向连接孔连接,U型件通过紧固件与连接件的横向连接孔连接,所述纵向连接孔与连接杆之间设有防滑垫片,所述U型件与横向连接孔之间设有防滑垫片。

所述锁紧件包括U型下固定和调节螺杆组件,所述调节螺杆组件设于所述U 型下固定的下端,所述U型下固定的上端设有固定轴,所述下限位块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

所述卡线圈分为相互连通的横向套筒和纵向套筒,所述竖管与纵向套筒套结,所述横管与横向套筒调节,所述纵向套筒外壁设有线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移动限位组件包括蜗卷弹簧、弹簧固定片和弹簧盒,所述弹簧固定片上端固设与竖管上端,所述弹簧和设于移动条上,所述蜗卷弹簧的活动端置于弹簧盒内,蜗卷弹簧的固定端固设于所述上限位块下方,所述上限位块上设有限位板,所述移动条上设有与限位板相适配的限位键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移动条上下两端设有与竖管内径相适配的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上均设有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所述竖管内设有与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适配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壁和第二凸壁之间的过渡面为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设有与第三凹槽向适配的第四凹槽,所述弹簧固定片置于所述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移动块和下移动块上与第三凹槽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三凸壁,所述竖管上设有与第三凸壁相适配的第五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竖管上第四凹槽与第五凹槽之间对称的设有第四凸壁和第五凸壁,所述移动块上设有与第四凸壁和第五凸壁相适配的第六凹槽和第七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移动条通过转轴与上移动块枢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横管内壁设有两个第六凸壁,所述两个第六凸壁中心对称的设于横管内壁,所述调节块外壁上设有与两第六凸壁相适配的两个第八凹槽,所述第六凸壁嵌入所述第八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节块外壁两第八凹槽之间为相互衔接的过渡面和衔接面,衔接面两侧的过渡面分别与第八凹槽衔接,过渡面与横管内壁相适配,衔接面为平面,且衔接面与其两侧的过渡面的衔接处于横管内壁线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多方位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可多方位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U型件带动显示屏绕连接件纵向转动;连接件带动显示屏纵向转动;连接杆可以在横管内往复移动,通过将连接杆从横管拉出来增加横向支撑件的长度,或者将连接杆向横管推进来缩短横向支撑件的长度;横向支撑件通过带动显示屏沿竖管上升或下降来调整显示屏的相对高度;同时竖管通过绕固定的转动进而带动整个显示屏根据需要自由调整旋转角度;可多方位调节显示屏的位置,自由灵活,实用性强,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纵向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移去竖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上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横向支撑件的爆炸图;

图7为图6中横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纵向支撑件、11.竖管、111.第一凹槽、112.第二凹槽、113.第四凹槽、114.第五凹槽、115.第四凸壁、116.第五凸壁、117.避让槽、118.上限位块、1181.限位板、119.下限位块、12.移动条、121.连接部、122.限位键槽、 13.移动限位组件、131.蜗卷弹簧、132.弹簧固定片、133.弹簧盒、14.上移动块、141.第一凸壁、142.第二凸壁、143.第三凹槽、144.第三凸壁、145.第六凹槽、146.第七凹槽、15.下移动块、16.转轴、2.锁紧件、21.U型下固定、22. 调节螺杆组件、221.调节螺杆、222.螺拌、223.锁固盘、23.橡胶垫、24.固定轴、3.横向支撑件、31.横管、311.第六凸壁、312.螺孔、313.固定件、314.杆套、32.连接杆、33.连接件、331.纵向连接孔、332.横向连接孔、333.限位柱、 34.U型件、35.调节块、351.第八凹槽、352.过渡面、353.衔接面、36.紧固件、 37、防滑垫片、38.限位件、381.限位槽、4.卡线圈、41.横向套筒、42.纵向套筒、43.线夹、5.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显示屏连接组件,包括纵向支撑件1、设于纵向支撑件1下端的锁紧件2、设于纵向支撑件1上端用于连接显示屏5的横向支撑件3、分别与纵向支撑件1和横向支撑件3连接的卡线圈4。

所述卡线圈4分为相互连通的横向套筒41和纵向套筒42及用于卡线的线夹43,所述竖管11与纵向套筒42套结,所述横管31与横向套筒41调节,所述线夹43设于纵向套筒42外壁;卡线圈4不仅可以使横向支撑件2与纵向支撑件1之间的连接更紧固,线夹43还可以用来梳理显示屏5的连接线,避免连接线扰乱。

所述锁紧件2包括U型下固定21和调节螺杆组件22,所述调节螺杆组件 22设于所述U型下固定21的下端,所述U型下固定21的上端设有固定轴24,所述纵向支撑件1套设在所述固定轴24上并可绕所述固定轴24转动。

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杆组件22包括带有螺拌222的调节螺杆221和设于调节螺杆221上端锁固盘223,所述锁固盘223上设有橡胶垫23;固定显示屏连接组件时,调节调节螺杆221,使锁固盘223和U型下固定21上端的内表面与固定物锁合紧,即可将连接组件固定;可以根据固定物的厚度随时调整锁固盘 223与U型下固定21上端的内表面的距离,自由灵活,并且锁合牢固;同时橡胶垫23可以对固定物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产生压痕。

所述纵向支撑件1包括套设在固定轴上的竖管11、设于竖管11内的移动条 12,设于竖管11内与移动条12连接的移动限位组件13,所述竖管11上部开设有避让槽117,竖管1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限位块118和下限位块119,所述移动条12上部设有连接部121,所述连接部121伸出所述避让槽117与横向支撑件3连接且可带动横向支撑件3沿避让槽117上下移动并分别在竖管11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被上限位块118和下限位块119限位;所述移动限位组件13包括蜗卷弹簧131、弹簧固定片132和弹簧盒133,所述弹簧固定片132上端固设与竖管11上端,所述弹簧和设于移动条12上,所述蜗卷弹簧131的活动端置于弹簧盒133内,蜗卷弹簧131的固定端固设于所述上限位块118下方。

优选地,所述上限位块118上设有限位板1181,所述移动条12上设有与限位板1181相适配的限位键槽122;下限位块119可以对显示屏5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移动条12向下移动过多损伤显示屏5;由于竖管11上设有避让槽117,其避让槽117上端开通,所以限位板1181可以阻止移动条12向上移动过多,从避让槽117脱出。

优选地,移动条12向下两端设有与竖管11内径相适配的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套设在竖管11内,可以增加竖管11的强度,同时在调节显示屏5高度时上、下移动块15可以沿竖管11滑动,使显示屏5上下移动时运行平稳。

优选地,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上均设有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所述竖管11内设有与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适配的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所述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分别与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适配,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用户作用到竖管11上的力始终保持在上下方向。

优选地,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之间的过渡面352为第三凹槽143,所述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之间设有与第三凹槽143向适配的第四凹槽 113,所述弹簧固定片132置于所述第三凹槽143与第四凹槽113之间;第三凹槽143与第四凹槽113之间对弹簧固定片132起到避让作用,同时弹簧固定片 132被限制在第三凹槽143与第四凹槽113之间不会在受力使发生扭动。

优选地,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上与第三凹槽143相对的一端设有第三凸壁144,所述竖管11上设有与第三凸壁144相适配的第五凹槽114;第三凹槽143与第四凹槽113需要避让弹簧固定片132,使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 15与竖管11的套接不牢固,第三凸壁144和第五凸壁116配合可以增强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与竖管11套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竖管11上第四凹槽113与第五凹槽114之间对称的设有第四凸壁115和第五凸壁116,所述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上设有与第四凸壁115和第五凸壁116相适配的第六凹槽145和第七凹槽146,竖管11上的第四凸壁115 和第五凸壁116与移动块上的第六凹槽145和第七凹槽146配合,使竖管11也有嵌入上移动块14和下移动块15的部分,使两者连接关系更稳定。

优选地,第一凸壁141和第二凸壁14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凸壁141 对称的设于第六凹槽145两侧,两个第二凸壁142对称的设于第七凹槽146两侧;对应的,所述竖管11上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111对称的设于第四凸壁115两侧,两个第二凹槽112对应的设于第五凸壁116两侧;整体结构保持平稳,使连接关系更稳定。

优选地,移动条12通过转轴16与上移动块14枢接;当通过显示屏5需要沿竖管11向上或线下移动时,用户对显示屏5或横向支撑件3施加作用力,移动条12与上移动块14枢接,可以使移动条12发生轻微的转动,分散一些应力,不仅可以保护横向支撑件3,还可以使整体结构更稳定。

所述横向支撑件3包括横管31、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接杆32、连接件33和用于固定显示屏5的U型件34;所述横管31一端通过固定件313与移动条12 上部的连接部121连接,另一端设有杆套314;所述连接杆32穿过所述杆套314 滑动连接于所述横管31内,且连接杆32远离连接件33的一端设有与横管31 相适配的调节块35,所述调节块35套设于横管31内随连接杆32沿横管31往复移动并分别在横管31最前端和最后端被杆套314和固定件313限位;

优选地,横管31内壁设有第六凸壁311,所述调节块35外壁设有与第六凸壁311相适配的第八凹槽351,所述第六凸壁311嵌入所述第八凹槽351内;当需要调整横向支撑件3的长度时,拉动连接杆32,连接杆32带动调节块35沿横管31移动,第六凸壁311可以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地,第六凸壁311数量为两个,两个第六凸壁311中心对称的设于横管31内壁,所述调节块35上设有与两第六凸壁311相适配的两个第八凹槽351,两个第六凸壁311和两个第八凹槽351的配合,使调节块35与横管31的套接关系稳定,调节块35在横管31内移动时,不会使横管31发生偏移,影响整体结构稳定。

优选地,调节块35外壁两第八凹槽351之间为相互衔接的过渡面352和衔接面353,衔接面353两侧的过渡面352分别与凹槽衔接,过渡面352与横管31内壁相适配,衔接面353为平面,且衔接面353与其两侧的过渡面352的衔接处于横管31内壁线接触;调节块35通过第八凹槽351与第六凸壁311的配合可以在横管31内滑动,与横管31内壁线接触的衔接面353可以在调节块35 滑动时产生阻力,使调节块35不会在横管31内随意移动,只有在一定作用力下才可以移动,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意随意调整横向支撑件3的长度;同时与横管31内壁线接触的衔接面353可以在调节块35静止时起到止动作用,使调节块35在未受力时不会发生滑动。

优选地,第六凸壁311上设有螺孔312,杆套314通过穿过螺孔312的螺钉与横管31固接,既可以固定杆套314,又不会影响整体结构。

优选地,连接件33上设有纵向连接孔331和横向连接孔332,连接杆32通过紧固件36与连接件33的纵向连接孔331连接,U型件34通过紧固件36与连接件33的横向连接孔332连接,所述纵向连接孔331与连接杆32之间设有防滑垫片37,所述U型件34与横向连接孔332之间设有防滑垫片37;U型件 34可以带动显示屏5以紧固件36为转轴16绕连接件33纵向转动,连接件33 也可以带动显示屏5以紧固件36为转轴16纵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因为纵向连接孔331与连接杆32之间设有防滑垫片37,U型件34与横向连接孔332 之间设有防滑垫片37,不会因显示屏5绕紧固件36转动使连接杆32、连接件 33和U型件34之间的连接松动。

优选地,连接件33的横向连接孔332上下两侧设有限位柱333,所述U型件34外侧设有限位件38,所述限位件38上、下侧面分别置于横向连接孔332 上、下两侧,且限位件38的上、下侧面均设有限位槽381;显示屏5纵向转动超过一定角度时,过大的转动幅度不仅属于无效转动,还可能因为显示屏5在转动过程中撞到连接杆32或者固定连接杆32的部件而对显示屏5造成损伤,限位柱333与限位槽381相配合可以限制U型件34带动显示屏5绕紧固件36 转动的幅度,既可以避免无效转动,又可以对显示屏5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