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报警设备的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0447发布日期:2019-01-18 19:2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报警设备的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报警设备的隔震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抗震结构体系,主要通过增加结构的强度、刚度和延性来抵御地震的作用,容许结构及承重构件在地震中出现损坏,即依靠结构构件的损坏消耗大部分能量,导致结构构件在震中严重破坏或倒塌,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安全的。

其中关于博物馆文物的防震措施可分为抗震和隔震两类技术手段,隔震就是以“隔”的方法,借助于某种装置或材料,把展柜或文物与建筑隔开,以减轻其在地震时的振动效应,达到免遭破坏的目的。

就我国馆藏浮放文物的现状而言,传统的支、粘、卡、绑等方法是主要防震技术手段,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文物的抗震性能,但也存在破坏文物、加固效果差、影响外观等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的隔震装置没有自动报警功能,对于一些大物件隔震,隔震装置由于长时间受到重力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破坏,通常会出现隔震装置滑动层的卡死或损坏,如果发生震动现象,隔震装置由于损坏而不能滑动,隔震装置就失去作用,不会对物件产生隔震效果,由此而来,将会对物件带来破坏。

上述缺陷,值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报警设备的隔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带报警设备的隔震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方的上支架,所述底座与所述上支架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以及弹性恢复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上设置有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包括传感器单元、MCU运算单元,报警单元、电源单元以及无线收发单元,

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所述滑动机构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所述MCU运算单元连接,所述MCU运算单元分别与所述报警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以及所述无线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单元与终端APP连接,所述MCU运算单元通过所述无线收发单元把数据传输到所述终端APP。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动件、横向轨道以及纵向轨道,所述横向轨道的底面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轨道的上部分嵌入所述滑动件的下端滑槽内,所述纵向轨道下部分嵌入所述滑动件的上端滑槽内,所述纵向轨道顶面与所述上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恢复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弹性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为4个,4个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横向轨道以及所述纵向轨道对应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感应应力以及感应位移,所述感应应力包括横向轨道应力以及纵向轨道应力,所述感应位移包括横向轨道位移以及纵向轨道位移。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监控隔震装置,对于隔震装置的使用状态以及性能进行实时跟踪监控,对于损坏的隔震装置能够实时报警,能够避免隔震损坏却一直使用的现象,避免物件在震动时,由于隔震装置在震动之前无法起作用发生的破坏,本实用新型水平变形能力大,通过滚球在弧坑内移动实现隔震目的,能够达到良好的隔震效果,结构简单,经济实惠,便于安装,利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设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示意图。

在图中,101、上支架;102、纵向轨道;103、底座;104、横向轨道;105、滑动件;10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带报警设备的隔震装置,包括底座103以及设于所述底座103上方的上支架101,所述底座103与所述上支架101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以及弹性恢复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上设置有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包括传感器单元、MCU运算单元,报警单元、电源单元以及无线收发单元,

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滑动件105连接,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所述MCU运算单元连接,所述MCU运算单元分别与所述报警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以及所述无线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单元与终端APP连接,所述MCU运算单元通过所述无线收发单元把数据传输到所述终端APP,所述终端APP为现有技术。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动件105、横向轨道104以及纵向轨道102,所述横向轨道104的底面与所述底座103固定连接,所述横向轨道104的上部分嵌入所述滑动件105的下端滑槽内,所述纵向轨道104下部分嵌入所述滑动件105的上端滑槽内,所述纵向轨道104顶面与所述上支架101固定连接,横向轨道104与纵向轨道102呈垂直分布,滑动件105可以沿着横向轨道104进行横向移动,滑动件105可以沿着纵向轨道102进行纵向移动。

所述弹性恢复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弹性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为4个,4个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横向轨道以及所述纵向轨道对应分布,所述弹性件优选为弹簧106。

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单元与滑动件连接,传感器单元具有统计滑动件与横向轨道方向的受力f1以及统计滑动件与纵向轨道方向的受力f2,滑动件与横向轨道摩擦力为f3以及滑动件与纵向轨道摩擦力为f4,传感器单元还具有统计滑动件在横向轨道方向的移动距离为s1以及统计滑动件在纵向轨道方向的移动距离为s2,当f1的数值不大于f3,s1为0,此时,不会报警响铃,同理,当f2的数值不大于f4,s2为0,此时,不会报警响铃;当f1大于f3,经过一段时间t,s1依然为0,或者f2大于f4,经过一段时间t,s2依然为0,此时,传感器单元把数据传输到MCU运动单元,MCU运动单元控制报警单元报警响铃,并且,MCU运动单元将数据通过无线收发单元传输到终端APP上,提醒用户,此时隔震装置运行正常。

当f1大于f3,经过一段时间t,s1不为0,或者f2大于f4,经过一段时间t,s2不为0,此时,传感器单元把数据传输到MCU运动单元,MCU运动单元将数据通过无线收发单元传输到终端APP上,提醒用户,隔震装置受力,此时隔震装置运行正常,必要时可及时查看,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对物件的损坏,有效加大对重要物件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监控隔震装置,对于隔震装置的使用状态以及性能进行实时跟踪监控,对于损坏的隔震装置能够实时报警,能够避免隔震损坏却一直使用的现象,避免物件在震动时,由于隔震装置在震动之前无法起作用发生的破坏,本实用新型水平变形能力大,通过滚球在弧坑内移动实现隔震目的,能够达到良好的隔震效果,结构简单,经济实惠,便于安装,利于维护。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