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离合器模块、离合器供油系统及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0687发布日期:2018-10-19 22:4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离合器模块、离合器供油系统及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AT)是在传统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基础上增设电子控制系统而形成,能对不同负荷和车速选择最佳速比,使发动机工作在相应最佳转速。所有换档由变速器自行完成,驾驶员仅用加速踏板表达对车速变化的意图和通过选档杆选择要求的运行状态。这种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一般通过包括多个离合器和制动器及行星排的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实现变速,发动机的动力经液力变矩器后传入行星齿轮变速机构进行变速后输出。因此,自动变速器的体积、重量、效率以及承载能力直接与行星齿轮机构有关。而且,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的挡位数越多,汽车的燃油消耗越低,经济性越好。但是随着挡位数的增加,离合器和制动器及行星排的数量也在增加,满足理论级比的设计更是难以实现。在传统技术中,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湿式离合器和制动器一般采用离合器毂与钢片或摩擦片之间的花键进行配合传递扭矩及转速,湿式离合器和制动器对空间布置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拥有多个离合器总成和制动器的自动变速器,整体空间的要求加大,同时离合器系统组成较为复杂,装配的要求较高,成本较高。此外,拥有多个离合器总成和制动器的自动变速器,也需要多个油道提供油液,这就加大了供油系统的结构布置难度和工艺实现难度,以及提高了制造成本等。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离合器模块,结构更紧凑,减小占用体积,简化结构降低装配要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离合器供油系统,可减少多离合器模块供油的通道的油路,简化结构复杂,降低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其多离合器模块及离合器供油系统结构相对紧凑简单,能够实现较多的档位数,实现良好的经济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离合器模块,包括壳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中的输入轴、第一行星排结构、第二行星排结构、第一离合器结构、第二离合器结构、第三离合器结构及制动器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排结构和第二行星排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两端,所述第一离合器结构、第二离合器结构、第三离合器结构及制动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行星排结构和第二行星排结构之间,且所述第一离合器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排结构和所述输入轴上,所述第二离合器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排结构和所述输入轴上,所述第三离合器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行星排结构和所述输入轴上,所述制动器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排结构和所述壳体结构上;

所述第一离合器结构位于所述输入轴径向外侧,所述第二离合器结构和第三离合器结构并排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结构外侧,且所述制动器结构位于所述第二离合器结构和第三离合器结构外侧。

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排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一端的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架,设置于所述第一行星架上、并与所述第一太阳轮啮合的第一行星轮,以及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的第一齿圈;

所述第二行星排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另一端的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架,设置于所述第二行星架上、并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啮合的第二行星轮,以及与所述第二行星轮啮合的第二齿圈;

所述第一离合器结构连接于所述输入轴和第二太阳轮上,所述第二离合器结构连接于所述输入轴和第二行星架上,所述第三离合器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行星架上,所述制动器结构连接于所述壳体结构和第二太阳轮上、或连接于所述壳体结构和第二行星架上,所述第二齿圈隔设于所述第二离合器结构和制动器结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器结构、所述第二离合器结构、所述第三离合器结构及所述制动器结构均设置为多片式湿式离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和第二太阳轮上的第一离合器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壳体中的第一离合器主体和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且所述第一离合器主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壳体上,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一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所述输入轴连接;

所述第二离合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和第二行星架上的第二离合器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壳体中的第二离合器主体和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且所述第二离合器壳体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壳体外侧;且所述第二离合器主体连接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壳体上,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二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

所述第三离合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齿圈和第二行星架上的第三离合器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壳体中的第三离合器主体和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所述第三离合器壳体与所述第二离合器壳体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三离合器主体连接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壳体上,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一端与所述第三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

所述制动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结构和第二行星排结构上的制动器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制动器壳体中的制动器主体和制动器活塞结构,所述制动器壳体通过所述第二齿圈隔设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壳体和第三离合器壳体的外侧;且所述制动器主体连接于所述制动器壳体上,所述制动器活塞结构一端与所述制动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器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内毂,以及与所述输入轴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内毂外侧的第一离合器外毂;所述第一离合器主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内毂上的多片第一离合器摩擦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外毂上的多片第一离合器钢片,且多片所述第一离合器摩擦片间隔设置于多片所述第一离合器钢片之间;

所述第二离合器壳体包括与所述输入轴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内毂,以及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内毂外侧的第二离合器外毂,所述第二离合器内毂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外毂外侧或同侧;所述第二离合器主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内毂上的多片第二离合器摩擦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外毂上的多片第二离合器钢片,且多片所述第二离合器摩擦片间隔设置于多片所述第二离合器钢片之间;

所述第三离合器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齿圈连接的第三离合器内毂,以及与所述第二行星架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内毂外侧的第三离合器外毂,所述第三离合器内毂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外毂的外侧或同侧;所述第三离合器主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内毂上的多片第三离合器摩擦片,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外毂上的多片第三离合器钢片,且多片所述第三离合器摩擦片间隔设置于多片所述第三离合器钢片之间;

所述制动器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二行星架或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的制动器内毂,以及与所述壳体结构连接、并位于所述制动器内毂外侧的制动器外毂,所述制动器内毂通过所述第二齿圈隔设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外毂外侧;所述制动器主体包括设置于所述制动器内毂上的多片制动器摩擦片,以及设置于所述制动器外毂上的多片制动器钢片,且多片所述制动器摩擦片间隔设置于多片所述制动器钢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器外毂同时设置为所述第二离合器内毂,所述第二离合器外毂同时设置为所述第三离合器外毂,所述第一齿圈同时设置为所述第三离合器内毂,所述壳体结构同时设置为所述制动器外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内毂和第一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一端与所述第一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所述输入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输入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内毂和第一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一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一离合器平衡腔盖,且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一离合器平衡腔盖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两侧,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和第一离合器平衡腔盖之间的第一回位弹簧组;

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内毂和第二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一端与所述第二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内毂和第二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二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二离合器平衡腔盖,且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二离合器平衡腔盖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两侧,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和第二离合器平衡腔盖之间的第二回位弹簧组;

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内毂和第三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离合器主体与所述第三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星架密封连接;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行星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内毂和第三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三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且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两侧,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和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之间的第三回位弹簧组;

所述制动器活塞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壳体结构上的制动器活塞缸,设置于所述制动器活塞缸中的制动器活塞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制动器活塞杆上并与所述壳体结构连接的制动器回位弹簧组,所述制动器活塞杆一端与所述制动器活塞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制动器主体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同时设置为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腔盖,所述第三离合器外毂同时设置为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腔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太阳轮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的第二太阳轴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太阳轴部连接的第二太阳轮体,所述第二太阳轴部靠近所述第一行星排结构,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体啮合;

所述第二行星架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二太阳轴部上的行星架轴向部,以及与所述行星架轴向部垂直连接的行星架径向部,所述第二行星轮设置于所述行星架径向部上,所述第一离合器结构、第二离合器结构、第三离合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行星排结构和所述行星架径向部之间;所述第一离合器外毂靠近所述第一行星排结构设置,所述第一离合器内毂连接于所述第二太阳轴部端部;所述第三离合器外毂连接于所述第二太阳轴部上,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和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均连接于所述行星架轴向部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离合器供油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多离合器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多离合器模块中的离合器油路结构;

所述离合器油路结构包括主进油油路结构,以及分别与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连通的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二离合器油路、第三离合器油路及制动器油路,且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结构对应,所述第二离合器油路与所述第二离合器结构对应,所述第三离合器油路与第三离合器结构对应,所述制动器油路与所述制动器结构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包括分别轴向开设于所述输入轴中并相互独立的第一主油道、第二主油道、第三主油道及第四主油道;

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腔盖和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之间的第一离合器活塞腔,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平衡腔盖和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之间的第一离合器平衡腔,且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腔与所述第一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平衡腔与所述第四主油道连通;

所述第二离合器油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腔盖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之间的第二离合器活塞腔,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平衡腔盖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之间的第二离合器平衡腔,且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腔与所述第二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平衡腔与所述第四主油道连通;

所述第三离合器油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腔盖和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之间的第三离合器活塞腔,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和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之间的第三离合器平衡腔,且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腔与所述第三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三离合器平衡腔与所述第四主油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轴连接的油道轴,以及分别开设于所述油道轴径向上的第一进油通道、第二进油通道、第三进油通道及第四进油通道;

还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输入轴径向上的第一连接油道、第二连接油道、第三连接油道及第四连接油道,且所述第一进油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油道与所述第一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油道与所述第二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三进油通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油道与所述第三主油道连通,所述第四进油通道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油道与所述第四主油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油道轴上的第一缸套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上多个第一密封圈;且所述第一缸套结构与所述输入轴对应,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缸套结构紧密接触,所述第一连接油道、第二连接油道、第三连接油道及第四连接油道分别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圈之间;

所述第一缸套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缸套油道,所述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一连接油道之间、所述第二进油通道和第二连接油道之间、所述第三进油通道和第三连接油道之间、所述第四进油通道和第四连接油道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第一缸套油道对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输入轴径向上的第一活塞油道、第一平衡油道、第二活塞油道、第二平衡油道、第三活塞油道、第三平衡油道;

所述第一活塞油道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活塞腔和第一主油道,所述第一平衡油道连通所述第一离合器平衡腔和所述第四主油道;所述第二活塞油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腔和第二主油道,所述第二平衡油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平衡腔和所述第四主油道;所述第三活塞油道连通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腔和第三主油道,所述第三平衡油道连通所述第三离合器平衡腔和所述第四主油道,且所述第三平衡油道与所述第二平衡油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太阳轮径向上的第二活塞辅助通道、第二平衡辅助通道、第三活塞辅助通道、第三平衡辅助通道;

所述第二活塞辅助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腔和第二活塞油道,所述第二平衡辅助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平衡腔和所述第二平衡油道;所述第三活塞辅助通道连通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腔和第三活塞油道,所述第三平衡辅助通道连通所述第三离合器平衡腔和所述第三平衡油道,且所述第三平衡辅助通道与所述第二平衡辅助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平衡油道与所述第二平衡油道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行星架径向上的第二活塞过渡通道、第二平衡过渡通道、第三活塞过渡通道、第三平衡过渡通道;

所述第二活塞过渡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腔和第二活塞辅助通道,所述第二平衡过渡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离合器平衡腔和所述第二平衡辅助通道;所述第三活塞过渡通道连通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腔和第三活塞辅助通道,所述第三平衡过渡通道连通所述第三离合器平衡腔和所述第三平衡辅助通道;且所述第三平衡过渡通道与所述第二平衡过渡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平衡辅助通道与所述第二平衡辅助通道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太阳轮上的第二缸套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上多个第二密封圈;且所述第二缸套结构与所述输入轴对应,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缸套结构紧密接触,所述第二活塞辅助通道、第二平衡辅助通道、第三活塞辅助通道、第三平衡辅助通道分别隔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

所述第二缸套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缸套油道,所述第二活塞辅助通道与第二活塞过渡通道之间、第二平衡辅助通道与第二平衡过渡通道之间、第三活塞辅助通道与第三活塞过渡通道之间、第三平衡辅助通道与第三平衡过渡通道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第二缸套油道对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行星架外的第三缸套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太阳轮上多个第三密封圈;且所述第三缸套结构与所述第二太阳轮对应,所述第三密封圈与所述第三缸套结构紧密接触,所述第二活塞过渡通道、第二平衡过渡通道、第三活塞过渡通道、第三平衡过渡通道分别隔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

所述第三缸套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第三缸套油道,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腔与第二活塞过渡通道之间、第二离合器平衡腔与第二平衡过渡通道之间、第三离合器活塞腔与第三活塞过渡通道之间、第三离合器平衡腔与第三平衡过渡通道之间均通过一个所述第三缸套油道对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输入轴径向上的行星排润滑通道,所述行星排润滑通道连通所述第四主油道和所述第一行星排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油道、第二主油道、第三主油道及第四主油道均设置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盲孔,且所述第一主油道、第二主油道、第三主油道及第四主油道的开口端均通过密封球过盈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器油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外毂和第一离合器内毂之间的第一离合器润滑冷却腔,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内毂上并与所述第一离合器主体对应的第一内毂润滑冷却通道,且所述第一内毂润滑冷却通道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润滑冷却腔与所述第四主油道连通;

所述第二离合器油路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内毂上并与所述第二离合器主体对应的第二内毂润滑冷却通道,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离合器外毂上的第一外毂润滑冷却通道,且所述第二内毂润滑冷却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外毂润滑冷却通道、第一内毂润滑冷却通道及第一离合器润滑冷却腔与所述第四主油道连通;

所述第三离合器油路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内毂上并与所述第三离合器主体对应的第三内毂润滑冷却通道,且所述第三内毂润滑冷却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外毂润滑冷却通道、第一内毂润滑冷却通道及第一离合器润滑冷却腔与所述第四主油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结构上的第五主油道;

所述制动器油路包括形成于所述制动器活塞缸和制动器活塞杆之间的制动器活塞腔,开设于所述制动器内毂上并与所述制动器主体对应的制动器润滑冷却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二离合器外毂上的第二外毂润滑冷却通道,开设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外毂上的第三外毂润滑冷却通道,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二齿圈上的齿圈润滑冷却通道;且所述制动器活塞腔与所述第五主油道连通,所述制动器润滑冷却通道通过所述齿圈润滑冷却通道、第二外毂润滑冷却通道、第三外毂润滑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三内毂润滑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内毂润滑冷却通道连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离合器供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

1、多离合器模块通过内外嵌套巢式结构的合理组合布置,实现三个湿式离合器结构和一个制动器结构的模块化集成设计,使得所占轴向尺寸较短,结构紧凑,更有利于电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的整机布置;

2、多离合器模块具有新型的离合器供油系统,分别可实现三个离合器结构和一个制动器结构的活塞腔、平衡腔及润滑冷却的供油;

3、多离合器模块轴向尺寸短,整体结构紧凑,因此可灵活应用于六档电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另外,在该多离合器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在其前端或后端增加行星排,和在其径向外端增加制动器或单向离合器,可实现在更多档位如八档或九档电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

4、多离合器模块结构更紧凑,更有利于缩短轴向空间,有利于轻量化设计,有利于降低成本;

5、多离合器模块的离合器供油系统充分利用了多离合器模块本身零部件结构优势,布置了活塞腔和平衡腔以及润滑冷却所需的不同油道,多离合器模块本身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油道零部件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6、多离合器模块的离合器供油系统利用一个输入轴,通过布置多个轴向油道和径向油道,形成多路相互独立的油道,实现了多离合器模块多路油路供油的需求,且该输入轴为为车辆变速器中常见类型的细长型轴,结构易实现,工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多离合器模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离合器供油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离合器供油系统的输入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离合器供油系统的输入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离合器结构,11-第一离合器摩擦片,12-第一离合器钢片,13-第一离合器末端钢片,14-第一离合器卡环,15-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6-第一离合器活塞腔盖,17-第一回位弹簧组,18-第一离合器平衡腔盖,19-第一离合器腔盖卡环,20-第一离合器活塞密封环,21-第一离合器内毂,22-第一离合器外毂(第二离合器内毂),3-第二离合器结构,31-第二离合器摩擦片,32-第二离合器钢片,33-第二离合器末端钢片,34-第二离合器卡环,35-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6-第二回位弹簧组,37-第二离合器平衡腔盖,38-第二离合器腔盖卡环,39-第二离合器外毂(第三离合器外毂),40-油道轴,41-第一缸套结构,5-第三离合器结构,51-第三离合器摩擦片,52-第三离合器钢片,53-第三离合器末端钢片,54-第三离合器卡环,55-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6-第三回位弹簧组,57-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58-第三离合器内毂(第一齿圈),6-制动器结构,61-制动器摩擦片,62-制动器钢片,63-制动器末端钢片,64-制动器钢片卡环,65-制动器活塞杆体,66-制动器活塞缸,67-制动器活塞缸卡环,68-制动器回位弹簧组,69-制动器内毂,7-第一行星排结构,71-第一太阳轮,72-第一行星架,73-第一齿轮垫片,74-第一齿轮滚针,75-第一行星轮,8-第二行星排结构,81-第二太阳轮,82-第二行星轮,83-第二齿轮滚针,84-第二齿轮垫片,85-第二行星架,86-第二齿圈,9-输入轴,10-壳体结构,(91,92)-第一轴承,93-第二轴承,94-第三轴承,95-第三密封圈,96-第二密封圈,97-第三缸套结构,98-第二缸套结构,99-第一密封圈,(101,102,103,104)-密封球,f1-第一油道,f2-第二油道,f3-第三油道,f4-第四油道,1a-第一离合器活塞腔,1b-第一离合器平衡腔,3a-第二离合器活塞腔,3b-第二离合器平衡腔,5a-第三离合器活塞腔,5b-第三离合器平衡腔,6a-制动器活塞腔,8b-第二活塞辅助通道,8a-第二平衡辅助通道(第三平衡辅助通道),8c-第三活塞辅助通道,8e-第二活塞过渡通道,8d-第二平衡过渡通道,8h-第三活塞过渡通道,8f-第三平衡过渡通道,8g-第四辅助过渡通道,9c-第一主油道,9h-第二主油道,9j-第三主油道,9a-第四主油道,9m-第一连接油道,9n-第二连接油道,9p第三连接油道,9r-第四连接油道,9d-第一活塞油道,9e-第一平衡油道,9i-第二活塞油道,9g-第二平衡油道(第三平衡油道),9k-第三活塞油道,10a-第五主油道,21a-第一内毂润滑冷却通道,22a-第二内毂润滑冷却通道(第一外毂润滑冷却通道),39a-第三外毂润滑冷却通道,39b-第二外毂润滑冷却通道,40b-第一进油通道,40c-第二进油通道,40d-第三进油通道,40a-第四进油通道,(41b,41c,41d,41a)-第一缸套油道,58a-第三内毂润滑冷却通道,66a-活塞缸油道,69a-制动器润滑冷却通道,86a-齿圈润滑冷却通道,(97a,97b)-第三缸套油道,(98a,98b,98c)-第二缸套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离合器模块,包括壳体结构10,设置于该壳体结构10中的输入轴9、第一行星排结构7、第二行星排结构8、第一离合器结构1、第二离合器结构3、第三离合器结构5及制动器结构6。多个离合器结构、制动器结构及行星排结构构成的上述多离合器模块,通过不同离合器结构的接合和分离,可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而且,通过设置多个离合器结构、制动器结构及行星排结构,可以增多挡位数,使得汽车的燃油消耗更低,经济性更好。

而且,上述第一行星排结构7和第二行星排结构8分别设置于该输入轴9两端,该第一离合器结构1、第二离合器结构3、第三离合器结构5及制动器结构6设置于该第一行星排结构7和第二行星排结构8之间,且该第一离合器结构1连接于该第二行星排结构8和输入轴9上,该第二离合器结构3连接于第二行星排结构8和输入轴9上,该第三离合器结构5连接于第一行星排结构7和输入轴9上,该制动器结构6连接于第二行星排结构8和壳体结构10上。这样,便于将上述多个离合器结构和制动器结构与两侧的行星排结构进行连接,也便于将多个离合器结构和制动器结构进行集中布置。而且,该第一离合器结构1位于输入轴9径向外侧,该第二离合器结构3和第三离合器结构5并排位于第一离合器结构1外侧,且该制动器结构6位于第二离合器结构3和第三离合器结构5外侧。这样,就能够将三个离合器结构和一个制动器结构采用内外嵌套的巢式结构集成设计在一块,即使得多个离合器结构和制动器结构更可能地相对集中,从而使得多个离合器结构和制动器结构能够做到充分的嵌套布置,从而使得离合器结构和制动器结构的布置实现高度的集成。如此,轴向所占尺寸不大于两个离合器结构单独轴向布置时所占尺寸,更有效地缩短了轴向空间,使得轴向结构更紧凑,更有利于变速器在前置前驱横置车辆上的整机布置。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行星排结构7包括设置于输入轴9一端的第一太阳轮71和第一行星架72,设置于第一行星架72上、并与第一太阳轮71啮合的第一行星轮75,以及与第一行星轮75啮合的第一齿圈58。第一太阳轮71可驱动第一行星轮75转动,从而驱动第一齿圈58转动。而且,该第一行星排结构7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行星架72和第一行星轮75径向之间的第一齿轮垫片73,用于对二者之间的径向间隙进行填充。该第一行星排结构7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行星架72和第一行星轮75轴向之间的第一齿轮滚针74,一方面可以对二者之间的轴向间隙进行填充,另一方面还便于二者相对转动。此外,该第一行星排结构7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太阳轮71和第一齿圈之间、第一齿圈与第一离合器结构之间的第一轴承(91,92),可以保证第一太阳轮71和第一齿圈之间、第一齿圈与第一离合器结构之间均可相对转动。

此外,所述第二行星排结构8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9另一端的第二太阳轮81和第二行星架85,设置于第二行星架85上、并与第二太阳轮81啮合的第二行星轮82,以及与第二行星轮82啮合的第二齿圈86。第二太阳轮81可驱动第二行星轮82转动,从而驱动第二齿圈86转动。而且,该第二行星排结构8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行星架85和第二行星轮82径向之间的第二齿轮垫片84,用于对二者之间的径向间隙进行填充。该第二行星排结构8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行星架85和第二行星轮82轴向之间的第二齿轮滚针83,一方面可以对二者之间的轴向间隙进行填充,另一方面还便于二者相对转动。此外,第二行星架85与第二太阳轮8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轴承93,保证二者可以相对转动;第二太阳轮81和输入轴9之间设置有第三轴承94,也可以保证二者可以相对转动。

而且,上述第一离合器结构1连接于输入轴9和第二太阳轮81上,通过第一离合器结构1可实现输入轴9和第二太阳轮81的结合和分离,可实现一种换挡形式;上述第二离合器结构5连接于输入轴9和第二行星架85上,通过第二离合器结构3可实现输入轴9和第二行星架85的结合和分离,可实现另一种换挡形式;上述第三离合器结构5连接于第一齿圈58和第二行星架85上,通过第三离合器结构5可实现第一齿圈58和第二行星架85的结合和分离,可实现另一种换挡形式;上述制动器结构6连接于壳体结构10和第二太阳轮81上、或连接于壳体结构10和第二行星架85上,第二齿圈86隔设于第二离合器结构3和制动器结构6之间,通过该制动器结构6可实现对第二太阳轮81或第二行星架85的制动。

此外,上述第一离合器结构1、第二离合器结构3、第三离合器结构5及制动器结构均可设置为多片式湿式离合器。进一步地,该第一离合器结构1包括设置于输入轴9和第二太阳轮81上的第一离合器壳体,以及设置于第一离合器壳体中的第一离合器主体和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且第一离合器主体连接于第一离合器壳体上,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一端与第一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输入轴9连接。通过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可以驱动第一离合器主体及第一离合器壳体结合或分离,从而实现与第一离合器壳体连接的输入轴9和第二太阳轮81的结合或分离。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离合器壳体包括与第二太阳轮81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内毂21,以及与输入轴9连接、并位于第一离合器内毂21外侧(指远离输入轴径向的一侧)的第一离合器外毂22;上述第一离合器主体包括设置于第一离合器内毂21上的多片第一离合器摩擦片11,以及设置于第一离合器外毂22上的多片第一离合器钢片12,且多片第一离合器摩擦片11间隔设置于多片第一离合器钢片12之间。通过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可以驱动第一离合器摩擦片11与第一离合器钢片12夹紧,可将整个第一离合器主体夹紧为一体,从而将与第一离合器摩擦片11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内毂21、以及与第一离合器钢片12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外毂22连接在一起,从而将输入轴9和第二太阳轮81连接在一起。此外,该第一离合器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最外侧(指远离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的一侧)的第一离合器末端钢片13,以及设置于第一离合器末端钢片13和第一离合器外毂22之间的第一离合器卡环14,便于将整个第一离合器主体卡紧。而且,第一离合器内毂21与第二太阳轮81可通过焊接方式固性连接,第一离合器外毂22可与输入轴9通过焊接方式固性连接,第一离合器摩擦片11与第一离合器内毂21可通过间隙配合的花键连接,第一离合器钢片12和第一离合器末端钢片13均可与第一离合器外毂22通过间隙配合的花键连接。

而且,上述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离合器内毂21和第一离合器外毂22之间的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该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一端与第一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输入轴9密封连接(即在输入轴9与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之间设置第一离合器活塞密封环20进行密封连接,使得第一离合器活塞杆15能够与输入轴9之间保持密封,同时还能沿着输入轴9表面滑动),使得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可以向两侧移动,从而将第一离合器主体夹紧(即结合)或放松(即分离)。而且,上述第一离合器活塞结构还包括连接于输入轴9上、并位于第一离合器内毂21和第一离合器外毂22之间的第一离合器活塞腔盖16(第一离合器活塞腔盖16的一端直接固定在输入轴9上)和第一离合器平衡腔盖18(通过第一离合器腔盖卡环19卡固在输入轴9上),且第一离合器活塞腔盖16和第一离合器平衡腔盖18分别密封连接(即通过密封圈或密封垫进行密封连接,二者没有固定死)于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两侧,以及连接于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和第一离合器平衡腔盖18之间的第一回位弹簧组17。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可在液压力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第一离合器主体的方向移动,使第一离合器主体结合或分离。而且,第一离合器活塞腔盖16和第一离合器平衡腔盖18可从两侧对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进行支撑(但是不会将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固定死),使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稳定可靠,还能自由移动。

此外,上述第二离合器结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输入轴9和第二行星架85上的第二离合器壳体,以及设置于第二离合器壳体中的第二离合器主体和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且第二离合器壳体位于第一离合器壳体外侧(指远离输入轴9径向的一侧);且第二离合器主体连接于第二离合器壳体上,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一端与第二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星架85连接。通过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可以驱动第二离合器主体及第二离合器壳体结合或分离,从而实现与第二离合器壳体连接的输入轴9和第二行星架85的结合或分离。

而且,第二离合器壳体包括与输入轴9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内毂,以及与第二行星架85连接、并位于第二离合器内毂外侧的第二离合器外毂,第二离合器内毂位于第一离合器外毂22外侧或同侧;第二离合器主体包括设置于第二离合器内毂上的多片第二离合器摩擦片31,以及设置于第二离合器外毂上的多片第二离合器钢片32,且多片第二离合器摩擦片31间隔设置于多片第二离合器钢片32之间。通过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可以驱动第二离合器摩擦片31与第二离合器钢片32夹紧,可将整个第二离合器主体夹紧为一体,从而将与第二离合器摩擦片31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内毂、以及与第二离合器钢片32连接的第二离合器外毂连接在一起,从而将输入轴9和第二行星架85连接在一起。此外,该第二离合器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最外侧(指远离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的一侧)的第二离合器末端钢片33,以及设置于第二离合器末端钢片33和第二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二离合器卡环34,便于将整个第二离合器主体卡紧。而且,第二离合器外毂39与第二行星架85通过焊接方式固性连接,第二离合器摩擦片31与第一离合器外毂22通过间隙配合的花键连接,第二离合器钢片32和第二离合器末端钢片33均与第二离合器外毂39通过间隙配合的花键连接。

上述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离合器内毂和第二离合器外毂39之间的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5,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5一端与第二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第二行星架85密封连接(即在第二行星架85与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5之间设置第二离合器活塞密封环进行密封连接,使得第二离合器活塞杆35能够与第二行星架85之间保持密封,同时还能沿着第二行星架85表面滑动),使得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5可以向两侧移动,从而将第二离合器主体夹紧(即结合)或放松(即分离)。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第二行星架85上、并位于第二离合器内毂和第二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二离合器活塞腔盖(第二离合器活塞腔盖的一端可直接固定在第二行星架85上)和第二离合器平衡腔盖37(通过第二离合器腔盖卡环38卡固在第二行星架85上),且第二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二离合器平衡腔盖37分别密封连接(即通过密封圈或密封垫进行密封连接,二者没有固定死)于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5两侧,以及连接于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5和第二离合器平衡腔盖37之间的第二回位弹簧组36。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5可在液压力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第二离合器主体的方向移动,使第二离合器主体结合或分离。而且,第二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二离合器平衡腔盖37可从两侧对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5进行支撑(但是不会将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5固定死),使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35稳定可靠,还能自由移动。

此外,上述第三离合器结构5包括设置于第一齿圈58和第二行星架85上的第三离合器壳体,以及设置于第三离合器壳体中的第三离合器主体和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且第三离合器主体连接于第三离合器壳体上,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一端与第三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第二行星架85连接。通过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可以驱动第三离合器主体及第三离合器壳体结合或分离,从而实现与第三离合器壳体连接的第一齿圈58和第二行星架85的结合或分离。而且,第三离合器壳体与第二离合器壳体并排设置,从而使得第二离合器结构与第三离合器结构并排设置在输入轴9的轴向方向上,这样可以合理利用输入轴9的径向和轴向空间,使得三个离合器结构和一个制动器结构布置紧凑合理,不会使得径向占用空间过大。

而且,第三离合器壳体包括与第一齿圈58连接的第三离合器内毂,以及与第二行星架85连接、并位于第三离合器内毂外侧(指远离输入轴9径向的一侧)的第三离合器外毂,第三离合器内毂位于第一离合器外毂的外侧或同侧;第三离合器主体包括设置于第三离合器内毂上的多片第三离合器摩擦片51,以及设置于第三离合器外毂上的多片第三离合器钢片52,且多片第三离合器摩擦片51间隔设置于多片第三离合器钢片52之间。通过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可以驱动第三离合器摩擦片51与第三离合器钢片52夹紧,可将整个第三离合器主体夹紧为一体,从而将与第三离合器摩擦片51连接的第三离合器内毂、以及与第三离合器钢片52连接的第三离合器外毂连接在一起,从而将第一齿圈58和第二行星架85连接在一起。此外,该第三离合器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最外侧(指远离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的一侧)的第三离合器末端钢片53,以及设置于第三离合器末端钢片53和第三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三离合器卡环54,便于将整个第三离合器主体卡紧。而且,第三离合器摩擦片51与第三离合器内毂58通过间隙配合的花键连接,第三离合器钢片52和第三离合器末端钢片53均与第三离合器外毂通过间隙配合的花键连接。

上述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三离合器内毂和第三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一端穿过第二离合器主体(可指穿过第二离合器主体所在的区域,而并非仅仅指穿过第二离合器主体本身,这样可以将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和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布置在同一侧,便于对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和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进行集成设置,可进一步减小占用空间)与第三离合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第二行星架85密封连接(即在第二行星架85与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之间设置第三离合器活塞密封环进行密封连接,使得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能够与第二行星架85之间保持密封,同时还能沿着第二行星架85表面滑动),使得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可以向两侧移动,从而将第三离合器主体夹紧(即结合)或放松(即分离)。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第二行星架85上、并位于第三离合器内毂和第三离合器外毂之间的第三离合器活塞腔盖(第三离合器活塞腔盖的一端可直接固定在第二行星架85上)和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57(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的一端也可直接固定在第二行星架85上,或通过第三离合器腔盖卡环卡固在第二行星架85上),且第三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分别密封连接(即通过密封圈或密封垫进行密封连接,二者没有固定死)于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两侧,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和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57之间的第三回位弹簧组56。同理,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可在液压力作用下向靠近或远离第三离合器主体的方向移动,使第三离合器主体结合或分离。而且,第三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57可从两侧对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进行支撑(但是不会将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固定死),使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55稳定可靠,还能自由移动。

此外,上述制动器结构6包括设置于壳体结构10和第二行星排结构8上的制动器壳体,以及设置于制动器壳体中的制动器主体和制动器活塞结构,制动器壳体通过第二齿圈隔设于第二离合器壳体和第三离合器壳体的外侧;且制动器主体连接于制动器壳体上,制动器活塞结构一端与制动器主体对应、另一端与壳体结构10连接。通过制动器活塞结构可以驱动制动器主体及制动器壳体结合或分离,从而实现与制动器壳体连接的壳体结构10和第二行星排结构8的结合或分离。

进一步地,上述制动器壳体包括与第二行星架85或第二太阳轮81连接的制动器内毂,以及与壳体结构10连接、并位于制动器内毂外侧(指远离输入轴径向的一侧)的制动器外毂,制动器内毂通过第二齿圈隔设于第三离合器外毂外侧;制动器主体包括设置于制动器内毂上的多片制动器摩擦片61,以及设置于制动器外毂上的多片制动器钢片62,且多片制动器摩擦片61间隔设置于多片制动器钢片62之间。通过制动器活塞结构可以驱动制动器摩擦片61与制动器钢片62夹紧,可将整个制动器主体夹紧为一体,从而将与制动器摩擦片61连接的制动器内毂、以及与制动器钢片62连接的制动器外毂连接在一起,从而将第二行星架85(或第二太阳轮81)和壳体结构10连接在一起。此外,该制动器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最外侧(指远离制动器活塞结构的一侧)的制动器末端钢片63,以及设置于制动器末端钢片63和制动器外毂之间的制动器卡环64,便于将整个制动器主体卡紧。而且,制动器摩擦片61与制动器内毂69通过间隙配合的花键连接,制动器钢片62和制动器末端钢片63与壳体结构10通过间隙配合的花键连接。

而且,上述制动器活塞结构还包括连接于壳体结构10上的制动器活塞缸66,设置于制动器活塞缸66中的制动器活塞杆65,以及设置于制动器活塞杆65上并与壳体结构10连接的制动器回位弹簧组67,制动器活塞杆65一端与制动器活塞缸66滑动连接、另一端与制动器主体对应。制动器活塞杆体65可在液压力作用下在制动器活塞缸66中左右滑动,从而向靠近或远离制动器主体的方向移动,使制动器主体结合或分离。

而且,所述第一离合器外毂同时设置为第二离合器内毂,这样可以实现第一离合器壳体及第一离合器结构与第二离合器壳体及第二离合器结构的纵向集成设置;而且,第二离合器外毂同时设置为第三离合器外毂,这样可以实现第二离合器壳体及第二离合器结构与第三离合器壳体及第三离合器结构的横向集成设置;而且,第一齿圈同时设置为第三离合器内毂,这样可以实现第三离合器壳体及第三离合器结构与第一齿圈及第一行星排结构的横向集成设置;而且,壳体结构同时设置为制动器外毂,这样可以实现制动器壳体及制动器结构与壳体结构的集成设置。此外,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同时设置为第二离合器活塞腔盖,第三离合器外毂同时设置为第三离合器活塞腔盖,这样可以实现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及第二离合器结构与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及第三离合器结构的集成设置。从而,可以实现第一离合器结构、第二离合器结构、第三离合器结构及制动器结构在输入轴径向及轴向上的集成设置,使整个结构紧凑简单。

此外,第二太阳轮81包括设置于输入轴9的第二太阳轴部、以及与第二太阳轴部连接的第二太阳轮体,第二太阳轴部靠近第一行星排结构7,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太阳轮体啮合;而且,第二行星架85包括套设于第二太阳轴部上的行星架轴向部,以及与行星架轴向部垂直连接的行星架径向部,第二行星轮设置于行星架径向部上,第一离合器结构、第二离合器结构、第三离合器结构设置于第一行星排结构和行星架径向部之间;第一离合器外毂靠近第一行星排结构设置,所述第一离合器内毂连接于所述第二太阳轴部端部;所述第三离合器外毂连接于第二太阳轴部上,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和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均连接于行星架轴向部上。这样,便于将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和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设置在第二行星架85的径向和轴向上,使第二离合器活塞结构和第三离合器活塞结构设置得更加紧凑,集成度更高。

此外,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离合器供油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多离合器模块,以及设置于多离合器模块中的离合器油路结构。通过离合器油路结构向多离合器模块中的多个离合器结构和制动器结构供油,保证其正常工作。而且,该离合器油路结构包括主进油油路结构,以及分别与主进油油路结构连通的第一离合器油路、第二离合器油路、第三离合器油路及制动器油路。且第一离合器油路与第一离合器结构1对应,为第一离合器结构1供油;第二离合器油路与第二离合器结构3对应,为第二离合器结构1供油;第三离合器油路与第三离合器结构5对应,为第三离合器结构5供油;制动器油路与制动器结构6对应,为制动器结构6供油。从而形成是为第一离合器结构1提供工作时所需压力油液的第一油道f1,为第二离合器结构3提供工作时所需压力油液的第二油道f2,为第三离合器结构5提供工作时所需压力油液的第三油道f3,以及为多离合器模块提供工作时所需冷却油液的第四油道f4,油液由自动变速器的供油装置例如油泵提供。

而且,如图3至图4所示,上述主进油油路结构包括分别轴向开设于输入轴9中并相互独立的第一主油道9c、第二主油道9h、第三主油道9j及第四主油道9a。而且,该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与输入轴9连接的油道轴40,以及分别开设于油道轴40径向上的第一进油通道40b、第二进油通道40c、第三进油通道40d及第四进油通道40a;还包括分别开设于输入轴9径向上的第一连接油道9m、第二连接油道9n、第三连接油道9p及第四连接油道9r,且第一进油通道40b通过第一连接油道9m与第一主油道9c连通,第二进油通道40c通过第二连接油道与所述第二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三进油通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油道9n与第三主油道9j连通,第四进油通道40a通过第四连接油道9r与第四主油道连通9a。

进一步地,上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油道轴40上的第一缸套结构41,以及设置于输入轴9上多个第一密封圈99。且第一缸套结构41与输入轴9对应,第一密封圈99与第一缸套结构41紧密接触,第一连接油道9m、第二连接油道9n、第三连接油道9p及第四连接油道9r分别隔设于两个第一密封圈99之间,保证对各个连接油道进行密封。而且,第一缸套结构4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缸套油道(41b,41c,41d,41a),第一进油通道40b和第一连接油道9m之间、第二进油通道40c和第二连接油道9n之间、第三进油通道40d和第三连接油道9p之间、第四进油通道40a和第四连接油道9r之间均通过一个第一缸套油道(41b,41c,41d,41a)对应连通。

而且,上述第一离合器油路包括形成于第一离合器活塞腔盖16和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之间的第一离合器活塞腔1a,以及形成于第一离合器平衡腔盖18和第一离合器活塞杆体15之间的第一离合器平衡腔1b,且第一离合器活塞腔1a与第一主油道连通9c,第一离合器平衡腔1b与第四主油道9a连通。而且,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分别开设于输入轴9径向上的第一活塞油道9d和第一平衡油道9e,第一活塞油道9d连通第一离合器活塞腔1a和第一主油道9c,第一平衡油道9e连通第一离合器平衡腔1b和第四主油道9a。油液依次经过布置在油道轴40上的第一进油通道40b,布置在第一缸套结构41上的油道41b,布置在输入轴9上的第一连接油道9m、第一主油道9c、第一活塞油道9d,进入属于第一离合器结构1的第一离合器活塞腔1a,该油液具有压力供给,使摩擦片和钢片产生轴向位移至相互成压紧状态,实现离合器接合。此外,油液依次经过布置在油道轴40上的第四进油通道40a,布置在第一缸套结构41上的第一缸套油道41a,布置在输入轴9上的油道第四连接油道9r、第四主油道9a、第一平衡油道9e,进入第一离合器平衡腔1b,为第一离合器平衡腔1b提供工作时所需油液,实现其油液需求。

此外,上述第二离合器油路包括形成于第二离合器活塞腔盖和所述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之间的第二离合器活塞腔3a,以及形成于第二离合器平衡腔盖和第二离合器活塞杆体之间的第二离合器平衡腔3b,且第二离合器活塞腔3a与第二主油道9h连通,第二离合器平衡腔3b与第四主油道9a连通。而且,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分别开设于输入轴9径向上的第二活塞油道9i和第二平衡油道9g,第二活塞油道9i连通第二离合器活塞腔3a和第二主油道9h,第二平衡油道9e连通第二离合器平衡腔3b和第四主油道9a。油液依次经过布置在油道轴40上的第二进油通道40c,布置在第一缸套结构41上的油道41c,布置在输入轴9上的第二连接油道9n、第二主油道9h、第二活塞油道9i,进入属于第二离合器结构3的第二离合器活塞腔3a,该油液具有压力供给,使摩擦片和钢片产生轴向位移至相互成压紧状态,实现离合器接合。此外,油液依次经过布置在油道轴40上的第四进油通道40a,布置在第一缸套结构41上的第一缸套油道41a,布置在输入轴9上的油道第四连接油道9r、第四主油道9a、第二平衡油道9g,进入第二离合器平衡腔3b,为第二离合器平衡腔3b提供工作时所需油液,实现其油液需求。

此外,上述第三离合器油路包括形成于第三离合器活塞腔盖和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之间的第三离合器活塞腔5a,以及形成于第三离合器平衡腔盖和第三离合器活塞杆体之间的第三离合器平衡腔5b,且第三离合器活塞腔5a与第三主油道9j连通,第三离合器平衡腔5b与第四主油道9a连通。而且,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分别开设于输入轴9径向上的第三活塞油道9k和第三平衡油道,第三活塞油道9k连通第三离合器活塞腔5a和第三主油道9j,第三平衡油道连通第三离合器平衡腔5b和第四主油道9a,且第三平衡油道与第二平衡油道连通,可以简化油道结构。油液依次经过布置在油道轴40上的第三进油通道40d,布置在第一缸套结构41上的油道41d,布置在输入轴9上的第三连接油道9p、第三主油道9j、第三活塞油道9k,进入属于第三离合器结构5的第三离合器活塞腔5a,该油液具有压力供给,使摩擦片和钢片产生轴向位移至相互成压紧状态,实现离合器接合。此外,油液依次经过布置在油道轴40上的第四进油通道40a,布置在第一缸套结构41上的第一缸套油道41a,布置在输入轴9上的油道第四连接油道9r、第四主油道9a、第三平衡油道9g,进入第三离合器平衡腔5b,为第三离合器平衡腔5b提供工作时所需油液,实现其油液需求。

进一步地,上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分别开设于第二太阳轮81径向上的第二活塞辅助通道8b、第二平衡辅助通道8a、第三活塞辅助通道8c、第三平衡辅助通道。且第二活塞辅助通道8b连通第二离合器活塞腔3a和第二活塞油道9i,第二平衡辅助通道8a连通第二离合器平衡腔3b和第二平衡油道9g;第三活塞辅助通道8c连通第三离合器活塞腔5a和第三活塞油道9k,第三平衡辅助通道连通第三离合器平衡腔5b和第三平衡油道。通过在第二太阳轮81上设置辅助油道,可以进一步减小输入轴轴向尺寸,从而减小整个结构的轴向尺寸,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而且,第三平衡辅助通道与第二平衡辅助通道8a连通,第三平衡油道与第二平衡油道重合,这样可以减小油道数量,减化油道结构。

而且,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分别开设于第二行星架85径向(指沿输入轴径向方向)上的第二活塞过渡通道8e、第二平衡过渡通道8d、第三活塞过渡通道8h、第三平衡过渡通道8f。第二活塞过渡通道8e连通第二离合器活塞腔3a和第二活塞辅助通道8b,第二平衡过渡通道8d连通第二离合器平衡腔3b和第二平衡辅助通道8a;第三活塞过渡通道8h连通第三离合器活塞腔5a和第三活塞辅助通道8c,第三平衡过渡通道8f连通第三离合器平衡腔5b和第三平衡辅助通道。通过在第二行星架85上设置辅助油道,可以进一步减小输入轴轴向尺寸,从而减小整个结构的轴向尺寸,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而且,第三平衡过渡通道8f与第二平衡过渡通道8d通过第四辅助过渡通道8g连通,第三平衡辅助通道与第二平衡辅助通道重合,这样可以减小油道数量,减化油道结构。

进一步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太阳轮81上的第二缸套结构98,第三轴承94位于第二缸套结构98内侧(远离第一行星排结构并靠近第二行轮的一侧),以及设置于输入轴9上多个第二密封圈96。且第二缸套结构98与输入轴9对应,第二密封圈96与第二缸套结构98紧密接触,第二活塞辅助通道、第二平衡辅助通道、第三活塞辅助通道、第三平衡辅助通道分别隔设于两个第二密封圈98之间,为各个油道提供良好的密封。而且,第二缸套结构98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缸套油道(98a,98b,98c),第二活塞辅助通道与第二活塞过渡通道之间、第二平衡辅助通道与第二平衡过渡通道之间、第三活塞辅助通道与第三活塞过渡通道之间、第三平衡辅助通道与第三平衡过渡通道之间均通过一个第二缸套油道对应连通,便于通过第二缸套结构98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行星架85上的第三缸套结构97,第二轴承93位于第三缸套结构97外侧(远离第二行星架85并靠近第一行星排结构的一侧),以及设置于第二太阳轮81上多个第三密封圈95;且第三缸套结构97与第二太阳轮81对应,第三密封圈95与第三缸套结构97紧密接触,第二活塞过渡通道、第二平衡过渡通道、第三活塞过渡通道、第三平衡过渡通道分别隔设于两个第三密封圈95之间,为各个油道提供良好的密封。而且,第三缸套结构97上开设有多个第三缸套油道(97a,97b),第二离合器活塞腔与第二活塞过渡通道之间、第二离合器平衡腔与第二平衡过渡通道之间、第三离合器活塞腔与第三活塞过渡通道之间、第三离合器平衡腔与第三平衡过渡通道之间均通过一个第三缸套油道对应连通,便于通过第三缸套结构97提供良好的密封效果。

此外,上述第一离合器油路包括形成于第一离合器外毂和第一离合器内毂之间的第一离合器润滑冷却腔,以及开设于第一离合器内毂上并与第一离合器主体对应的第一内毂润滑冷却通道21a,且第一内毂润滑冷却通道21a通过第一离合器润滑冷却腔与第四主油道9a连通。而且,上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径向开设于输入轴9上的第五连接油道9f,第五连接油道9f连通第四主油道9a和第一离合器润滑冷却腔。油液依次经过布置在油道轴40上的第四进油通道40a,布置在-第一缸套结构41上的第一缸套油道41a,布置在输入轴9上的油道第四连接油道9r、第四主油道9a、第五连接油道9f,布置在第一离合器结构1上的油道第一内毂润滑冷却通道21a,进入第一离合器主体的摩擦片和钢片区域,从而实现对第一离合器结构的润滑冷却。

而且,上述第二离合器油路包括开设于第二离合器内毂上并与第二离合器主体对应的第二内毂润滑冷却通道22a,以及开设于第一离合器外毂上的第一外毂润滑冷却通道(第一离合器外毂设置为第二离合器内毂,故第一外毂润滑冷却通道同时也为第二内毂润滑冷却通道22a),且第二内毂润滑冷却通道通过第一外毂润滑冷却通道、第一内毂润滑冷却通道21a及第一离合器润滑冷却腔与第四主油道9a连通。冷却完第一离合器结构1后的油液再依次经过布置在第一离合器结构1上的第一外毂润滑冷却通道(即第二内毂润滑冷却通)22a,进入第二离合器主体的摩擦片和钢片区域,从而实现第二离合器结构3的润滑冷却。

而且,上述第三离合器油路包括开设于第三离合器内毂上并与第三离合器主体对应的第三内毂润滑冷却通道58a,且第三内毂润滑冷却通道58a通过第一外毂润滑冷却通道22a、第一内毂润滑冷却通道21a及第一离合器润滑冷却腔与第四主油道9a连通。冷却完第一离合器结构1后的油液再依次经过布置在第一离合器结构1上的第一外毂润滑冷却通道22a和第三离合器结构5上的第三内毂润滑冷却通道58a,进入第三离合器主体的摩擦片和钢片区域,从而实现第三离合器结构5的润滑冷却。

此外,上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分别开设于输入轴9径向上的行星排润滑通道9b,行星排润滑通道9b连通第四主油道9a和第一行星排结构,可为第一轴承(91,92)、第一齿轮滚针74、第一太阳轮、以及第一行星轮等结构提供润滑和冷却。即第四主油道9a同时具有多个分流油道,其一分流油道是为第一行星排结构7和轴承提供工作时所需冷却油液的油道,其二分流油道是为第一离合器平衡腔1b提供工作时所需油液的油道,其三分流油道是为第二离合器平衡腔3b和第三离合器平衡腔5b提供工作时所需油液的油道,其四分流油道是为第一离合器主体、第二离合器主体、第三离合器主体提供冷却润滑的油道。

此外,上述第一主油道9c、第二主油道9h、第三主油道9j及第四主油道9a均设置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盲孔,且第一主油道9c、第二主油道9h、第三主油道9j及第四主油道9a的开口端均通过密封球(101,102,103,104)过盈密封。输入轴9是为多离合器模块提供油液的主要油道机构,包含轴向方向布置的油道(9a,9c,9h,9j),和径向方向布置的油道(9r,9m,9n,9p,9b,9d,9e,9f,9g,9i,9k),分别在四个轴向油道的端面压入密封球(101,102,103,104),密封球与油道外径设计成合理的过盈配合使其能够承受一定量的油压而不至于脱出,因此使得轴向油道形成轴向方面的封闭油道,其径向布置的油道可根据多离合器模块不同油路具有的不同流量需求布置至少数量一个。

此外,上述主进油油路结构还包括开设于壳体结构10上的第五主油道10a,通过第五主油道10a为制动器结构6供油。而且,上述制动器油路包括形成于制动器活塞缸66和制动器活塞杆65之间的制动器活塞腔6a,以及开设于制动器活塞缸66上用于连通制动器活塞腔6a和第五主油道10a的活塞缸油道66a。油液依次经过布置在壳体结构10上的第五主油道10a,活塞缸油道66a进入制动器活塞腔6a并具有压力供给,使摩擦片和钢片产生轴向位移至相互成压紧状态,实现制动器接合。

而且,上述制动器油路还包括开设于制动器内毂上并与制动器主体对应的制动器润滑冷却通道69a,开设于第二离合器外毂上的第二外毂润滑冷却通道39b,开设于所述第三离合器外毂上的第三外毂润滑冷却通道39a,以及开设于第二齿圈上的齿圈润滑冷却通道86a;且制动器活塞腔6a与第五主油道10a连通,制动器润滑冷却通道69a通过齿圈润滑冷却通道86a、第二外毂润滑冷却通道39b、第三外毂润滑冷却通道39a与第三内毂润滑冷却通道58a和第二内毂润滑冷却通道22a连通。油液在对第二制动器结构3和第三制动器结构5进行润滑冷却之后,油液再经过第三外毂润滑冷却通道39a、第二外毂润滑冷却通道39b,齿圈润滑冷却通道86a,制动器润滑冷却通道69a,进入制动器主体的摩擦片和钢片区域,从而实现对制动器结构6的润滑冷却。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离合器供油系统。该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的多离合器模块通过内外嵌套巢式结构的合理组合布置,实现三个湿式离合器结构和一个制动器结构的模块化集成设计,使得所占轴向尺寸较短,结构紧凑,更有利于电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的整机布置;而且,该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的多离合器模块具有新型的离合器供油系统,分别可实现三个离合器结构和一个制动器结构的活塞腔、平衡腔及润滑冷却的供油;而且,该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的多离合器模块轴向尺寸短,整体结构紧凑,因此可灵活应用于六档电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另外,在该多离合器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在其前端或后端增加行星排,和在其径向外端增加制动器或单向离合器,可实现在更多档位如八档或九档电控液压式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而且,该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的多离合器模块结构更紧凑,更有利于缩短轴向空间,有利于轻量化设计,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该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的多离合器模块的离合器供油系统充分利用了多离合器模块本身零部件结构优势,布置了活塞腔和平衡腔以及润滑冷却所需的不同油道,多离合器模块本身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油道零部件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该电控液力式自动变速器的多离合器模块的离合器供油系统利用一个输入轴,通过布置多个轴向油道和径向油道,形成多路相互独立的油道,实现了多离合器模块多路油路供油的需求,且该输入轴为为车辆变速器中常见类型的细长型轴,结构易实现,工艺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此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下”、“上”、“前”、“后”、“左”、“右”、“内”、“外”、“顶”、“底”、“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等所指示的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术语,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结构部件。这些术语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