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口径循环水蝶阀的后端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0822发布日期:2018-11-02 22:11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水蝶阀,特别涉及大口径循环水蝶阀的后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口径循环水蝶阀的后端盖,只设置了减摩垫,阀轴转动时,阀轴端面与减摩垫端面直接摩擦,随着阀门的频繁启闭,减摩垫端面磨损严重,导致阀轴与蝶板会下坠,使得阀门的密封圈中心脱离阀座中心,增加阀门的泄漏量,此时就需要更换减摩垫,才能保证阀门的密封性能,这种后端盖结构,减摩垫磨损较快,更换频繁,检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蝶阀后端盖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大口径循环水蝶阀的后端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口径循环水蝶阀的后端盖结构,包括与阀体固定连接的后端盖,后端盖与阀轴之间设置减摩组件,减摩组件包括调整垫、滚动轴承以及减摩垫,调整垫和滚动轴承安装在后端盖的凹槽内,调整垫上放置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与阀轴端部之间放置减摩垫,减摩垫与阀轴接触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摩垫与滚动轴承紧密接触,滚动轴承随着阀轴的旋转一起旋转,此处的摩擦为滚动摩擦,降低了阀门的扭矩;阀轴与摩擦垫接触面为圆弧面,其接触面积小,阀门启闭扭矩小,对阀杆的刚度要求低,节约了生产成本,且避免了“咬死”现象的发生;当减摩垫磨损后,通过增减调整垫的厚度可以实现阀轴的上下调整,保证阀门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轴;2.阀体;3.后端盖;4.减摩垫;5.滚动轴承;6.调整垫;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大口径循环水蝶阀的后端盖结构,包括与阀体2固定连接的后端盖3,后端盖3与阀轴1之间设置减摩组件,减摩组件包括调整垫6、滚动轴承5以及减摩垫4,调整垫6和滚动轴承5安装在后端盖3的凹槽7内,调整垫6上放置滚动轴承5,滚动轴承5与阀轴1端部之间放置减摩垫4,减摩垫4与阀轴1接触面为圆弧面,当减摩垫4磨损后,通过增减调整垫6的厚度可以实现阀轴1的上下调整,保证阀门的密封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