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防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7520发布日期:2018-12-05 19:06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防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运输防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任何环境中都会有力作用在物体之上,并使物体发生机械性损坏,为了防止物体遭受损坏,就要设法减小外力的影响,运输防震装置就是指为减缓内装物受到冲击和振动,保护其在运输过程中免受损坏所采取的一定防护措施的装置。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运输防震装置防震措施较少,防震能力不足,物体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产品容易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输防震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防震装置,包括防震装置主体、外壳、第一弹簧、承重板、滑块、第一滑槽、内壳、第二滑槽、盲孔、固定片、连接杆、第二弹簧、滚轮、海绵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充气垫、盖板、螺杆、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第三弹簧,所述防震装置主体外侧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底面均匀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端安装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侧面均匀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位于外壳内部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承重板顶面安装有内壳,所述内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一侧位于外壳内部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一侧镶嵌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中部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部套接有第二弹簧,且连接杆一端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和固定片与第二弹簧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所述内壳内部底面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顶面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顶端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中部均匀设置有充气垫,充气垫与第二隔板的连接方式为粘接,所述外壳顶面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面中部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下部贯穿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下方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通过第三弹簧相连,且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均通过螺钉与第三弹簧相连。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数量为4。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顶面设置有减震橡胶垫,减震橡胶垫与承重板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宽度与滚轮宽度相同,且第二滑槽内部粘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外壳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且盖板一侧安装有锁扣。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压板顶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承重板和滚轮,外壳与内壳不直接接触,装置发生碰撞时,大部分震动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吸收,传递至内壳的震动较少,利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压紧内壳,便于进行固定,物体放置于内壳中,利用隔板隔开,利用充气垫吸收由内壳传递而来的震动,防震结构多,防震效果更好,可充分吸收碰撞或其他因素产生的震动,保护物体不受损伤,本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承重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隔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防震装置主体;2、外壳;3、第一弹簧;4、承重板;5、滑块;6、第一滑槽;7、内壳;8、第二滑槽;9、盲孔;10、固定片;11、连接杆;12、第二弹簧;13、滚轮;14、海绵垫;15、第一隔板;16、第二隔板;17、充气垫;18、盖板;19、螺杆;20、第一压板;21、第二压板;22、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运输防震装置,包括防震装置主体1、外壳2、第一弹簧3、承重板4、滑块5、第一滑槽6、内壳7、第二滑槽8、盲孔9、固定片10、连接杆11、第二弹簧12、滚轮13、海绵垫14、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充气垫17、盖板18、螺杆19、第一压板20、第二压板21和第三弹簧22,防震装置主体1外侧设置有外壳2,外壳2内部底面均匀设置有第一弹簧3,第一弹簧3顶端安装有承重板4,承重板4侧面均匀设置有滑块5,滑块5一侧位于外壳2内部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6,承重板4顶面安装有内壳7,内壳7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8,第二滑槽8一侧位于外壳2内部开设有盲孔9,盲孔9一侧镶嵌有固定片10,固定片10中部贯穿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中部套接有第二弹簧12,且连接杆11一端连接有滚轮13,滚轮13和固定片10与第二弹簧12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内壳7内部底面设置有海绵垫14,海绵垫14顶面设置有第一隔板15,第一隔板15顶端设置有第二隔板16,第二隔板16中部均匀设置有充气垫17,充气垫17与第二隔板16的连接方式为粘接,外壳2顶面设置有盖板18,盖板18顶面中部贯穿有螺杆19,螺杆19下部贯穿有第一压板20,第一压板20下方设置有第二压板21,第二压板21和第一压板20通过第三弹簧22相连,且第二压板21和第一压板20均通过螺钉与第三弹簧22相连。

为了便于移动防震装置主体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2底面均匀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数量为4。

为了提高减震效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承重板4顶面设置有减震橡胶垫,减震橡胶垫与承重板4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为了防止滚轮13在第二滑槽8内打滑,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滑槽8宽度与滚轮13宽度相同,且第二滑槽8内部粘接有橡胶垫。

为了便于固定盖板1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盖板18与外壳2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且盖板18一侧安装有锁扣。

为了便于移动第一压板20,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压板20顶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运输防震装置,物体放置于内壳7中,利用第一隔板15和第二隔板16隔开,按照需要调整第一隔板15和第二隔板16的数量,利用充气垫17和海绵垫14吸收由内壳7传递而来的震动,合上盖板18,转动螺杆19,利用第一压板21和第二压板22压紧内壳7,便于固定内壳7,外壳2与内壳7不直接接触,防震装置主体1发生碰撞时,内壳7晃动,承重板4上下移动,滚轮13在第二滑槽8内滚动,大部分震动由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12吸收,传递至内壳7的震动较少,防震结构多,防震效果更好,可充分吸收碰撞或其他因素产生的震动,保护物体不受损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