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6587发布日期:2018-12-28 18:47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纹管,具体为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属于管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波纹管作为一种柔性耐压管件安装于液体输送系统中,用以补偿管道或机器、设备连接端的相互位移,吸收振动能量,能够起到减振、消音等作用,具有柔性好、质量轻、耐腐蚀、抗疲劳、耐高低温等多项特点,现有浴室内的波纹管裸露在外,感官和美观性差,不便清理,且波纹管连接不够紧密,易发生脱落现象,影响使用且安全性能较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可以有效解决实际应用中现有浴室内的波纹管裸露在外,感官和美观性差,不便清理,且波纹管连接不够紧密,易发生脱落现象,影响使用且安全性能较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包括预埋管体和管弯头,所述预埋管体安装于墙体内,且所述预埋管体上下两端延伸至所述墙体外侧,所述预埋管体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管弯头,且所述管弯头位于所述墙体外侧,所述管弯头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延伸至所述管弯头外侧且与旋紧按钮固定连接,所述管弯头内的所述螺纹杆与夹持件侧端面的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内安装有轴承座,且所述螺纹杆一端穿入所述固定件内与所述轴承座活动连接,所述预埋管体内设有波纹管体,且所述夹持件凹面处与所述波纹管体紧密压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件设有2个,所述夹持件为弧形结构,且2个所述夹持件凹面处相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弯头一端固定有螺纹连接口,且所述螺纹连接口与所述预埋管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内的所述螺纹杆表面为光滑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弯头弧度为45°。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浴室的波纹管外露,感官和美观性差,不便清理等问题,将波纹管通过预埋管安装在墙体内,达到安全美观实用等效果,保证了波纹管体在预埋管体内稳定,不易脱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的预埋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的管弯头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的管弯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埋管体;2、管弯头;3、波纹管体;4、旋紧按钮;5、螺纹杆;6、固定件;7、夹持件;8、轴承座;9、螺纹连接口;1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煤气波纹管,包括预埋管体1和管弯头2,预埋管体1安装于墙体10内,且预埋管体1上下两端延伸至墙体10外侧,预埋管体1端口处固定连接有管弯头2,且管弯头2位于墙体10外侧,管弯头2贯穿设有螺纹杆5,螺纹杆5一端延伸至管弯头2外侧且与旋紧按钮4固定连接,管弯头2内的螺纹杆5与夹持件7侧端面的固定件6连接,固定件6内安装有轴承座8,且螺纹杆5一端穿入固定件6内与轴承座8活动连接,预埋管体1内设有波纹管体3,且夹持件7凹面处与波纹管体3紧密压合。夹持件7设有2个,夹持件7为弧形结构,且2个夹持件7凹面处之间相对应。管弯头2一端固定有螺纹连接口9,且螺纹连接口9与预埋管体1连通。固定件6内的螺纹杆5表面为光滑面。管弯头2弧度为45°。

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在墙体10安装预埋管体1,预埋管体1两端的管弯头2伸出墙体10外,在预埋管体1内放置波纹管体3,通过拧动旋紧按钮4使得夹持件7将管弯头2内的波纹管体3紧密夹紧,避免波纹管体3脱落,将波纹管体3通过预埋管体1安装在墙体10内,达到安全美观实用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浴室的波纹管外露,感官和美观性差,不便清理等问题,将波纹管通过预埋管安装在墙体内,达到安全美观实用等效果,保证了波纹管体在预埋管体内稳定,不易脱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