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长距离外套管内施工内衬管的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1264发布日期:2019-01-02 21:4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用于长距离外套管内施工内衬管的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套管内施工内衬管的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中各种管网(供水管道、燃气管道等功能性管道)建设穿越现状道路及居住密集区时加设套管越来越普遍。因外套管内施工作业面狭小,内衬管距离长、自重大,功能性管道的运输、连接及安装等工序受到很大限制,单靠人力无法完成,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长距离外套管内施工内衬管不方便甚至无法施工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制作简单的用于长距离外套管内施工内衬管的敷设装置,使狭小空间管道安装工序衔接紧密高效,不仅完成狭小空间的管道焊接,保证焊接合格率,同时改善作业人员施工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长距离外套管内施工内衬管的敷设装置,包括沿内衬管轴向设置的两根纵梁,两根所述纵梁之间连接有三根垂直于所述纵梁的横梁,三根所述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纵梁的两端和中部,每根所述横梁具有向下弯曲的弧度;每根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底轮;两根所述纵梁和三根所述横梁相互焊接组成的框架结构用于放置内衬管,并通过所述底轮拖动内衬管在外套管内部移动。

优选地,每根所述横梁的弧度夹角为89°-96°。

优选地,每根所述横梁对应的两个底轮的弧度夹角为60°-70°。

优选地,所述纵梁和所述横梁上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长距离外套管内施工内衬管的敷设装置,可拖动内衬管平稳运行至外套管内,并逐节焊接逐节推进,实现长距离外套管内的内衬管安装,该敷设装置制作简单,操作便捷,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焊接质量,同时避免人工进入外套管施工,改善了作业人员的施工环境,也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敷设装置的结构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敷设装置的结构侧立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敷设装置的使用状态正立面图;

上述图中:1:纵梁;2:横梁;3:底轮;4:橡胶垫;5:外套管;6:内衬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长距离外套管内施工内衬管的敷设装置,主要由两根纵梁1、三根横梁2、六个底轮3和橡胶垫4组合构成,应用于外套管5为DN2000mm钢筋混凝土管、内衬管6为DN1400mm给水涂塑复合钢管的施工。每节给水涂塑复合钢管长度为6m,敷设装置总长5m,可有效防止敷设装置在拖动过程中给水涂塑复合钢管上下晃动。

两根纵梁1完全相同,均为长直线形,分别采用5m长的10#槽钢(100×48×5.3mm)。两根纵梁1的设置方向平行于内衬管6轴向。

三根横梁2完全相同,均为向下弯曲的弧形,分别采用弧度夹角89°、弧长1.255m的10#槽钢(100×48×5.3mm)。一般地,横梁2的弧度夹角在89°-96°范围内,其所对应的弧长为1.255m-1.361m。三根横梁2的安装方向均垂直于纵梁1,分别位于纵梁1的两端及中部,每根横梁2均以其两端分别与两根纵梁1焊接连接。

六个底轮3完全相同,直径均为10cm。每两个底轮3为一组,分别焊接在每根横梁2的两端,每组的两个底轮3呈60°弧度夹角设置。每根横梁2对应的两个底轮3弧度夹角通常为60°-70°,该夹角设定能够有效防止敷设装置在承载重物及拖动过程中发生变形,同时可保证其沿直线前进,防止偏移。

两根纵梁1和三根横梁2相互焊接组成的框架结构用于放置内衬管6,纵梁1和横梁2上表面均粘接有厚度为20mm的橡胶垫4,保证内衬管6与敷设装置紧密贴合、稳固,同时防止内衬管6与敷设装置接触过程中破坏防腐层。

上述敷设装置的施工工序为:吊装第一节内衬管6至敷设装置→拖动敷设装置至外套管5内部→调整位置(测量定位管道安装轴线)→重复上述步骤安装第二节内衬管6→第一节和第二节内衬管6接头焊接→继续安装下一节内衬管6→焊缝探伤检测→接口内外涂塑→水压试验。具体地:

(1)内衬管6下吊至敷设装置:用起重机进行起吊,管道应采用两点起吊,吊装中保持管道水平以保证安全;由于管道外侧为防腐层,吊绳必须采用吊带,严禁使用钢丝绳。

(2)内衬管6就位:给水涂塑复合钢管在DN2000mm钢筋混凝土管内运输采用卷扬机,卷扬机固定在内衬管6前行终点的工作坑内,拖行应缓慢平稳进行;在第一节内衬管6管身进入DN2000mm混凝土管内剩余2m的位置处,进行下一节内衬管6连接,再用卷扬机拉动;重复以上程序进行逐节安装。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