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液压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0850发布日期:2019-02-19 19:2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液压油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管,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液压油管。



背景技术:

液压胶管别名液压油管、液压软管、高压胶管、液压管、钢丝高压管、钢丝编织胶管钢丝缠绕胶管,一般分为钢丝编织液压胶管和钢丝缠绕液压胶管。液压胶管的结构主要由耐液体的合成橡胶内胶层、中胶层、多层增强层、耐天候的合成橡胶外胶层组成。内胶层具有使输送介质承受压力,保护钢丝或线纤维不受侵蚀的作用,外胶层保护增强层不受损伤,增强层是骨架材料,作用是保证胶管的使用压力。

液压胶管主要用于矿井液压支架、油田开发,适宜于工程建筑、起重运输、冶金锻压、矿山设备、船舶、注塑机械、农业机械、各种机床以及各工业部门机械化、自动化液压系统中输送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石油基(如矿物油、可溶性油、液压油、燃油、润滑油)及水基液体(如乳化液、油水乳浊液、水)等和液体传动。一般的液压胶管工作温度在-40℃~120℃。

有上述可知,液压油管表里层为橡胶,加强层多为钢丝编织或环绕构造,该类产品具有分量大、易锈蚀、耐委靡性差等缺陷,伸展性不好,占用运输空间。由于橡胶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滑动性,芳纶缠绕不住,更不要说在橡胶层上编织,因此芳纶与橡胶无法制作出爆破压力大又耐热的合格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液压油管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液压油管,其特征是:包括紧密贴合的外层管以及内层管,所述外层管与内层管之间设置有芳纶层,所述芳纶层为若干芳纶线编织而成的形状。

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液压油管,其特征是:所述内层管的内表面为光滑面结构,内层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编织状凹槽,所述的芳纶线贴紧编织在所述的内层管的外表面上。

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液压油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层管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编织状凹槽,外层管的外表面为光滑面结构。

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液压油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层管为橡塑材料,所述内层管为橡塑材料或硅胶材料或TPU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管采用编织技术配合编织状内外管相应面的设置,芳纶可以非常紧凑牢靠的依附在内层管的编织状凹槽及外层管的编织状凹槽之间,其爆破压力可以达到800-1000公斤而保证完好,另外橡塑材料轻便、耐油性远远好于橡胶,且不易老化,如内层采用硅胶材料,耐热温度可以达到250度,应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切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层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层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层管;2、内层管;3、芳纶层;4、编织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轻量化液压油管,包括紧密贴合的外层管1以及内层管2,所述外层管1与内层管2之间设置有芳纶层3,所述芳纶层3为若干芳纶线编织而成。所述内层管2的内表面为光滑面结构,内层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编织状凹槽,所述的芳纶线紧贴编织在所述的内层管2的外表面上,所述的外层管1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编织状凹槽4,外层管1的外表面为光滑面结构。外层管1的内表面编织状凹槽紧紧套住芳纶层编织线,芳纶层编织线有紧紧套住内层管2的编织状凹槽4面上,可以令该液压油管的爆破压力在800-1000之间,所述的外层管1为橡塑材料,非常轻便不易划伤,抗老化性能好,加上所述内层管2为橡塑材料就进一步减轻原先采用橡胶管超重的问题,内层管还可以用耐热温度在250度左右的硅胶材料替代或同样具有轻便耐热耐油性好的TPU材料替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