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5498发布日期:2019-03-19 20:4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轮螺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车轮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车轮螺母。



背景技术:

轮胎在车桥上安装后,需用车轮螺栓及车轮螺母进行连接,车轮螺栓在驱动车桥的装配过程中一般都是提前装配好,将轮胎轮毂穿过车轮螺栓后将车轮螺母旋拧于车轮螺栓上进行紧固连接。在汽车行驶中,由于轮胎的高速旋转,对螺栓及螺母的连接要求较高,通常都需要有较大的螺纹旋合长度,但是实际中由于车型以及适用轮胎的差异,使得当轮胎轮辋厚度加大时,车轮螺栓的螺纹露出长度将减少,进而车轮螺栓与车轮螺母的旋合长度也将随之减少,导致车轮螺栓与车轮螺母间的连接强度大大降低,给车辆的高速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车轮螺母无法防止雨水、泥沙等物进入至车轮螺栓中,从而会造成车轮螺栓的腐蚀,甚至造成螺栓丝扣的损坏。这些缺陷严重的限值了车轮螺栓的通用化发展,为车轮的牢固安装造成了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螺母,已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所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轮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垫圈和螺母盖,所述螺母本体具有加长的螺母套筒,所述螺母垫圈套设于所述螺母本体的外周,其中所述螺母本体的内部形成前后通透的圆柱通孔结构,在圆柱通孔的内壁上形成能与车轮螺栓进行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在圆柱通孔的一端形成有导向口,内螺纹牙底处设有一个楔形斜面,所述楔形斜面与所述内螺纹下平面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螺母盖包括一柱状盖体,所述盖体套设在所述螺母本体外,所述盖体设有用于套设螺母本体的空腔,所述盖体一端设有能将该空腔遮蔽住的遮蔽面,所述盖体的内壁上设有能增加盖体内壁摩擦力的增摩结构,所述增摩结构为固连在盖体上的若干凸条,所述盖体外侧面设有环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孔的内径大于圆柱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条沿着盖体的轴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条两两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原有的车轮螺母上设置长套筒,解决了车轮轮毂厚度加大时,螺栓与螺母旋合长度减少所带来的车轮安装强度问题,实现了在轮胎轮毂任意厚度前提下对轮胎的高强度螺栓螺纹连接,通过在内螺纹牙底增设一个30°的楔形斜面,当螺栓与螺母相互拧紧时,螺栓的牙尖就紧紧地顶在变牙型防松螺纹的楔形斜面上,从而产生了很大的锁紧力,通过在盖体内壁上设置凸条,利用该凸条可将盖体牢牢的套设在螺母本体上,从而使盖体不会轻易的从螺母上脱落下来,防止螺母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生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车轮螺母,包括螺母本体1、螺母垫圈2和螺母盖,所述螺母本体1具有加长的螺母套筒4,所述螺母垫圈2套设于所述螺母本体1的外周,其中所述螺母本体1的内部形成前后通透的圆柱通孔结构,在圆柱通孔的内壁上形成能与车轮螺栓进行螺纹连接的内螺纹5,在圆柱通孔的一端形成有导向口11, 通过在原有的车轮螺母上设置长套筒4,解决了车轮轮毂厚度加大时,螺栓与螺母旋合长度减少所带来的车轮安装强度问题,实现了在轮胎轮毂任意厚度前提下对轮胎的高强度螺栓螺纹连接,内螺纹5牙底处设有一个楔形斜面6,所述楔形斜面6与所述内螺纹5下平面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30°通过在内螺纹5牙底增设一个30°的楔形斜面6,当螺栓与螺母相互拧紧时,螺栓的牙尖就紧紧地顶在变牙型防松螺纹的楔形斜面6上,从而产生了很大的锁紧力,

如图2所示,所述螺母盖包括一柱状盖体3,所述盖体3套设在所述螺母本体1外,所述盖体3设有用于套设螺母本体1的空腔7,所述盖体3一端设有能将该空腔7遮蔽住的遮蔽面8,所述盖体3的内壁上设有能增加盖体1内壁摩擦力的增摩结构,所述增摩结构为固连在盖体上的若干凸条9,通过该凸条9可以将盖体3与螺母本体1进行过盈配合装配,使得盖体3不会轻易的脱落。所述盖体外侧面设有环形凹槽10。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口11的内径大于圆柱通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条9沿着盖体的轴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条9两两相互平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