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6042发布日期:2018-11-16 21:3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显示装置,如液晶电视安装时,都是在墙壁上先安装一个挂架,再把液晶电视安装到挂架上;或者也有的是在液晶电视上增加一个底座结构,再通过底座把液晶电视安放于电视柜台上去。然而,通过挂架或底座安装电视机后,电视机都固定不动,不能调整观看距离和角度,而且额外的挂架或底座使得安装变得复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旨在使显示装置安装后可以调整距离和角度,简化安装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组件和依次相连的前框、中框以及后壳,所述显示屏组件安装于前框,所述中框包括至少一个伸缩结构,每一所述伸缩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连接筋,所述前框与一连接筋连接,所述后壳与另一连接筋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筋相互折叠以使所述显示屏组件靠近所述后壳,或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筋相互舒展以使所述显示屏组件远离所述后壳。优选地,每一所述连接筋为中空结构,且连接筋的纵截面轮廓为梯形,相邻两个连接筋纵截面面积相同的一端相互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筋的材质为塑性材料。优选地,所述连接筋材质为纸材、橡胶或者塑胶。优选地,所述伸缩结构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伸缩结构于前框与后壳之间并行设置。优选地,所述中框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靠近所述前框的连接筋的端面固定,所述前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至少一凸台,所述前框面向所述中框的一侧凹陷形成至少一扣孔,一所述凸台插接于一所述扣孔,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前框固定。优选地,所述中框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靠近所述后壳的连接筋的端面固定,所述后壳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后壳还包括至少一安装孔,并由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后壳固定于墙壁。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连接所述显示屏组件;机芯电源组件,所述机芯电源组件连接所述背光组件,以及背板,所述背板安装于所述前框;或所述背光组件连接所述显示屏组件,所述背板连接所述背光组件,所述机芯电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后壳。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显示屏组件安装于前框,中框两侧分别连接前框和后壳,后壳直接固定于墙壁,而中框具有伸缩结构,因此使得前框与后壳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改变。该伸缩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连接筋,前框与一连接筋连接,后壳与另一连接筋连接,当用户需要拉长与显示装置的观看距离时,则施加外力使两个连接筋相互折叠时,以使安装于前框的显示屏组件可以靠近后壳,从而拉长用户的观看距离;当需要拉近与显示装置的观看距离时,则施加相反的外力使两个连接筋相互舒展开来,此时显示屏组件会远离后壳,以使观看距离被拉近。可以理解地,两个连接筋的舒展长度越长,则观看距离越短,反之同理。因此,本方案中通过连接筋的舒展或折叠来调整观看距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压缩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另一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后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显示装置311a连接筋2前框33第一连接部3中框34第二连接部31伸缩结构4后壳31a伸缩结构41安装孔311连接筋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1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屏组件(未图示)和依次相连的前框2、中框3以及后壳4,所述显示屏组件安装于前框2,所述中框3包括至少一个伸缩结构31,每一所述伸缩结构31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连接筋311、311a,所述前框2与一连接筋311连接,所述后壳4与另一连接筋311a连接,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筋311、311a相互折叠以使所述显示屏组件靠近所述后壳4,或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筋311、311a相互舒展以使所述显示屏组件远离所述后壳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中,前框2位于用户视角的正前方,显示屏组件安装于前框2,后壳4固定于墙壁(未图示),中框3截面的面积分别小于后壳4面积和前框2面积,而中框3两侧分别连接前框2和后壳4,且中框3具有伸缩结构31,因此使得前框2与后壳4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改变。进一步地,伸缩结构31包括至少两个相连接的连接筋311、311a,前框2与一连接筋311连接,后壳4与另一连接筋311a连接,两个连接筋311、311a之间可以相对折叠或舒展,使得该伸缩结构31类似于手风琴的风箱结构。当需要显示装置10的观看距离变长时,则使两个连接筋311、311a相互折叠,以使安装于前框2的显示屏组件可以靠近后壳4,从而使观看距离变长;当需要拉近与显示装置10的观看距离时,则需要使两个连接筋311、311a相互舒展开来,此时显示屏组件会远离后壳4,两个连接筋311、311a的舒展长度越长,则观看距离越短,反之同理。因此,通过连接筋311、311a的舒展与折叠程度来调整观看距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中框3的伸缩结构31由连杆机构组成,该连杆机构的连杆之间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形成类似于伸缩门的交叉支撑结构。当外力驱使下使铰接的连杆间的夹角变大时,可以使显示屏组件远离后壳4,从而拉近观看的距离;当铰接的连杆间夹角变小时,显示屏组件靠近后壳4,使得观看距离变长。该实施例中通过连杆间的夹角变化以实现调整用户观看距离。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筋311为中空结构,且连接筋311的纵截面轮廓为梯形,相邻两个连接筋311、311a纵截面面积相同的一端相互连接。该实施例中,中空结构的连接筋311可以减小伸缩结构31的整体重量,方便安装。相邻两个连接筋311、311a的纵截面面积相同的一端完全贴合,使得相邻两个连接筋311、311a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完全贴合的两个相邻连接筋311、311a增加了彼此的接触面积,可以使相邻连接筋311、311a之间连接更加稳定、牢靠。当然,相邻的两个连接筋311、311a纵截面面积相同的一端也可以部分贴合,使得多个相邻的连接筋311、311a中心线连接起来后呈阶梯状,以增加连接筋311之间的连接安装形式。具体地,继续参照图1,两个相邻连接的连接筋311、311a形成夹角A,在外力驱使下,当夹角A变大时,显示屏组件远离后壳4,以拉近用户的观看距离;当夹角A变小时,显示屏组件靠近后壳4,以使用户的观看距离变长。另一实施例中,连接筋311的纵截面轮廓为三角形或菱形,该多个连接筋311的具体连接方式可参照上述连接筋311纵截面轮廓为梯形的连接方式。以上结构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筋311的材质为塑性材料。当施加拉伸的外力使显示屏组件距离后壳4一定距离时,塑性材料可维持显示屏组件于该位置,不会由于外力的撤去而使显示屏组件回复到原位置;当需要显示屏组件回复到原位置时,则可施加另一相反的外力,使显示屏组件回复到原位置。进一步地,连接筋311的材质可以为纸材、橡胶或者塑胶,如布纤维纸板、牛皮卡纸等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刚性,使得伸缩结构31拉伸或者压缩时,能承受显示屏组件以及前框2的重力而不下垂。该实施例中,多个相连接的连接筋311、311a可一体成型加工,形成伸缩结构31,也可以通过粘接、铰接以及铆接的连接方式,将单个的连接筋311连接形成伸缩结构31,本设计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伸缩结构31为两个,两个所述伸缩结构31、31a于前框2的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如图3所示,并列设置两个伸缩结构31、31a,该两个伸缩结构31、31a具有相同尺寸和数量的连接筋311,以使两个伸缩结构31、31a连接前框2与后壳4之间的距离相等,当同时拉伸或者压缩两个伸缩结构31、31a时,可以保证前框2以及显示屏组件保持平行于后壳4状态,用户根据需要调整观看距离。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方向,当需要往下调整一定的观看角度时,则可施加外力对上伸缩结构31a进行拉伸,或者对下伸缩结构31进行压缩,以使显示屏组件往下倾转一定角度,方便用户观看;同理,当需要往上调整一定的观看角度时,则可施加外力对下伸缩结构31进行拉伸,或者对上伸缩结构31a进行压缩,以使显示屏组件往上倾转一定角度。可以理解地,当于前框2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两伸缩结构31、31a时,可对显示屏组件左右方向倾转一定角度,而实施方式与于前框2上下方向设置的两伸缩结构31、31a相等同。当然,该实施例中伸缩结构3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设置成1个、3个或者更多,本设计不限于此。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中框3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3,所述第一连接部33和靠近所述前框2的连接筋311的端面固定,所述前框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3相连接。第一连接部33与连接筋311一体成型,安装时,第一连接部33与前框2固定连接,使得中框3与前框2的连接更牢靠,于显示屏组件伸缩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且中框3与前框2安装拆卸方便,有利于显示装置10的维护和保养。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3为一矩形的板框结构,板框结构的边缘与连接筋311的边缘固定连接,且该板框结构的边缘还具有间隔设置的连接孔(未图示),并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连接孔将第一连接部33与前框2固定,而连接方式可以为螺钉连接、铆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3包括至少一凸台(未图示),所述前框2面向所述中框3的一侧凹陷形成至少一扣孔(未图示),一所述凸台插接于一所述扣孔,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33与所述前框2固定。凸台可以为圆柱形的凸台,扣孔对应设置为圆孔状,凸台插接于扣孔内形成配合,再通过第二连接件将凸台与扣孔固定。凸台与扣孔的配合,增加了第一连接部33与前框2的承载面积,可进一步承受前框2及显示屏组件等的重力,使得前框2与中框3连接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中框3还包括第二连接部34,所述第二连接部34和靠近所述后壳4的连接筋311a的端面固定,所述后壳4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4相连接。第二连接部34为长板结构,且该长板具有贯穿两侧的固定孔(未图示),长板一侧与连接筋311a固定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三连接件穿过固定孔固定于后壳4,该连接方式螺钉连接、铆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本设计不限于此,而中框3与后壳4安装后,拆卸方便,更加有利于显示装置10的维护保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后壳4还包括至少一安装孔41,并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安装孔41将所述后壳4固定于墙壁。具体地,固定件可以为膨胀螺丝,安装显示装置10于墙壁时,将显示装置10前框2、中框3以及后壳4依次固定连接,再将前框2相对后壳4拉伸至安装员方便作业的距离,通过膨胀螺丝穿过安装孔41将后壳4固定于墙壁。当然,也可将后壳4固定于墙壁后,通过第二连接部34将中框3连接于后壳4,再通过第一连接部33将前框2与中框3固定,使得显示装置10的安装方式更加多样化。该实施例中,将前框2及显示屏组件通过拉伸远离安装于墙壁的后壳4时,显示屏组件与墙壁之间的空间范围变大,使得于显示屏组件上插拔U盘以及各种信号线更加方便,节省了传统安装显示装置10所需要的挂架。且当后壳4与前框2相对拉伸至一定距离后,可将显示装置10直接安放于电视柜,而拉伸的距离增大了显示装置10与电视柜的接触面积,使得显示装置10安放更加稳定,从而节省了传统安装方式中所需要的底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还包括:背光组件(未图示),所述背光组件连接所述显示屏组件;机芯电源组件(未图示),所述机芯电源组件连接所述背光组件,以及背板(未图示),所述背板安装于所述前框2;或所述背光组件连接所述显示屏组件,所述背板连接所述背光组件,所述机芯电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后壳4。背板可以对显示屏组件以及背光组件进行保护,防止灰尘进入,具体地,机芯电源组件固定于背板面向显示屏组件一侧的内壁,使得机芯电源组件整体容置于前框2,有利于保护电路。当机芯电源组件安装于后壳4时,通过中框3的中空结构与显示屏组件及背光组件线路连接,节省了显示装置10的安装空间。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