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温加热的压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6937发布日期:2018-12-05 19:03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温加热的压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温加热的压辊。



背景技术:

压辊,是一种光面的无缝钢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压辊在纺织、造纸、塑料薄膜、扩散板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压辊主要在内部增加电热丝,但是使用过程中发现,加热时间比较长,存在漏电危险,而且压辊表面加热的均匀度较差,针对一些高质量的产品不能满足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热时间短和加热均匀的均温加热的压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均温加热的压辊,包括第一旋转接头1、第一辊轴2、第一端盖3、外筒4、吸热层5、清洁组件6、陶瓷垫片7、第二端盖8、第二辊轴9、第二旋转接头10、玻璃灯罩11、加热灯丝12和间隔腔13;所述外筒4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盖8分别设置在外筒4两端,所述第一辊轴2贯穿设置在第一端盖3中心处,所述第二辊轴9设置在第二端盖8中心处,所述玻璃灯罩11设置在第一辊轴2和第二辊轴9之间,所述加热灯丝12设置在玻璃灯罩11内腔中,所述清洁组件6设置在玻璃灯罩11外径处,所述吸热层5设置在外筒4内壁上,在所述玻璃灯罩11和吸热层5之间设置间隔腔13,所述第一旋转接头1设置在第一辊轴2一端,并通过第一端盖3与间隔腔13连通,所述第二旋转接头10设置在第二辊轴9一端,并通过第二端盖8与间隔腔13连通,在第一端盖3和外筒4之间、第二端盖8和外筒4之间设置陶瓷垫片7。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组件6包括第一带座导轮6-1、钢丝6-2、清洁环6-3、行走轮6-4、清洁刷6-5、水冷电机6-6和第二带座导轮6-7;所述第一带座导轮6-1设置在第二端盖8侧面,所述第二带座导轮6-7设置在第一端盖3侧面,所述水冷电机6-6与第二带座导轮6-7连接,所述清洁环6-3设置在玻璃灯罩11外圆处,并通过行走轮6-4与玻璃灯罩11滚动连接,所述清洁刷6-5设置在清洁环6-3内壁上,所述钢丝6-2分别将第一带座导轮6-1、第二带座导轮6-7和清洁环6-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热层5为黑色镀铬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把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置在外筒两端,第一旋转接头设置在第一辊轴一端,并通过第一端盖与间隔腔连通,所述第二旋转接头设置在第二辊轴一端,并通过第二端盖与间隔腔连通,使得冷却水能够对经过第一旋转接头进入旋转的压辊进行冷却,并通过第二旋转接头流出,有效地提高了冷却效率。

通过把玻璃灯罩设置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之间,加热灯丝设置在玻璃灯罩内腔中,清洁组件设置在玻璃灯罩外径处,吸热层设置在外筒内壁,在第一端盖和外筒之间、第二端盖和外筒之间设置陶瓷垫片,使得外筒能够通过吸热层快速且均匀吸收加热灯丝的辐射热量,陶瓷垫片能够对外筒两端进行隔热,防止外筒热量传导至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造成温度分布不均,同时能防止漏电,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和外筒上热量分布的均匀性。

通过把水冷电机与第二带座导轮连接,清洁环设置在玻璃灯罩外圆处,并通过行走轮与玻璃灯罩滚动连接,清洁刷设置在清洁环内壁,钢丝分别将第一带座导轮、第二带座导轮和清洁环上端连接,使得水冷电机能通过钢丝带动清洁环在玻璃灯罩移动,进而使得清洁刷能够清除玻璃灯罩外部的污垢,防止遮挡光线,有效地提高了清除污垢的效率。

通过把吸热层设置成黑色镀铬层,使得吸热层能够防锈和快速吸收热辐射,有效地提高了压辊的吸热效率和防锈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视图A;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视图B;

图中:第一旋转接头1、第一辊轴2、第一端盖3、外筒4、吸热层5、清洁组件6、陶瓷垫片7、第二端盖8、第二辊轴9、第二旋转接头10、玻璃灯罩11、加热灯丝12、间隔腔13、第一带座导轮6-1、钢丝6-2、清洁环6-3、行走轮6-4、清洁刷6-5、水冷电机6-6、第二带座导轮6-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该均温加热的压辊,包括第一旋转接头1、第一辊轴2、第一端盖3、外筒4、吸热层5、清洁组件6、陶瓷垫片7、第二端盖8、第二辊轴9、第二旋转接头10、玻璃灯罩11、加热灯丝12和间隔腔13;外筒4水平设置,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盖8分别设置在外筒4两端,第一辊轴2贯穿设置在第一端盖3中心处,第二辊轴9设置在第二端盖8中心处,玻璃灯罩11设置在第一辊轴2和第二辊轴9之间,加热灯丝12设置在玻璃灯罩11内腔中,清洁组件6设置在玻璃灯罩11外径处,吸热层5设置在外筒4内壁上,在玻璃灯罩11和吸热层5之间设置间隔腔13,第一旋转接头1设置在第一辊轴2一端,并通过第一端盖3与间隔腔13连通,第二旋转接头10设置在第二辊轴9一端,并通过第二端盖8与间隔腔13连通,在第一端盖3和外筒4之间、第二端盖8和外筒4之间设置陶瓷垫片7。吸热层5为黑色镀铬层。

如图2和图3所示,清洁组件6包括第一带座导轮6-1、钢丝6-2、清洁环6-3、行走轮6-4、清洁刷6-5、水冷电机6-6和第二带座导轮6-7;第一带座导轮6-1设置在第二端盖8侧面,第二带座导轮6-7设置在第一端盖3侧面,水冷电机6-6与第二带座导轮6-7连接,清洁环6-3设置在玻璃灯罩11外圆处,并通过行走轮6-4与玻璃灯罩11滚动连接,清洁刷6-5设置在清洁环6-3内壁上,钢丝6-2分别将第一带座导轮6-1、第二带座导轮6-7和清洁环6-3连接。

工作原理如下:

当外筒需要加热时,加热灯丝通电点亮,吸热层快速且均匀吸收加热灯丝的辐射热量,同时陶瓷垫片能够对外筒两端进行隔热,防止外筒热量传导至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以免造成温度分布不均。

当外筒需要冷却时,冷却水经过第一旋转接头进入旋转的压辊进行冷却,并通过第二旋转接头流出。

当玻璃灯罩上的污垢较多时,水冷电机能通过钢丝带动清洁环在玻璃灯罩移动,进而使得清洁刷能够清除玻璃灯罩外部的污垢,防止遮挡光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把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置在外筒两端,第一旋转接头设置在第一辊轴一端,并通过第一端盖与间隔腔连通,第二旋转接头设置在第二辊轴一端,并通过第二端盖与间隔腔连通,使得冷却水能够对经过第一旋转接头进入旋转的压辊进行冷却,并通过第二旋转接头流出,有效地提高了冷却效率。

通过把玻璃灯罩设置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之间,加热灯丝设置在玻璃灯罩内腔中,清洁组件设置在玻璃灯罩外径处,吸热层设置在外筒内壁,在第一端盖和外筒之间、第二端盖和外筒之间设置陶瓷垫片,使得外筒能够通过吸热层快速且均匀吸收加热灯丝的辐射热量,陶瓷垫片能够对外筒两端进行隔热,防止外筒热量传导至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造成温度分布不均,同时能防止漏电,有效地提高了安全性和外筒上热量分布的均匀性。

通过把水冷电机与第二带座导轮连接,清洁环设置在玻璃灯罩外圆处,并通过行走轮与玻璃灯罩滚动连接,清洁刷设置在清洁环内壁,钢丝分别将第一带座导轮、第二带座导轮和清洁环上端连接,使得水冷电机能通过钢丝带动清洁环在玻璃灯罩移动,进而使得清洁刷能够清除玻璃灯罩外部的污垢,防止遮挡光线,有效地提高了清除污垢的效率。

通过把吸热层设置成黑色镀铬层,使得吸热层能够防锈和快速吸收热辐射,有效地提高了压辊的吸热效率和防锈能力。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