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消防水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7869发布日期:2019-03-22 19:1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消防水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消防水带,属于可折叠消防水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消防水带是消防器材装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使用的消防水带一般由织物层和衬里构成。公告号为CN206934524 U、公告日为2018年1月30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防水带,包括管本体,所述管本体包括内管以及包覆在内管外表面编织层,内管由从内到外依次连接的橡胶层和PVC层组成,或内管由从内到外依次连接的PVC层和橡胶层组成,或内管由橡胶及PVC形成的混合层,在所述内管的外表面与编织层之间涂有胶水层, 所述编织层由若干根沿管本体轴向间隔均布的涤纶粗丝与若干根沿管本体周向间隔均布 的涤纶粗丝呈菱形状交错编织,所述编织层上沿着管本体周向均布有至少三根加强丝,加强丝的长度方向与管本体的长度方向相同,加强丝与编织层中沿管本体轴向间隔均布的涤纶粗丝交错编织。上述加强丝与编织层中沿管本体轴向间隔均布的涤纶粗丝相互垂直设置。上述每根加强丝均由至少五股涤纶丝相互拧成。上述每根涤纶粗丝均由至少三股涤纶丝相互拧成。上述编织层中沿管本体轴向间隔设置的涤纶粗丝与沿管本体周向间隔设置的涤纶粗丝相互垂直设置。上述内PVC层的内表面沿管本体沿轴向间隔均布有若干根凸起的加强筋,每根加强筋均沿管本体周向绕成一圈。上述内PVC层的内表面沿管本体长度方向螺旋设置凸起的加强筋。采用上述结构的消防水带,虽然具有耐高压能力强、耐高温、重量轻等性能,但是消防水带都是绕卷收纳,收纳之后的面积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可折叠消防水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叠消防水带,该装置通过在消防水带内设置若干个金属圈,通过在金属圈之间的消防水带上设置折痕,可以将消防水带进行折叠操作,不需卷绕,缩小后的体积大大较小,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折叠消防水带,包括消防水带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消防水带本体内部设有若干个金属圈,金属圈每隔一段长度的消防水带设置一个,金属圈之间平行设置,金属圈外圆周壁与消防水带本体内圆周壁贴合设置,金属圈之间的消防水带上设有折痕。

优选的,所述消防水带本体包括橡胶内衬层、亚麻编织物层、外护层。

优选的,所述消防水带本体包括橡胶内衬层、聚氨酯层、外护层。

优选的,所述外护层为聚乙烯层。

优选的,所述外护层为铝护套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消防水带内设置若干个金属圈,通过在金属圈之间的消防水带上设置折痕,可以将消防水带进行折叠操作,不需卷绕,缩小后的体积大大较小,占地面积小。。

第二,本实用新型将消防水带设计为三层结构,包括橡胶内衬层、亚麻编织物层、外护层,具有耐高压能力强、耐高温、重量轻等性能。

第三,本实用新型将消防水带设计为三层结构,包括橡胶内衬层、聚氨酯层、外护层,具有耐高压能力强、耐高温、重量轻等性能。

第四,本实用新型将外护层设计为聚乙烯层或铝护套层,提供了产品的耐磨性,又减轻了消防水带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消防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消防水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消防水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可折叠消防水带,包括消防水带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消防水带本体1内部设有若干个金属圈2,金属圈2每隔一段长度的消防水带设置一个,金属圈2之间平行设置,金属圈2外圆周壁与消防水带本体1内圆周壁贴合设置,金属圈2之间的消防水带上设有折痕3。

如图2所示,所述消防水带本体1包括橡胶内衬层11、亚麻编织物层12、外护层13。

如图3所示,所述消防水带本体1包括橡胶内衬层11、聚氨酯层14、外护层13。

优选的,所述外护层13为聚乙烯层。

优选的,所述外护层13为铝护套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消防水带内设置若干个金属圈,通过在金属圈之间的消防水带上设置折痕,可以将消防水带进行折叠操作,不需卷绕,缩小后的体积大大较小,占地面积小。。

本实用新型将消防水带设计为三层结构,包括橡胶内衬层、亚麻编织物层、外护层,具有耐高压能力强、耐高温、重量轻等性能。

本实用新型将消防水带设计为三层结构,包括橡胶内衬层、聚氨酯层、外护层,具有耐高压能力强、耐高温、重量轻等性能。

本实用新型将外护层设计为聚乙烯层或铝护套层,提供了产品的耐磨性,又减轻了消防水带的重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