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埋供热管道用墙角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797发布日期:2018-12-18 21:1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埋供热管道用墙角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直埋供热管道用墙角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镇供热管网中,直埋供热管道埋于地下,为对管道供热进行控制和管理,在沿管道敷设路径的相应部位需要设置阀门、除污器等设备,由于这些设备需要人员定期操作,因此需设置井室以提供操作空间。在井室的建设中,供热管道必然要贯穿井室墙,由此带来井室墙与供热管道间的防水密封问题。

目前采用的常规的防水设施是在管道穿墙部位的缝隙中填充沥青、油麻等防水材料,并外抹防水抹面,对于常温管道温差小,变形小,不会造成填充物及抹面的损坏。因此,上述作法对于常温管道有效。但是,由于供热管道与常温管道不同,供热、停热的温差大,供热管道在这些填充物及抹面施工时是常温,当管道运行时升至高温,则会产生很大变形以至位移,会破坏抹面,进而将防水填充物带出,使管道贯穿井室墙的缝隙部位发生渗漏,造成当井室外部周围有地下水时,地下水就会沿管道穿墙部位的缝隙渗入井内,使阀门、除污器等被充斥的地下水所浸泡,易损坏;人员操作时也要受地下水浸泡,不易操作;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多层防水的直埋供热管道用墙角防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供热管道在这些填充物及抹面施工时是常温,当管道运行时升至高温,则会产生很大变形以至位移,会破坏抹面,进而将防水填充物带出,使管道贯穿井室墙的缝隙部位发生渗漏,造成当井室外部周围有地下水时,地下水就会沿管道穿墙部位的缝隙渗入井内,使阀门、除污器等被充斥的地下水所浸泡,易损坏;人员操作时也要受地下水浸泡,不易操作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多层防水的直埋供热管道用墙角防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直埋供热管道用墙角防水装置,包括有墙、第一弧形板、第一固定板、第一盖板、供热管道、第一海绵、第二固定板、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第二盖板、第一插杆、第二插杆、第二弧形板、第三插杆、第二海绵和第四插杆;墙开设有供供热管道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弧形板固接于墙侧部;第一弧形板一端部开设有第一插槽,另一端部开设有第二插槽;第二插杆固接于第二弧形板靠近第二插槽的端部,且第二插杆与第二插槽插接;第四插杆固接于第二弧形板靠近第一插槽的端部,且第四插杆与第一插槽插接;第一弧形板远离墙的侧部开设有第三插槽,第二弧形板远离墙的侧部开设有第四插槽;第一插杆固接于第一海绵,且与第三插槽插接;第三插杆固接于第二海绵,且与第四插槽插接;第一盖板靠近第二盖板的侧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盖板靠近第一盖板的侧部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固定板固接于第一盖板远离墙的侧部,且位于第一凹槽上方;第二固定板固接于第一盖板远离墙的侧部,且位于第一凹槽下方;第四固定板固接于第二盖板远离墙的侧部,且位于第二凹槽上方;第三固定板固接于第二盖板远离墙的侧部,且位于第二凹槽上方;第一固定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固定板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三固定板开设有第三螺纹孔,第四固定板开设有第四螺纹孔,第一螺栓与第一螺纹孔、第四螺纹孔螺接,第二螺栓与第二螺纹孔、第三螺纹孔螺接。

进一步的,该直埋供热管道用墙角防水装置还包括有第三弧形板和第四弧形板;第一盖板内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二盖板内侧壁开设有第四凹槽;第三弧形板固接于第一弧形板后部,且与第三凹槽插接;第四弧形板固接于第二弧形板前部,且与第四凹槽插接。

进一步的,该直埋供热管道用墙角防水装置还包括有第三海绵;第三海绵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第一通孔内侧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的相互配合下,能够便捷地挡住大部分地下水使其不会流进墙内;通过第一海绵、第二海绵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吸收一些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渗入的地下水,防止地下水渗入墙内;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地遮挡地下水和吸收渗入的地下水,从而达到了防止地下水流入墙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通孔,2-墙,3-第一弧形板,4-第一插槽,5-第一螺纹孔,6-第一固定板,7-第一盖板,8-第一凹槽,9-供热管道,10-第一海绵,11-第二螺纹孔,12-第二固定板,13-第二插槽,14-第一螺栓,15-第二螺栓,16-第三固定板,17-第三螺纹孔,18-第二凹槽,19-第四固定板,20-第四螺纹孔,21-第二盖板,22-第三插槽,23-第一插杆,24-第二插杆,25-第二弧形板,26-第三插杆,27-第四插槽,28-第二海绵,29-第四插杆,30-第三凹槽,31-第三弧形板,32-第四凹槽,33-第四弧形板,34-第三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直埋供热管道用墙角防水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墙2、第一弧形板3、第一固定板6、第一盖板7、供热管道9、第一海绵10、第二固定板12、第一螺栓14、第二螺栓15、第三固定板16、第四固定板19、第二盖板21、第一插杆23、第二插杆24、第二弧形板25、第三插杆26、第二海绵28和第四插杆29;墙2开设有供供热管道9穿过的第一通孔1,第一弧形板3固接于墙2侧部;第一弧形板3一端部开设有第一插槽4,另一端部开设有第二插槽13;第二插杆24固接于第二弧形板25靠近第二插槽13的端部,且第二插杆24与第二插槽13插接;第四插杆29固接于第二弧形板25靠近第一插槽4的端部,且第四插杆29与第一插槽4插接;第一弧形板3远离墙2的侧部开设有第三插槽22,第二弧形板25远离墙2的侧部开设有第四插槽27;第一插杆23固接于第一海绵10,且与第三插槽22插接;第三插杆26固接于第二海绵28,且与第四插槽27插接;第一盖板7靠近第二盖板21的侧部开设有第一凹槽8,第二盖板21靠近第一盖板7的侧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8;第一固定板6固接于第一盖板7远离墙2的侧部,且位于第一凹槽8上方;第二固定板12固接于第一盖板7远离墙2的侧部,且位于第一凹槽8下方;第四固定板19固接于第二盖板21远离墙2的侧部,且位于第二凹槽18上方;第三固定板16固接于第二盖板21远离墙2的侧部,且位于第二凹槽18上方;第一固定板6开设有第一螺纹孔5,第二固定板12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1,第三固定板16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7,第四固定板19开设有第四螺纹孔20,第一螺栓14与第一螺纹孔5、第四螺纹孔20螺接,第二螺栓15与第二螺纹孔11、第三螺纹孔17螺接。

当需要弄干海绵时,控制第一螺栓14、第二螺栓15转动,进而第一螺栓14被转出第一螺纹孔5,第二螺栓15被转出第二螺纹孔11,如此不再固定住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21,然后取下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21,接着拔出第二弧形板25,再拔出第一海绵10、第二海绵28,再取下第一通孔1内的第三海绵34,最后把第一海绵10、第二海绵28弄干,弄干后,控制第一插杆23插入第三插槽22,进而把第一海绵10固定在第一弧形板3,控制第三插杆26插入第四插槽27,进而把第二海绵28固定在第二弧形板25,接着控制第二弧形板25上的第二插杆24、第四插杆29插入第二插槽13、第一插槽4,进而把第二弧形板25固定在第一弧形板3,然后控制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21盖住第一弧形板3、第二弧形板25,在反向转动第一螺栓14、第二螺栓15,第一螺栓14反向转动进而转进第一螺纹孔5,第二螺栓15反向转动进而转进第二螺纹孔11,如此固定住第一盖板7与第二盖板21,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21能够挡住大部分地下水使其不会流进墙2内,第一海绵10、第二海绵28能够吸收一些从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21渗入的地下水,防止地下水渗入墙2内。

其中,该直埋供热管道9用墙2角防水装置还包括有第三弧形板31和第四弧形板33;第一盖板7内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30,第二盖板21内侧壁开设有第四凹槽32;第三弧形板31固接于第一弧形板3后部,且与第三凹槽30插接;第四弧形板33固接于第二弧形板25前部,且与第四凹槽32插接;所以第二弧形板25、第三弧形板31、第三凹槽30、第四凹槽32的相互配合下,使得第一盖板7、第二盖板21能够更便捷地固定在第一弧形板3、第二弧形板25。

其中,该直埋供热管道9用墙2角防水装置还包括有第三海绵34;第三海绵34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第一通孔1内侧壁;所以第三海绵34能够其中吸收渗入的地下水,防止地下水渗入墙2内。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