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4686发布日期:2018-12-14 21:50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流量调节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阀,特别是一种流量调节阀。



背景技术:

流量调节阀是一种直观简便的流量调节装置,管网中应用流量调节阀可直接根据设计来设定流量,阀门可在水作用下,自动消除管线的剩余压头及压力波动所引起的流量偏差,无论系统压力怎样变化均保持设定流量不变,该阀这些功能使管网流量调节一次完成,把调网工作变为简单的流量分配,有效的解决管网的水力失调。

高压水除鳞系统中为防止离心泵过热,在其非供水时段流量的排放目前均采用节流孔板降压后排放。这种降压排放方式其排放流量不可调,并且随着节流孔板的磨损,其排放流量会越来越大,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量调节阀,该流量调节阀可控制水流,同时可缓冲水流冲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盖和阀杆,其中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入水管和出水管,阀体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所述阀盖封闭在阀体顶部敞开处,所述阀座固定安装在阀体内,阀座主体为筒状且内部中空,阀体的内环面具有若干第一环形凸起,所述阀杆的末段的外环面具有若干第二环形凸起,且若干第二环形凸起形成葫芦状,所述阀杆可在阀体内轴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和第一环形凸起逐一啮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的横截面为梯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的啮合面为锥形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凸起包括第一锥面、环形面和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的轴向宽度大于第二锥面的轴向宽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凸起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二环形凸起之间设有连接段。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凸起的由入水管到出水管方向体积逐一减小。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节流段的末端设有稳流板,该稳流板上设有若干稳流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缓冲液体流速的腔室,且每一腔室的体积相同。

作为优选的,所述阀盖上设有丝母,所述阀杆顶端固定连接丝杆,该丝杆也丝母齿啮合,所述丝杆相对丝母转动带动阀杆在阀体内轴向移动。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流量调节阀在阀杆上设置多个第二环形凸起,同时在阀座的内环面上设置多个第一环形凸起,且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节流腔,节流腔可代替孔板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阀杆的轴向移动,使得第一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开启的间隙可以控制,起到调节流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量调节阀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入水管,2-阀体,3-稳流板,4-阀座,5-阀杆,6-丝杆,7-丝母,8-压塞,9-阀盖,10-阀杯,11-出水管。

301-稳流孔,501-第一锥面,502-环形面,503-第二锥面,504-连接段,F1-阀口,K1-第一腔室,K2-第二腔室,K3-第三腔室,K4-第四腔室,K5-第五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调节阀,包括阀体2,阀座4、阀盖9和阀杆5,其中阀体2上还设有入水管1和出水管11,阀体2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阀盖9封闭在阀体2顶部敞开处,阀座4固定安装在阀体2内,阀座4主体为筒状且内部中空,阀体2的内环面具有若干第一环形凸起,阀杆5的末段的外环面具有若干第二环形凸起,且若干第二环形凸起形成葫芦状,阀杆5可在阀体2内轴向移动,带动第二环形凸起和第一环形凸起逐一啮合。

为提高钢材的表面质量,在热轧生产线中,钢坯轧制前都要进行高压水除鳞这道工序,即用高压的水将因加热而在钢坯表面产生的氧化铁皮清除干净。这套用高压水来清除钢坯表面氧化铁皮的装置被称为高压水除鳞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调节阀(也称为节流阀),用于防止离心泵在其非供水时段过热,进行高压水的降压排放的阀门。由于其排方流量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没有不必要的浪费,节能效果明显。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阀体2内部中空,阀体2内部具有主体为圆柱状的空腔,在阀座4安装在阀体2内的底部,阀座4的顶部安装有阀杯10,阀杯10上设有通孔,使得入水管1的水可进入到阀杯10内部。阀体2的顶部通过阀盖9封闭,在阀盖9下方设有压塞8,通过压塞8对阀杆5和阀盖9之间的间隙密封,阀盖9和阀体2通过螺钉固定。

如图2所示,阀座4的内部中空,阀座4的内壁具有第一环形凸起,阀杆5的下段即阀杆5的末端具有第二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包括第一锥面501、环形面502和第二锥面503,第一锥面501的轴向宽度大于第二锥面503的轴向宽度。在本流量调节阀为关闭状态时,第一环形凸起的环形面502和第二环形凸起的凸起环面贴合,使得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缓冲液体流速的腔室。

例如水从如水管进入到阀杯10内后进入到第五腔室K5,如阀盖9上移后,阀口F1打开,即环形面502和第一环形凸起的凸起顶端分开,水流进入到第一腔室K1,水通过下方第二组的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一锥面501缓冲液压,水流缓慢的进入到第二腔室K2,同理,水流进入到第三腔室K3和第四腔室K4,然后通过出水管11流出阀体2,从而实现控制流量和稳流两个作用。

本流量调节阀在阀杆5上设置多个第二环形凸起,同时在阀座4的内环面上设置多个第一环形凸起,且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节流腔,节流腔可代替孔板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阀杆5的轴向移动,使得第一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开启的间隙可以控制,起到调节流向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凸起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顶面可和环形面502配合,以起到等比阀口F1的作用。

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的啮合面为锥形面。封闭腔室时,可瞬间完成,操作便利。

第二环形凸起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二环形凸起之间设有连接段504。使得多个腔室的空间较大,缓冲的效果也更明显。

第二环形凸起的由入水管1到出水管11方向体积逐一减小,方便阀杆5的第二环形凸起从上方抽出。

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节流段的末端设有稳流板3,该稳流板3上设有若干稳流孔301,稳流板3也起到一定稳流的作用。

第一环形凸起和第二环形凸起之间形成缓冲液体流速的腔室,且每一腔室的体积相同。

阀盖9上设有丝母7,阀杆5顶端固定连接丝杆6,该丝杆6也丝母7齿啮合,丝杆6相对丝母7转动带动阀杆5在阀体2内轴向移动,丝杆6和丝母7配合,使得阀口F1开启的间隙线性变化,水流的流速和水压的变化也更线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