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可靠的铜铝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1496发布日期:2019-01-02 21:4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可靠的铜铝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管道上的铜铝接头,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可靠的铜铝接头,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制冷剂是实现热量交换的载冷介质,它在制冷管道内循环流动,其制冷效果与制冷剂的流量相关。制冷管道一般采用铜管,制冷效果好,但是我国是铜资源相对短缺、铝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为了降低成本,在部分管段上使用铝管是可行的,但由于铜管与铝管熔点相差约400℃,因此,在铜管与铝管的连接处常需要采用铜铝接头实现不同管材间的管道连接。制冷管道内一般要求截面尽量平滑、无突然缩径或扩大的情况,因此,现有的铜铝接头一般要求接头结构的内径与铝管内径相等或接近,铜铝接头的外径与铝管外径基本相同。现有的铜铝接头采用外径相同或相近的铜管和铝管套接式结构,铜与铝的连接采用热挤压的方式,在铜铝连接处管壁比较薄,且铜与铝管的结合强度不高,容易被扯断,使铜管与铝管段相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可靠的铜铝接头,将铜管端部设计为燕尾槽结构,将铝管连接端设计燕尾,通过燕尾槽、燕尾组成矩形结构实现铜管和铝管的连接,连接端的接触面积大,连接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接可靠的铜铝接头,包括铜管和铝管,其特征是,所述铜管端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燕尾槽、第二燕尾槽、第三燕尾槽、第四燕尾槽,铝管,第一燕尾槽、第二燕尾槽、第三燕尾槽、第四燕尾槽的深度小于铜管的厚度;所述铝管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内径等于铝管的外径,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小于铝管的外径,连接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燕尾、第二燕尾、第三燕尾、第四燕尾;第一燕尾设置在第一燕尾槽中,第二燕尾设置在第二燕尾槽中,第三燕尾设置在第三燕尾槽中,第四燕尾设置在第四燕尾槽中,燕尾与燕尾槽之间电阻点焊连接。

优选的,所述铜管的端部内侧设有第一过度部,第一过度部为中空结构,第一过度部为横向设置的圆台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燕尾槽的长度等于第一燕尾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铜管端部的外径大于铜管的其他部分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铜管端部通过第二过度部连接铜管其他部分,第二过度部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在铜管端部设计四个燕尾槽,在铝管端部设计四个燕尾,通过燕尾与燕尾槽的配合,实现铜管和铝管的电阻点焊连接,设计巧妙,连接端接触面大,大大提供了接头部的连接可靠性。

第二,在铜管的端部内侧设有第一过度部,使得铜管内径通过第一过度部逐渐过渡至较小的铝管内径,保持管道内部的平滑度。

第三,将铜管端部通过第二过度部连接铜管其他部分,通过增加连接部的厚度,使得铜铝接头的机械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可靠的铜铝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可靠的铜铝接头的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可靠的铜铝接头的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连接可靠的铜铝接头,包括铜管1和铝管2。

铜管1端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燕尾槽11、第二燕尾槽12、第三燕尾槽13、第四燕尾槽14,铝管2,第一燕尾槽11、第二燕尾槽12、第三燕尾槽13、第四燕尾槽14的深度小于铜管1的厚度。

铝管2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20,第一连接部20的内径等于铝管2的外径,第一连接部20的外径小于铝管2的外径,连接部2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燕尾21、第二燕尾22、第三燕尾23、第四燕尾24;第一燕尾21设置在第一燕尾槽11中,第二燕尾22设置在第二燕尾槽12中,第三燕尾23设置在第三燕尾槽13中,第四燕尾24设置在第四燕尾槽14中,燕尾与燕尾槽之间电阻点焊连接。

优选的,所述铜管1的端部内设有第一过度部15,第一过度部15为中空结构,第一过度部15为横向设置的圆台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燕尾槽11的长度等于第一燕尾21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铜管1端部的外径大于铜管1的其他部分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铜管1端部通过第二过度部16连接铜管其他部分,第二过度部16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在铜管端部设计四个燕尾槽,在铝管端部设计四个燕尾,通过燕尾与燕尾槽的配合,实现铜管和铝管的电阻点焊连接,设计巧妙,连接端接触面大,大大提供了接头部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在铜管的端部内侧设有第一过度部,使得铜管内径通过第一过度部逐渐过渡至较小的铝管内径,保持管道内部的平滑度。

本实用新型将铜管端部通过第二过度部连接铜管其他部分,通过增加连接部的厚度,使得铜铝接头的机械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