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缝隙密封压差式密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5041发布日期:2018-12-21 20:3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向缝隙密封压差式密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带,尤其涉及一种轴向缝隙密封压差式密封带。



背景技术:

筒体长距离轴向缝隙的密封是无杆气缸、弹射装置等设备的重要基础元件,要求保证密封元件密封可靠、摩擦力小、寿命长等。而无杆气缸、弹射装置所使用的密封元件为往复密封原件,密封元件两端固定在无杆气缸或弹射装置上,活塞往复运动时,即要保证活塞与密封元件间的摩擦力小,又要保证密封元件与筒体内壁的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可靠、摩擦力小、使用寿命长的轴向缝隙密封压差式密封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向缝隙密封压差式密封带,其包括由橡胶制成的‘T’字形的带状密封带主体、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密封带主体上的两排吸盘及设置在所述密封带主体下部的带状加固层,所述带状加固层中设置有龙骨;所述吸盘呈喇叭状,‘T’字形的所述密封带主体包括水平部和垂直部,成排的所述吸盘关于所述垂直部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吸盘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部的高度高于所述吸盘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部两侧设置有坡面,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坡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部两侧设置有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状加固层采用四氟乙烯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盘呈下部粗上部细的锥台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部的截面形状呈下部宽上部窄的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龙骨为钢丝或纤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向缝隙密封压差式密封带,利用负压原理,可使吸盘牢牢吸附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保证密封的可靠性和持续性;利用四氟乙烯低摩擦系数的特性,降低了活塞运动时与密封带接触面的摩擦力;高强龙骨和四氟乙烯的结合,使密封带既具有高强度的拉伸性能,又具有一定的可弯曲变形性能,方便工程上的安装使用,氟乙烯的耐高温性可以使密封带在比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使用,保证了密封件的长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密封带主体、1-1水平部、1-2垂直部、2吸盘、3带状加固层、4龙骨、5缸筒、6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8所示,一种轴向缝隙密封压差式密封带,其包括由橡胶制成的‘T’字形的带状密封带主体1、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密封带主体1上的两排吸盘2及设置在所述密封带主体1下部的带状加固层3,所述带状加固层3中设置有龙骨4;所述吸盘2呈喇叭状,‘T’字形的所述密封带主体1包括水平部1-1和垂直部1-2,成排的所述吸盘2关于所述垂直部1-2对称设置。吸盘2的下部略宽于或等于吸盘2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中,吸盘2的下部略宽于吸盘2的上部,呈下部粗上部细的锥台形,使吸盘2被挤压时更稳定,避免大幅度晃动而被挤歪。龙骨4可以为钢丝,也可以为纤维,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钢丝。

当活塞运动挤压吸盘2时,吸盘2中的空气排出时,吸盘2相对于外部形成负压,牢牢吸附在被密封的缝隙6的两侧,垂直部1-2将被密封处的缝隙6牢牢堵死,达到密封效果。密封带主体1的每侧可设置一排或者多排吸盘2,本实用新型中,每侧设置一排吸盘2。

以无杆气缸为例来说明本密封带的使用,将密封带设置在需要密封的轴向缝隙6处,密封带两端固定在无杆气缸两侧的端盖上,活塞沿带状加固层3的表面往复挤压,吸盘2中的空气被排出,与缸筒5内的气体形成压力差,使吸盘2牢牢吸附在需要密封的缝隙6两侧,垂直部1-2在活塞挤压下被压缩变形将缝隙6堵死,保证被密封的缝隙的密封性。由于被密封的轴向缝隙6处的具体结构和形状有所差异,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说明几种缝隙的密封。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所述垂直部1-2的高度低于所述吸盘2的高度。当需要被密封的轴向的缝隙6宽度较小时(本实施例中,缝隙6呈‘凹’字形),垂直部1-2的上表面形成密封面将缝隙6直接密封住,如图3所示。当垂直部1-2被活塞挤压时,吸盘2内的空气被挤出,吸盘2牢牢吸附在缝隙6两侧的缸筒5内壁上,垂直部1-2将缝隙6全部覆盖,达到密封效果。

实施例2

如图4-5、图8所示,所述垂直部1-2的高度高于所述吸盘2的高度。如图5所示,当缝隙6较大时,活塞挤压密封带时,吸盘2牢牢吸附在缝隙6两侧的缸筒5内壁上,垂直部1-2伸入缝隙6中将其密封死,这时垂直部1-2的两个侧面构成密封面。本实施例中的缝隙6为竖起的‘一’字缝,如图5所示,也可呈‘凹’字形(本实施例中未画出)。所述垂直部1-2的下部略宽于或者等于垂直部1-2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中,垂直部1-2的下部略宽于垂直部1-2的上部,呈下部宽上部窄的梯形,方便垂直部1-2堵死缝隙6,使密封效果更好。

实施例3

如图6-8所示,所述密封带主体1两侧设置有坡面,所述吸盘2设置在所述坡面上。所述吸盘2倾斜设置在所述水平部1-1两侧的坡面上,所述吸盘2的盘口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吸盘2倾斜设置在坡面上,吸盘的上表面与坡面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垂直部1-2两侧设置有凸起,凸起呈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面与垂直部1-2连接,密封时,凸起尖角部分的上表面与缝隙6密封(当缝隙6的截面形状为八字形时),达到密封的效果。吸盘2在活塞的挤压下牢牢吸附在缝隙6内壁的两侧。三角形的两个侧边形成一定的坡度,方便密封时垂直部1-2进入缝隙6,更好的与缝隙6的侧壁形成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塞运动时与带状加固层3表面接触,带状加固层3采用四氟乙烯材料,极大地减小了活塞运动时的摩擦力,其耐高温性能使密封带可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四氟乙烯材料内部设置有龙骨4,四氟乙烯与龙骨4紧密结合,形成既有高强度的拉伸性能,又具有一定的可弯曲变形性能,方便工程上的安装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