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检测口的变径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9428发布日期:2018-12-11 19:3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检测口的变径弯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连接头,具体为一种带检测口的变径弯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油站埋地单层输油管道存在抗腐蚀、抗泄漏性能差的缺陷,并且不便于输油泄漏检测,因此采用双层管道输送才能保证管道的安全、可靠输送,而为保证双层管道的可靠输送,就必须通过双层管路连接头对双层管道进行可靠连接。

双层管路连接头只能对双层管路进行连接,但在加油站中、与加油机连接的一端的管路为单层管路,加油机必须要通过单/双转换接头才能与双层输油管路进行转换连接,而现有技术中只有双层管路连接头或单层管路连接头,不能实现上述目的;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头还存在密封效果差,导静电性能不可靠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检测口的变径弯头,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检测口的变径弯头,变径弯头的一端用于连接由外层管和内层管组成的双层管、另一端用于连接单层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主体,弯管主体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的一端为分别与外层管和内层管配合的台阶孔、另一端为与单层管配合的等径孔,外层管密封套装在台阶孔的大孔径段内,内层管密封套装在台阶孔的小孔径段内,单层管密封套装在另一端的等径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管的内壁涂覆有第一静电导电层,单层管的内壁涂覆有第二静电导电层,弯管主体的折弯部设置有第三导静电层,内层管通过由静电导体材料制成的第一管形插件密封套装在台阶孔的小孔径段内、并且内层管内的第一静电导电层通过第一管形插件与第三静电导电层导通;单层管通过由静电导体材料制成的第二管形插件密封套装在弯管主体的等径孔一端内、并且单层管内的第二静电导电层通过第二管形插件与第三静电导电层导通。

进一步地,第一管形插件分别密封套装在内层管和弯管主体的第三静电导电层内,第二管形插件分别密封套装在单层管和弯管主体的第三静电导电层内。

进一步地,第一管形插件的外周设置有第一柔性密封圈,所述第一柔性密封圈卡置于内层管与第三导静电层之间;第二管形插件的外周设置有第二柔性密封圈,所述第二柔性密封圈卡置于内层管与第三导静电层之间。

进一步地,弯管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弯管主体与外层管、内层管熔接为整体的第一电熔电阻丝,弯管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弯管主体与单层管熔接为整体的第二电熔电阻丝,弯管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电熔电阻丝、第二电熔电阻丝电连接的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主体两侧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圆形孔,圆形孔内设置有与弯管主体为一体式结构的挤出件。

进一步地,弯管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腔体的检测口,所述检测口密封连接有盖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端为双层管道连接头,便于连接双层输油管道,另一端为单层管道连接头,便于转接单层管来连接加油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管不便于连接加油机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熔工艺实现弯管主体与外层管、内层管、单层管之间的密封连接,方便快捷,密封效果可靠。

弯管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腔体的检测口,检测口便于定期对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的腔体进行泄漏情况检测。

内层管内的第一静电导电层通过第一管形插件与弯管主体内第三静电导电层导通;单层管内的第二静电导电层通过第二管形插件与第三静电导电层导通,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可靠的导静电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内层管在熔接过程中会受热膨胀向前顶压第一管形插件外周的第一柔性密封圈、单层管会向前顶压第二管形插件外周的的第二柔性密封圈,从而通过第一柔性密封圈实现内层管与第三静电导电层之间的良好密封,通过第二柔性密封圈实现单层管与第三静电导电层之间的良好密封,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检测口的变径弯头,变径弯头的一端用于连接由外层管2和内壁涂覆有第一静电导电层3.1的内层管3组成的双层管、另一端用于连接内壁涂覆有第二静电导电层4.1的单层管4。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采用PE材料制成的弯管主体1,弯管主体1设置有中心孔1.1,中心孔1.1的一端为台阶孔1.2、另一端为等径孔1.5,弯管主体1的侧壁内设置有第三静电导电层5,第三导静电层5设置在弯管主体1的折弯部。

外层管2密封套装在台阶孔1.2的大孔径段内,内层管3通过由静电导体材料制成的第一管形插件7套装在在台阶孔1.2的小孔径段内,第一管形插件7分别密封套装在内层管2和弯管主体1的第三静电导电层5内,使得内层管3的第一静电导电层3.1与第三静电导电层5之间通过第一管形插件7导通,第一管形插件7的外周还设置有卡置于内层管3与第三导静电层5之间的第一柔性密封圈7.1;单层管4通过由静电导体材料制成的第二管形插件8套装在等径孔1.5内,第二管形插件8分别密封套装在单层管4和弯管主体1的第三静电导电层5内,使得单层管4的第二静电导电层4.1与第三静电导电层5之间通过第二管形插件8导通,第二管形插件8的外周还设置有卡置于单层管4与第三导静电层5之间的第二柔性密封圈8.1。

弯管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弯管主体1与外层管2、内层管3熔接为整体的第一电熔电阻丝9,弯管主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弯管主体1与单层管4熔接为整体的第二电熔电阻丝10,弯管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电熔电阻丝9、第二电熔电阻丝10电连接的电极11。

弯管主体1两侧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圆形孔12,圆形孔12内设置有与弯管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的挤出件13。

弯管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内层管3与外层管2之间腔体的检测口14,检测口14用于定期对内层管3与外层管2之间的腔体进行泄漏情况检测,所述检测口14密封连接有盖帽15。

连接管路时,分别将外层管2、内层管3单层管4对应套装在弯管主体1内,再将两端的电极11连接电源,第一电熔电阻丝9发热将弯管主体1与外层管2、内层管3熔接为一体,第二电熔电阻丝10发热将弯管主体1与单层管4熔接为一体,而在熔接过程中,当挤出件13在弯管主体1受热膨胀的压力下,被挤出圆形孔12,即断开电源,电熔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内层管3在熔接过程中会受热膨胀向前顶压第一管形插件7外周的第一柔性密封圈7.1、单层管4会向前顶压第二管形插件8外周的的第二柔性密封圈8.1,从而通过第一柔性密封圈7.1实现内层管3与第三静电导电层5的台阶面6之间的良好密封,通过第二柔性密封圈8.1实现单层管4与第三静电导电层5的台阶面6之间的良好密封,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