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左壳一体集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2027发布日期:2019-01-25 18:10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左壳一体集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驱动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左壳一体集成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汽车驱动车桥多采用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壳分体结构,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左壳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此种结构增加差速器总成的重量,且增加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左壳配合面的机加成本,以及增加装配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左壳一体集成结构,该结构解决汽车驱动车桥中,差速器总成的重量大,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左壳配合面的机加成本高,差速器总成装配工时长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左壳一体集成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半轴齿轮垫片1、短行星齿轮轴2、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差速器左壳4、从动锥齿轮5、第一半轴齿轮6、长行星齿轮轴7、螺栓8、行星齿轮垫片9、行星齿轮10、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1)、第二半轴齿轮12、第二半轴齿轮垫片13、弹性圆柱销14;所述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套在差速器左壳4的轴上,且端面贴合;所述的半轴齿轮垫片1与差速器左壳4的平面贴合;所述的第一半轴齿轮6通过第一半轴齿轮垫片1设置在差速器左壳4的圆孔内;所述的行星齿轮垫片9和行星齿轮10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的行星齿轮垫片9的凸球面与差速器左壳4的凹球面贴合;四个所述的行星齿轮10凸平面与四个行星齿轮垫片9的凹球面相配合;所述的长行星齿轮轴7设置在差速器左壳4的十字交叉孔中;所述的短行星齿轮轴2设置在差速器左壳4的十字交叉孔中,并且其端面插入在长行星齿轮轴7的凹槽内;所述的短行星齿轮轴2两端均为矩形凹槽结构,并通过弹性圆柱销14固定在差速器左壳4上;所述的第二半轴齿轮12与行星齿轮10的齿面啮合;所述的第二半轴齿轮垫片13装入第二半轴齿轮12的轴径;所述的差速器左壳4的外止口与从动锥齿轮5的内止口相配合,且端面贴合;所述的从动锥齿轮5与差速器左壳4通过螺栓8相固定;所述的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1套在从动锥齿轮5的轴上。

所述的短行星齿轮轴2的端面采用矩形凹槽结构,矩形凹槽的两侧平面与另一端凸台的两侧平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将差速器左壳与从动锥齿轮合为一件,行星齿轮、半轴齿轮都置于差速器左壳的内部,差速器左壳与从动锥齿轮采用螺栓连接。此种结构,减轻了差速器总成的重量,降低了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壳配合面的机加成本,缩短了差速器总成装配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差速器总成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中从动锥齿轮的主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中从动锥齿轮的剖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差速器左壳的主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差速器左壳的剖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短行星齿轮轴的主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短行星齿轮轴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半轴齿轮垫片;2、短行星齿轮轴;3、第一圆锥滚子轴承;4、差速器左壳;5、从动锥齿轮;6、第一半轴齿轮;7、长行星齿轮轴;8、螺栓;9、行星齿轮垫片;10、行星齿轮;11、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2、第二半轴齿轮;13、第二半轴齿轮垫片;14、弹性圆柱销。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一种从动锥齿轮与差速器左壳一体集成结构,该结构包括第一半轴齿轮垫片1、短行星齿轮轴2、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差速器左壳4、从动锥齿轮5、第一半轴齿轮6、长行星齿轮轴7、螺栓8、行星齿轮垫片9、行星齿轮10、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1、第二半轴齿轮12、第二半轴齿轮垫片13、弹性圆柱销14;所述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与差速器左壳4的轴孔相配合,且端面贴合;所述的第一半轴齿轮垫片1与差速器左壳4的平面贴合;所述的第一半轴齿轮6通过第一半轴齿轮垫片1设置在差速器左壳4的圆孔内;所述的行星齿轮垫片9和行星齿轮10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的行星齿轮垫片9的凸球面与差速器左壳4的凹球面贴合;四个所述的行星齿轮10凸平面与四个行星齿轮垫片9的凹球面相配合;所述的长行星齿轮轴7设置在差速器左壳4的十字交叉孔中;所述的短行星齿轮轴2设置在差速器左壳4的十字交叉孔中,并且其端面插入在长行星齿轮轴7的凹槽内;所述的短行星齿轮轴2两端均为矩形凹槽结构,并通过弹性圆柱销14固定在差速器左壳4上;所述的第二半轴齿轮12与行星齿轮10的齿面啮合;所述的第二半轴齿轮垫片13装入第二半轴齿轮12的轴径;所述的差速器左壳4的外止口与从动锥齿轮5的内止口相配合,且端面贴合;所述的从动锥齿轮5与差速器左壳4通过螺栓8相固定;所述的第二圆锥滚子轴承(11)设置在从动锥齿轮5的内孔内。

参阅图2a、图2b,所述的从动锥齿轮5采用圆锥齿形结构,与主动锥齿轮连接;采用分布圆孔结构,与差速器左壳4螺栓连接;采用轴径结构,与圆锥滚子轴承11的圆孔配合;采用圆形内止口结构,与差速器左壳4的外止口配合;采用圆形中心孔结构,与半轴齿轮12配合。

参阅图3a、图3b,所述的差速器左壳4采用分布螺纹孔结构,与从动锥齿轮5螺栓连接;采用轴径结构,与圆锥滚子轴承3的圆孔配合;采用圆形外止口结构,与从动锥齿轮5的内止口配合;在两个与短行星齿轮轴2配合的圆孔上,径向加工两个盲孔,用于与弹性圆柱销14配合。

参阅图4a、图4b,所述的短行星齿轮轴2的端面采用矩形凹槽,凹槽的两侧平面与另一端凸台的两侧平面平行,用于与弹性圆柱销14配合,轴向固定短行星齿轮轴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