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塑料件的新型嵌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6064发布日期:2019-03-02 03:0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塑料件的新型嵌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连接件和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塑料件的新型嵌件。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中控台是汽车功能区的集合,集成有空调、中控屏、按键、仪表等功能模块,而这种模块化的方式大大方便了汽车的检查和维修,目前也大多采用在这种设计。

各大汽车厂越来越强调整车的可靠性和舒适性,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金属紧固功能的嵌件使中控台、仪表盘的模块直接与紧固相连安装在支架上。但隔振功能差,在实际使用中,会发出震动和噪音。此外,嵌件的连接可靠度和强度也是改进的一个方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塑料件的新型嵌件,以改进其连接性能,做到更好的连接可靠性和应用舒适性,以得到更好的客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提高汽车中控台、仪表盘模块安装的可靠性和舒适性,本实用新型开发一种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塑料件的新型嵌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一种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塑料件的新型嵌件,注塑于塑料件内,包括金属材质且一体连接的基板、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所述基板总体呈扁平圆柱状,分为同心的内基板、外基板和连接内外基板的辐条组;所述第一连接柱整体呈圆柱形、包括若干段连接段,第一连接柱垂直连接于内基板一侧,且连接段沿着内基板向外直径减小,所述第二连接柱整体呈圆柱形、垂直连接于内基板另一侧,第二连接柱包括外部开有的连接螺纹和内部中心开有的空心柱;所述基板、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中轴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侧和空心柱的内侧涂覆有摩擦涂层,所述内基板、外基板和辐条组的外表面镀有软金属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辐条组包括周向均匀分布于内基板、外基板周面之间的辐条。辐条组的辐条的分布使其具有内外基板之间的缓冲能力,且省材经济。

作为优选,所述空心柱的直径占第二连接柱直径的35~62.5%。空心柱的直径占第二连接柱的占比综合考虑了经济性和空心柱内部摩擦力、结合力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涂层的厚度为1.5-20μm。摩擦涂层的厚度增强摩擦的同时不对材料本身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软金属涂层的材质为金属Zn、Sn、Cu、Ag、O态铝合金中的一种。软金属涂层的材质易得、易镀膜,涂层表面光滑细腻。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塑料件的新型嵌件,经济易用,连接综合性能好。基板的内外分和辐条组使其机械连接紧密牢靠且节省材料,结合软金属涂层起到缓冲和预压缩的作用;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分别连接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内部和应用模块内部,连接空间紧凑;第二连接柱的连接螺纹和空心柱使螺纹连接、摩擦配合结合,保证了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内部连接的减振、紧密的连接;摩擦涂层的耐磨、增摩擦作用显著,配方精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对于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和其应用模块如仪表、中空屏、空调等的连接隔振效果好,连接可靠、经久耐用,车内体验具有高档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11-内基板,12-外基板,13-辐条组,131-辐条,2-第一连接柱,21-连接段,22-过渡段,3-第二连接柱,31-连接螺纹,32-空心柱,4-摩擦涂层,5-软金属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实施例1~5

如图1,一种汽车中控台、仪表盘塑料件的新型嵌件,注塑于塑料件内,包括金属材质且一体连接的基板1、第一连接柱2、第二连接柱3,所述基板1总体呈扁平圆柱状,分为同心的内基板11、外基板12和连接内外基板的辐条组13,所述辐条组13包括周向均匀分布于内基板11、外基板12周面之间的辐条131;所述第一连接柱2整体呈圆柱形、包括2~3段连接段21,第一连接柱2垂直连接于内基板11一侧,且连接段21沿着内基板11向外直径减小,相邻连接段21之间具有过渡段22,所述第二连接柱3整体呈圆柱形、垂直连接于内基板11另一侧,第二连接柱3包括外部开有的连接螺纹31和内部中心开有的空心柱32,所述空心柱32的直径占第二连接柱3直径的35~62.5%;所述基板1、第一连接柱2、第二连接柱3的中轴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一连接柱2的外侧和空心柱32的内侧涂覆有摩擦涂层4,所述摩擦涂层4的厚度为1.5-20μm;所述内基板11、外基板12和辐条组13的外表面镀有软金属涂层5,所述软金属涂层5的材质为金属Zn、Sn、Cu、Ag、O态铝合金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摩擦涂层4的原料,包含如表1所示的重量份的组份。

表1摩擦涂层的原料组份(单位:重量份)

其中,所述纳米TiCuN的粒径为50-200nm。

实践证明,该摩擦涂层4显著提高了接触面的结合牢度,注塑后,无错动,振动性显著减弱。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或等同替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