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拨叉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512发布日期:2019-01-08 21:5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拨叉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汽车用拨叉轴。



背景技术:

拨叉轴是与拨叉配合用于汽车变速箱上的部件,现有拨叉轴结构已经包括臂体结构用于与变速手柄相连,但现有拨叉轴的轴体与臂体之间通过为一体成型结构,其存在以下缺点:一体成型结构较为复杂,加工更加麻烦;轴体或臂体上任一产生磨损,整体就要报废;轴体需要配合不同的拨叉,轴体结构型号较多,臂体和轴体为一体时,只能适用单一型号,适用范围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且结构稳定性高的汽车用拨叉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用拨叉轴,包括轴体和臂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一端上设有矩形结构的第一连接端,臂体上设有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三连接端,第二连接端上设有与第一连接端适配的连接孔,第一连接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连接端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螺纹孔连接的定位螺栓,第一连接端的端部上还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连接端上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与第一连接端端部抵触的挡板,挡板与第二螺纹孔之间通过设有紧固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端可以套于第一连接端上,由于第一连接呈矩形结构,所以可以确保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的轴向连接稳定性,再通过定位螺栓,对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起到轴向的固定作用,并通过挡板对其之间起到进一部的轴向固定作用,采用上述结构,轴体与臂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好,且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易于更换,适用范围更广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体上设有若干键槽和第一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体用于安装拨叉,键槽中心与第一定位孔中心处于同一径向平面上,键槽用于安装平键,增加轴体与拨叉的连接稳定性,第一定位孔用于与拨叉上的定位销抵触,起到进一部提高连接稳定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连接端上设有台阶槽,台阶槽的槽底上设有第二定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槽用于卡接外接部件,第二定位孔用于外接部件上的定位销抵触,起到轴向固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端与臂体之间设有过渡段,过渡段呈下凹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段呈扁平状,且呈下凹弧形结构,一则便于紧固螺栓的旋拧,二则可以提高第二连接与臂体之间的受力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未画出挡板和紧固螺栓;

图中附图标记为:1、轴体;2、臂体;3、第一连接端;4、第二连接端;5、第三连接端;6、定位螺栓;7、第二螺纹孔;8、卡槽;9、挡板;10、紧固螺栓;11、键槽;12、第一定位孔;13、台阶槽;14、第二定位孔;15、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一种汽车用拨叉轴,包括轴体1和臂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1一端上设有矩形结构的第一连接端3,臂体2上设有分别位于两端的第二连接端4和第三连接端5,第二连接端4上设有与第一连接端3适配的连接孔,第一连接端3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连接端4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螺纹孔连接的定位螺栓6,第一连接端3的端部上还设有第二螺纹孔7,第二连接端4上设有卡槽8,卡槽8内设有与第一连接端3端部抵触的挡板9,挡板9与第二螺纹孔7之间通过设有紧固螺栓10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端4可以套于第一连接端3上,由于第一连接呈矩形结构,所以可以确保第一连接端3与第二连接端4之间的轴向连接稳定性,再通过定位螺栓6,对第一连接端3与第二连接端4之间起到轴向的固定作用,并通过挡板9对其之间起到进一部的轴向固定作用,采用上述结构,轴体1与臂体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好,且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易于更换,适用范围更广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体1上设有若干键槽11和第一定位孔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体1用于安装拨叉,键槽11中心与第一定位孔12中心处于同一径向平面上,键槽11用于安装平键,增加轴体1与拨叉的连接稳定性,第一定位孔12用于与拨叉上的定位销抵触,起到进一部提高连接稳定性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连接端5上设有台阶槽13,台阶槽13的槽底上设有第二定位孔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槽13用于卡接外接部件,第二定位孔14用于外接部件上的定位销抵触,起到轴向固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端4与臂体2之间设有过渡段15,过渡段15呈下凹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段15呈扁平状,且呈下凹弧形结构,一则便于紧固螺栓10的旋拧,二则可以提高第二连接与臂体2之间的受力强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