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194发布日期:2019-01-29 18:2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高性能球阀,常规做法是在球阀主体上连接加长填料箱,在加长填料箱上安装高平台支架,继而再通过高平台支架与执行机构连接,这种做法使得加长填料箱负担高平台支架及执行机构施加的高负荷载重和压力,增加了设备的设计生产成本以及填料箱的更换频率,从而缩短了高性能球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安全系数高且使用寿命长的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包括:球阀、加长填料箱、加长高平台支架,所述球阀包括阀体、安装在所述阀体内的阀座组件、安装在所述阀座组件上的球体和与所述球体连接的阀杆;所述加长填料箱与所述阀体连接,其中所述阀杆沿垂直方向穿过所述加长填料箱设置,且所述阀杆伸出所述加长填料箱一定距离;所述加长高平台支架为中空结构的筒体并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加长高平台支架靠近顶端的连接法兰下侧上设有沿水平方向贯通所述筒体的通孔,所述加长填料箱和所述阀杆位于所述筒体内部,其中所述阀杆伸出所述筒体一定距离,所述加长填料箱中的所述填料区位于所述通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长高平台支架的顶端设有多个上加强肋,所述加长高平台支架的底端设有多个下加强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加强肋和所述下加强肋均为四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四个所述上加强肋均匀分布在所述通孔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四个所述下加强肋依次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位于其中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所述下加强肋中心所处的平面与所述通孔的中心所处的平面相重合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孔的宽度为两个相邻的所述上加强肋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根部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加强肋与所述下加强肋呈上下两排相互交错均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加强肋与所述下加强肋为形状一致的直角梯形板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长高平台支架的顶部连接法兰适于与执行机构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加长填料箱设在球阀上,而加长高平台支架包裹住加长填料箱继而固定在球阀上,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加长高平台支架承担了加长填料箱的高负重载荷,加长高平台支架上设有上下相对且相互交错设置的上加强肋和下加强肋使得加长高平台支架所承受的载荷均匀分散开,从而提高支架的承载能力,且大大减少了填料箱的更换频率,同时确保了与加长填料箱连接的执行机构开关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的左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1-球阀;2-加长填料箱;3-加长高平台支架;11-阀体;12-阀座组件;13-球体;14-阀杆;31-通孔;32-上加强肋;33-下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100包括:球阀1、加长填料箱2、加长高平台支架3,球阀1包括阀体11、安装在阀体11内的阀座组件12、安装在阀座组件12上的球体13和与球体13连接的阀杆14;加长填料箱2与阀体11连接,其中阀杆14沿垂直方向穿过加长填料箱2设置,且阀杆14伸出加长填料箱2一定距离;加长高平台支架3为中空结构的筒体并与阀体11连接,加长高平台支架3靠近顶端的连接法兰下侧上设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筒体的通孔31,加长填料箱2和阀杆14位于筒体内部,其中阀杆14伸出筒体一定距离,加长填料箱2中的填料区位于通孔31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球阀的高平台支架结构100,加长填料箱2设在球阀1上,而加长高平台支架3包裹住加长填料箱2继而固定在球阀1上,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加长高平台支架3承担了加长填料箱2的高负重载荷,大大减少了填料箱2的更换频率,同时确保了与加长填料箱2连接的执行机构开关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系数和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3所示,加长高平台支架3的顶端设有多个上加强肋32,加长高平台支架3的底端设有多个下加强肋33,上加强肋32和下加强肋33均为四个,四个上加强肋32均匀分布在通孔31的两侧,四个下加强肋33依次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位于其中一条直线上的两个下加强肋33中心所处的平面与通孔31的中心所处的平面相重合设置,上加强肋32与下加强肋33呈上下两排相互交错均匀设置,上加强肋32与下加强肋33为形状一致的直角梯形板材,需要理解的是,加长高平台支架3上设有上下相对且相互交错设置的上加强肋32和下加强肋33使得加长高平台支架3所承受的载荷均匀分散开,从而提高支架的承载能力,

如图2所示,为了充分保证加长高平台支架3的结构强度,通孔31的宽度为两个相邻的上加强肋32的相对设置的两个根部之间距离的三分之二。

如图1至图3所示,加长高平台支架3的顶部连接法兰适于与执行机构设备连接。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