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191发布日期:2019-01-29 18:25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在管路中主要用来做切断、分配和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它只需要用旋转90度的操作和很小的转动力矩就能关闭严实,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介质输送管路中。但是,现有球阀的作用较为单一,只能用于对管路中的介质输送进行启闭以及开度调节,如果需要在管路中实现其它如过滤、排气等功能,则要另外在管路中增加过滤器以及排气阀的结构,不仅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不利于后期的维修。

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地暖多功能球阀,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621472110.9;其公告号为:CN206513862U),该地暖多功能球阀包括阀体,阀体的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阀体内与进水口相对应位置处设有阀球,阀体内设置有一端与阀球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阀体外的阀杆,阀体内位于阀球的一侧设有与进水口连通的安装腔,安装腔的腔口向一侧倾斜贯穿阀体并伸出,安装腔内设有过滤网,阀体上靠近出水口的一侧设有排气阀。该多功能球阀在球阀中集成了过滤网和排气阀的结构,使得单一的阀门具有多个功能,方便了操作和维修。

但是,该地暖多功能球阀中起到过滤作用的仅一呈筒形的滤网,即水中的杂质以及气泡仅通过筒形滤网的一次过滤和分解就输送出管路以供使用,其过滤效果以及对气泡的分解能力有限,且长期使用后,如筒形滤网任意一处发生破损,将大大降低滤网的过滤效果和气泡分解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过滤效果和气泡分解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包括两侧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阀体,该阀体内具有能与上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通的安装腔,所述阀体内靠近上述进液口处设置有球芯,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过滤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水平设置呈圆盘状的顶盖以及竖直设置于所述顶盖下方的数个呈片状的过滤网,所述顶盖中部的下侧具有数个向下凸出呈片状的限位部,数个所述限位部绕所述顶盖的轴线均匀设置且相邻两个限位部之间均形成限位口,所述顶盖的外沿向下翻折形成圆环状的限位环,每个所述过滤网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均沿水平方向相向弯折,每个过滤网均包括位于两端的弯折部以及位于两个弯折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限位部的数量与所述过滤网的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于对应限位部与所述顶盖的轴线之间,所述连接部的两端或两个所述弯折部分别自对应限位部两侧的限位口处伸出,所述弯折部在水平方向上的端部与所述限位环的内壁相抵靠。

本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通过进液口处的球芯来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使用时,因每个过滤网均大致呈U型,使得安装腔内的数个过滤网所组成的整体形成以数个连接部所围绕的顶盖轴线为中心,数个弯折部向外发散辐射的形状,进而使得从阀体一侧的进液口进入阀体内的介质需要沿水平方向分别经过多重弯折部的杂质过滤以及大型气泡分解才能从阀体另一侧的出液口送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采用一个筒状过滤网的结构来说,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和气泡分解能力,且整个结构较为紧凑,缩小了过滤件以及整个阀体的体积。

在上述的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数个所述过滤网为分体式结构,且相邻过滤网的连接部或者连接部与弯折部的连接处相互抵靠。分体式的过滤网相互之间不连接,如其中一个过滤网破损,可进行单独更换,从而保证了过滤件的过滤效果和气泡分解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而过滤网之间的相互抵靠配合限位环内壁对弯折部的限位以及过滤网本身的弹性可对过滤网的水平位置以及竖直位置进行有效的限位,避免过滤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动而影响过滤效果。

在上述的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所述顶盖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数个过滤孔。顶盖上设置过滤孔可对少部分从过滤件顶部流出的介质进行过滤,避免介质未经过杂质过滤和气泡分解就从出液口送出,保证了过滤件的过滤效果和气泡分解能力。

在上述的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数个所述过滤网的连接部绕上述顶盖的轴线设置且数个连接部之间围绕形成空腔,所述顶盖上沿轴线贯穿开设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空腔中穿设有具有磁吸力的磁棒。通过磁棒的设置,可将介质中含有的铁质等采用磁性材料制成的杂质吸附,提高了过滤件的过滤效果。

在上述的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所述顶盖中部具有呈圆筒状的筒状部,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筒状部内,所述筒状部的下端为上述限位部,该筒状部上端自所述顶盖的顶部穿出。

在上述的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所述球阀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阀体顶部的排气壳以及设置于排气壳内的排气组件,所述排气壳的下端呈圆环形且伸入所述阀体内,所述排气壳下端的端面与所述顶盖的上端相抵靠。过滤件分解气泡并使气泡吸附在过滤网上以后,可通过安装腔上方的排气组件向外排出,排气壳的下端可对过滤件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提高过滤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所述排气壳上开设有用于安装仪表的安装孔。安装孔可用于安装测气压的仪表。

在上述的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所述阀体底部连接有排污阀,所述排污阀的上端呈圆环形并伸入所述阀体内且排污阀上端的端面与所述过滤件的下端相抵靠。排污阀用于将过滤件过滤后残留的杂质排出,排污阀的上端与过滤件相抵靠可配合排气壳进一步对过滤件进行有效的定位,提高过滤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将数个弯折成大致呈U形的过滤网背向相互抵靠来形成过滤件,使得从阀体进液口进入的介质需要经过过滤网上的多个弯折部的过滤和气泡分解才能从阀体的出液口送出,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和气泡分解能力,且整个结构较为紧凑,缩小了过滤件以及整个阀体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过滤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进液口;12、出液口;13、安装腔;2、球芯;3、过滤件;31、顶盖;31a、限位部;31b、限位口;31c、限位环;31d、过滤孔;31e、筒状部;32、过滤网;32a、弯折部;32b、连接部;33、空腔;4、排气壳;41、安装孔;5、排气组件;6、排污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包括两侧分别具有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的阀体1,该阀体1内具有能与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相连通的安装腔13,安装腔13内设置有过滤件3。

阀体1内靠近进液口11处设置有球芯2,球芯2顶部周向固定有阀杆,该阀杆自阀体1上侧穿出并与一手柄连接。即在阀体1内位于进液口11处设置有一球阀。

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还包括螺纹连接于阀体1顶部的排气壳4以及设置于排气壳4内的排气组件5,排气壳4的下端呈圆环形且伸入阀体1内,排气壳4下端的端面与过滤件3的上端相抵靠,排气壳4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测气压的仪表的安装孔41。该排气组件5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的排气阀。

阀体1底部螺纹连接有排污阀6,该排污阀6的上端呈圆环形并伸入阀体1内且排污阀6上端的端面与过滤件3的下端相抵靠。该排污阀6用于将过滤件3过滤后残留的杂质排出,排污阀6的上端与过滤件3相抵靠可配合排气壳4进一步对过滤件3进行有效的定位,提高过滤件3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这里,排污阀6的具体结构也可采用球阀。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3整体大致呈圆柱状,过滤件3、排气壳4下端以及排污阀6上端同轴线设置。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过滤件3包括水平设置呈圆盘状的顶盖31以及竖直设置于顶盖31下方的数个呈片状的过滤网32。以下以三个过滤网32以及三个限位部31a为例进行说明,但具体实施方案并不限于三个过滤网32。

其中,顶盖31中部具有同轴线设置的呈圆筒状的筒状部31e,该筒状部31e与顶盖31一体成型,筒状部31e内为通孔,筒状部31e的下端自顶盖31下侧伸出。筒状部31e的下端外侧壁沿轴向开设有三个限位口31b,三个限位口31b沿径向贯穿开设在筒状部31e上且三个限位口31b的下端开设至筒状部31e的下端面,三个限位口31b绕筒状部31e的轴线均布且三个限位口31b的上端不不高于顶盖31下侧面。相邻两个限位口31b之间形成横截面呈圆弧形的限位部31a,筒状部31e上端自顶盖31的顶部穿出。顶盖31的外沿向下翻折形成圆环形的限位环31c。顶盖31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数个过滤孔31d。

每个过滤网32在水平方向上的两端均沿水平方向相向弯折,形成横截面大致呈U型的形状但外端的开口大于内端的开口。每个过滤网32均包括位于两端的弯折部32a以及位于两个弯折部32a之间的连接部32b。

限位部31a的数量与过滤网32的数量相同且两者一一对应设置,连接部32b分别设置于对应限位部31a与顶盖31的轴线之间,连接部32b的两端或两个弯折部32a分别自对应限位部31a两侧的限位口31b处伸出,弯折部32a在水平方向上的端部与限位环31c的内壁相抵靠。在本实施例中,数个过滤网32为分体式结构,且相邻过滤网32的连接部32b或者连接部32b与弯折部32a的连接处以开口背对的形式相互抵靠。

数个过滤网32的连接部32b绕顶盖31的轴线设置且数个连接部32b之间围绕形成空腔33,通孔与空腔33相连通,空腔33中自上而下穿设有具有磁吸力的磁棒。这里,通过磁棒的设置,可将介质中含有的铁质等采用磁性材料制成的杂质吸附,提高了过滤件3的过滤效果。

本微泡、过滤、排气排污球阀使用时,因每个过滤网32均大致呈U型,使得安装腔13内的数个过滤网32所组成的整体形成以数个连接部32b所围绕的顶盖31轴线为中心,数个弯折部32a向外发散辐射的形状,进而使得从阀体1一侧的进液口11进入阀体1内的介质需要沿水平方向分别经过多重弯折部32a的杂质过滤以及大型气泡分解才能从阀体1另一侧的出液口12送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采用一个筒状过滤网32的结构来说,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和气泡分解能力,且整个结构较为紧凑,缩小了过滤件3以及整个阀体1的体积。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