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氟乙烯衬塑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1033发布日期:2019-02-19 19:2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四氟乙烯衬塑弯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蚀弯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氟乙烯衬塑弯头。



背景技术:

由于化学品药液往往具有较高的腐蚀性,因此用于化学品药液输送的管道通常具有防腐蚀的内衬,而管道在转弯处则需要弯头进行连接,因此弯头也需要具有防腐蚀的内衬。

公告号为CN2066371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管衬弯头,具体包括管道、管衬、钢管、螺纹孔;其中,管道呈圆弧状,管衬与钢管套叠在一起,并且紧密贴合。其中,管衬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钢管的材料为合金,所述圆弧状的具体角度可根据现场需要定制。但是这种聚四氟乙烯管衬弯头在与其它管道进行连接时,弯头的连接密封性还是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氟乙烯衬塑弯头,其优点是:环槽使得延边与法兰多段抵触,提高了两个法兰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减少管道内液体从管道的两个连接端溢出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四氟乙烯衬塑弯头,包括弯曲管道、连接在管道两端的法兰以及内衬于管道内的四氟乙烯衬套,所述衬套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管道两端并设有与管道端部相贴合的延边,所述延边背离管道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环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氟乙烯衬套可以对管道内壁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减少管道内壁被化学物质腐蚀的可能,提高了四氟乙烯衬塑弯头的抗腐蚀能力;当其它管道与四氟乙烯衬塑弯头通过法兰连接时,两个法兰将延边夹紧,环槽使得延边与法兰多段抵触,从而提高了两个法兰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减少管道内液体从管道的两个连接端溢出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衬套内部设有带有开口的弹性封环,所述封环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将弹性封环撑紧在管道内壁上撑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封环压缩并塞入管道内,然后通过撑紧件将封环撑紧在管道内壁,封环将四氟乙烯衬套靠近延边的两端分别压紧在管道内壁上,此时延边与管道两端抵触,从而减少了延边在管道两端的松动,进而减少其它管道通过法兰连接在管道两端时,延边因松动而产生褶皱、卷起等影响延边与两个法兰之间贴合度的可能,提高了管道端口处的密封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紧件包括连接在封环的开口两端的耳板以及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并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耳板上,调整螺杆的一端设有转动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转动转动块时,转动块带动调整螺杆转动,由于调整螺杆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因此两个耳板在螺纹的作用下相背运动,从而方便、稳定的将封环撑开,进而将四氟乙烯衬套压紧在管道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紧件包括连接在封环的开口两端的夹板以及橡胶弹簧,所述橡胶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夹板上,两个夹板之间还连接有初始线;当所述初始线被剪断时,所述橡胶弹簧将两个夹板弹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封环塞入管道内时,将初始线剪断,此时橡胶弹簧在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开,从而迅速的将封环撑开,进而将四氟乙烯衬套压紧在管道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紧件包括与封环半径相同的弧形封杆,所述封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嵌置杆,所述封环上开设有供嵌置杆嵌入的嵌置槽,所述嵌置槽的开口处朝向水流方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封环塞入管道内后,将嵌置杆的两端分别嵌入嵌置槽内,此时嵌置杆将封环撑开,从而将四氟乙烯衬套压紧在管道内壁上;水流过管道时,水流冲击在嵌置杆上,由于嵌置槽的开口处朝向水流方向,因此水流对封杆有一个向着嵌置槽内压紧的推力,从而减少封环和嵌置杆落出嵌置槽的可能,提高嵌置杆与嵌置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衬套内壁设有环形凸块,所述封环背离延边的一侧与环形凸块相抵触,所述环形凸块上设有卡块,所述封环上设有与卡块相嵌合的卡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封环通过卡块嵌合在卡槽内,使得操作者向管道内移动封环时,可以带动衬套的延边向着管道端部移动,进而便于延边与管道端部相贴合,且水流冲击在封环上时,凸块可以对封环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从而减少封环被水流冲动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环背离环形凸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环形凸块背离封环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在管道内流动时,水流可以顺着第一导流面或第二导流面流走,从而减少水流中的杂质沉积在封环和环形凸块的两侧,进而减少管道内产生堵塞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道的两端部均设有封装塑料板,所述封装塑料板通过原装螺栓拧紧在法兰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封装塑料板可以对四氟乙烯衬套的延边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减少四氟乙烯衬套的延边在运输过程中因碰撞而产生破损的可能,提高了四氟乙烯衬塑弯头在运输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环槽使得延边与法兰多段抵触,提高了两个法兰之间的连接密封性,减少管道内液体从管道的两个连接端溢出的可能;

2、封环可以在其它管道通过法兰连接在管道两端时,延边因松动而产生褶皱、卷起等影响延边与两个法兰之间贴合度的可能,提高管道端口处的密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2用于体现撑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3用于体现撑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管道;12、法兰;13、衬套;14、延边;15、环槽;16、封环;2、撑紧件;211、耳板;212、调节螺杆;213、转动块;221、夹板;222、橡胶弹簧;223、初始线;231、封杆;232、嵌置杆;233、嵌置槽;31、环形凸块;32、卡块;33、卡槽;41、第一导流面;42、第二导流面;51、封装塑料板;5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四氟乙烯衬塑弯头,如图1,包括弯曲管道11、固定连接在管道11两端的法兰12以及内衬于管道11内的四氟乙烯衬套13,衬套13的两端分别延伸出管道11两端并设有延边14,延边14朝向管道11两端的一侧与管道11两端相贴合,其它管道11可以通过法兰12连接在管道11的两端,此时延边14可以对两个管道11之间起到一个密封作用,防止管道11内液体从两个管道11之间溢出。延边14背离管道11的一侧开设有三道直径依次变大的环槽15,两个管道11通过法兰12连接时,环槽15的设置使得延边14与管道11两端分段贴合,从而增加了延边14与管道11两端之间的密封次数,进而提高了两个管道11之间的密封性。

如图1和图2,衬套13内部设有带有开口的弹性封环16,封环16由橡胶制成,橡胶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和弹性,因此可以防止封环16被含腐蚀性的溶液腐蚀。衬套13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凸块31,封环16背离环形凸块31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流面41,环形凸块31背离封环16的一侧设有第二导流面42,第一导流面41和第二导流面42可以对水流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减少杂质沉积在环形凸块31和封环16之间的可能,以减少管道11内发生堵塞的可能。

如图1和图2,操作者压缩弹性封环16并将封环16移动使得封环16背离延边14的一侧与环形凸块31抵触时,环形凸块31上设有卡块32,封环16上开设有卡槽33,卡块32嵌合在卡槽33内,此时移动封环16即可使得衬套13移动。衬套13移动至延边14与管道11两端贴合时,封环16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将弹性封环16撑紧在管道11内壁上撑紧件2。

如图2,撑紧件2包括连接在封环16的开口两端的两个耳板211,两个耳板211上同时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212,调节螺杆212的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并分别连接在两个耳板211上,操作者转动调节螺杆212时,即可调整两个耳板211之间的间距,进而方便快捷的将封环16撑紧在管道11内壁上。调整螺杆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供操作者转动的多边形转动块213。

如图1,管道11的两端部均设有封装塑料板51,封装塑料板51压紧在延边14背离管道11的一侧后,通过原装螺栓52拧紧在法兰12上,此时封装塑料板51可以对延边14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减少延边14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破损的可能。

安装过程:需要安装四氟乙烯衬塑弯头时,操作者首先将封环16压缩并放入管道11内,然后将封环16向着环形凸块31移动,使得封环16上的卡块32嵌合在卡槽33内。再移动封环16使得延边14朝向管道11端部的一侧与管道11端部贴合,此时松开封环16,转动转动块213,调整螺杆转动使得两个耳板211之间的距离增加,直至封环16外壁将衬套13压紧在管道11内壁上,此时延边14不再松动,以便于操作者将其它管道11通过法兰12连接在管道11两端。

实施例2:一种四氟乙烯衬塑弯头,如图3和图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撑紧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封环16的开口两端的夹板221,两个夹板221之间设有橡胶弹簧222,橡胶弹簧2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夹板221上,两个夹板221之间还设有两根初始线223,两根初始线223关于橡胶弹簧222对称设置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夹板221上。

如图4,橡胶弹簧222初始状态设为被压缩而具有弹性恢复力,当操作者剪断两根初始线223时,橡胶弹簧222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开,从而增加了两个夹板221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快捷的将封环16撑开,进而将衬套13压紧在管道11内壁上。

实施例3:一种四氟乙烯衬塑弯头,如图5和图6,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撑紧件2包括与封环16半径相同的弧形封杆231,弧形封杆231的两端均连接有嵌置杆232,封环16上开设有供嵌置杆232嵌入的嵌置槽233,操作者将弧形封杆231通过嵌置杆232嵌置在嵌置槽233内即可稳定的撑开封环16开口两端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快捷的将封环16撑开,进而将衬套13压紧在管道11内壁上。

如图5和图6,嵌置槽233的开口处朝向水流方向。水流过管道11时,水流冲击在嵌置杆232上,由于嵌置槽233的开口处朝向水流方向,因此水流对弧形封杆231有一个向着嵌置槽233内压紧的推力,从而减少封杆231上的嵌置杆232落出嵌置槽233的可能,提高了封杆231与嵌置槽23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