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分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5761发布日期:2019-01-04 23:4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分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机构,尤其是一种行星减速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大速比减速的差分减速器。



背景技术:

少齿差行星减速机构是由一对齿数相差很少的内啮合齿轮和输出机构组成的行星齿轮传动。通常齿数差为1~4。外齿轮通过轴承和偏心套装在减速器的输入轴上。为了平衡部分惯性力和提高承载能力,通常采用两个外齿轮,偏心套上有两个偏心并互成180°。内齿轮大多固定不动。输出机构将外齿轮的转动通过销轴传到输出轴上,并保持它的角速度不变。常用的输出机构有销轴式和浮动盘式等。渐开线少齿差单级传动一般采取的传动比为20~100以上,效率为0.8~0.9。它的齿轮可用一般齿轮机床加工。如外齿轮的齿数为Z0,内齿轮的齿数为Zb,则内齿轮固定时,输入轴和输出轴的传动比ib=-Z0/(Zb-Z0);输出轴(F)不动时,输入轴和内齿轮的传动比iF=Zb/(Zb-Z0)。内、外齿轮的齿数差越少,每级传动得到的传动比越大,但齿数差少到一定程度时,例如采用压力角为20°的标准渐开线齿轮,当内齿轮数少于180、齿数差少于5~7时,内啮合齿轮就会产生齿形重叠干涉。解决的办法是采用短齿并进行适当的变位。因此,现有结构的减速器结构相对复杂,制造安装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少齿差减遫器存在结构复杂,制造安装难度较大的问题,设计一种输入轴为偏心轴的差分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差分减速器,其特征是它主要由行星齿轮1、固定大齿圈2、输出齿圈3和偏心输入轴4组成,所述的行星齿轮1安装在偏心输入轴4的偏心段上,固定大齿圈2和输出齿圈3同轴心安装。

所述的固定大齿圈2齿数Z2与行星齿轮1的齿数Z1之差为1,输出齿圈3的齿数Z3等于行星齿轮1的齿数Z1。

所述的行星齿轮1、固定大齿圈2和输出齿圈3的齿形全为非标变位齿轮。

所述的非标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为: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体积小型化,重量轻量化,同时具有减速均匀,制造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差分减速器它主要由行星齿轮1、固定大齿圈2、输出齿圈3和偏心输入轴4组成,所述的行星齿轮1安装在偏心输入轴4的偏心段上,固定大齿圈2和输出齿圈3同轴心安装。所述的固定大齿圈2齿数Z2与行星齿轮1的齿数Z1之差为1,即Z2-Z1=1,输出齿圈3的齿数Z3等于行星齿轮1的齿数Z1,即Z3=Z1。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具体过门和时,行星齿轮1、固定大齿圈2和输出齿圈3的齿形可全部或部分采用非标变位齿轮,变位系数可为:0.5。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