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熔镁生产中监控镜头的驱动及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2147发布日期:2019-01-13 17:0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熔镁生产中监控镜头的驱动及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驱动及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电熔镁生产中,多为高温环境,监控设备的探头需要有多组动作才能保证全方位的收集图像;根据探头的动作不同,其驱动结构也不尽相同。在涉及一些隐蔽监控时,有时需要探头的上下移动以及转动,现有技术提供了多种驱动结构,但由于都没有考虑到在一些长期隐蔽状态的探头,由于动作较少,齿轮间的啮合由于缺少润滑,造成齿轮卡死或无法啮合的状况,这直接导致了监控设备的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下及转向动作的驱动结构,并且考虑了润滑作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熔镁生产中监控镜头的驱动及润滑结构,包括上固定粱,所述上固定粱下方设置一对导柱,滑块在所述导柱上滑动,滑块下方与齿条固定,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的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同轴转动;齿轮及电机均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齿条的下方固定有挂板,所述挂板上设置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轮通过键连接同轴转动,转动轮与承载轮啮合,承载轮上固定有探头;所述挂板的上方及下方设置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的上方正对齿轮啮合处;所述滑块间设置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的上方与压缩缸的活塞杆固定,压缩缸的上方与连接座固定,连接座固定在上固定粱上;所述压缩缸设置进油口与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出油口均通过单向阀与进油管、出油管连接;所述进油管与集油槽连通;所述出油管的出油端设置在齿轮啮合处的上方。

所述集油槽的上端设置斜面,所述斜面的正中间位置为储油腔。

所述电机设置在固定板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实现上下移动及转动,并且巧妙地利用上下移动来驱动压缩缸的活塞运动,从而将润滑油施加到需要润滑的位置,保证了齿轮间的有效啮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缩缸与进油管及出油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固定粱1,所述上固定粱1下方设置一对导柱2,滑块3在所述导柱2上滑动,滑块3下方与齿条4固定,齿条4与齿轮5啮合,齿轮5的转轴51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连接同轴转动;齿轮及电机均设置在固定板14上(电机设置在固定板的背面,图中未画出);所述齿条的下方固定有挂板6,所述挂板6上设置转动电机7,转动电机7的输出轴与转动轮8通过键连接同轴转动,转动轮8与承载轮9啮合,承载轮9上固定有探头10;所述挂板6的上方及下方设置集油槽11,所述集油槽11的上方正对齿轮啮合处,如图中的齿轮与齿条啮合处及下方的转动轮8与承载轮啮合处;所述滑块3间设置连接横板15,所述连接横板15的上方与压缩缸17的活塞杆16固定,压缩缸17的上方与连接座18固定,连接座18固定在上固定粱1上;如图2所示,所述压缩缸17设置进油口19与出油口20,所述进油口19、出油口20均通过单向阀21与进油管22、出油管23连接;所述进油管22与集油槽连通;所述出油管23的出油端设置在齿轮啮合处的上方。

所述集油槽11的上端设置斜面12,所述斜面12的正中间位置为储油腔13。

所述电机设置在固定板14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电机驱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齿条上下移动,齿条与滑块固定,因此,带动挂板上下移动;而转动电机驱动探头旋转一定的角度;在滑块上下移动时,带动压缩缸的活塞运动,而压缩缸的进油口及出油口均设置单向阀,可保证润滑油朝一个方向流动;进油口通过进油管与储油腔连通,出油口通过出油管与需要润滑的地方连接。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具有较高温度的场合,如冶金企业的连铸连轧生产线等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