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塑料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6912发布日期:2019-03-30 09:2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损塑料齿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耐磨损塑料齿轮。



背景技术:

现有齿轮通常为金属材质,金属齿轮存在重量重、噪音大等问题,且金属齿轮受加工精度影响,一致性差、易磨损、易受热胀冷缩的问题,会影响传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尤其轴孔处极易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润滑作用的耐磨损塑料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磨损塑料齿轮,包括齿轮本体和置于齿轮本体中心上的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两端均设有台阶槽,轴孔中部上设有环形结构的储油槽、沿轴孔内壁周向等距设置的卡槽,轴孔内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轴套,轴套包括相连接的盘部和轴部,盘部与台阶槽过盈配合,轴部置于轴孔内,轴部的外周壁上还设有与卡槽过盈配的卡条,两个轴套的轴部相抵触,轴套上还设有若干微孔,微孔形成连通储油槽和轴套内壁的油路通道,齿轮本体上还设有与储油槽连通的注油孔,注油孔内设有堵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的设置便于向储油槽内注入润滑油,轴套为多孔金属,轴孔内的轴套用于套设在传动轴上,当齿轮转动时,即轴套相对传动轴转动会摩擦而发热,轴套内壁热膨胀使润滑油溢出,起到润滑作用;当停止转动时,轴套内壁冷却,储油槽内的润滑油又被吸入轴套的孔隙中,从而实现自润滑,优选的盘部的厚度要大于台阶槽的深度,降低齿轮本体两侧的磨损,同时盘部也能起到自润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本体的两侧上还设有环形结构的减重槽,减重槽包括槽底壁和连接于槽底壁两侧的弧形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槽可以减少齿轮本体的重量及其用量,弧形壁的弧形结构,可以分散受力确保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等距排布的齿牙,齿牙顶部设有形变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变槽可以降低塑料齿轮注塑成型过程中齿牙处的变形量,提高齿牙的成型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套与卡条一体成型,轴套与卡条的材质均为铜基合金粉末烧结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套和卡条一体成型,可以确保轴套与卡条之间的结构强度,轴套采用铜基合金粉末为主要原料,用粉末冶金法制作成烧结体,性能上具有足够的强度,且材料内部有无数的微小孔穴,在制造过程中可较自由调节孔隙的数量、大小、形状及分布等技术上的优点,既可以存油,又可以形成微小而曲折的油路通道,起到渗油、自润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中B-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齿轮本体;2、储油槽;3、轴套;4、轴部;5、盘部;6、卡条;7、减重槽;8、齿牙;9、形变槽;10、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一种耐磨损塑料齿轮,包括齿轮本体1和置于齿轮本体1中心上的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两端均设有台阶槽,轴孔中部上设有环形结构的储油槽2、沿轴孔内壁周向等距设置的卡槽,轴孔内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轴套3,轴套3包括相连接的盘部5和轴部4,盘部5与台阶槽过盈配合,轴部4置于轴孔内,轴部4的外周壁上还设有与卡槽过盈配的卡条6,两个轴套3的轴部4相抵触,轴套3上还设有若干微孔,微孔形成连通储油槽2和轴套3内壁的油路通道,齿轮本体1上还设有与储油槽2连通的注油孔10,注油孔10内设有堵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10的设置便于向储油槽2内注入润滑油,轴套3为多孔金属,轴孔内的轴套3用于套设在传动轴上,当齿轮转动时,即轴套3相对传动轴转动会摩擦而发热,轴套3内壁热膨胀使润滑油溢出,起到润滑作用;当停止转动时,轴套3内壁冷却,储油槽2内的润滑油又被吸入轴套3的孔隙中,从而实现自润滑,优选的盘部5的厚度要大于台阶槽的深度,降低齿轮本体1两侧的磨损,同时盘部5也能起到自润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本体1的两侧上还设有环形结构的减重槽7,减重槽7包括槽底壁和连接于槽底壁两侧的弧形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槽7可以减少齿轮本体1的重量及其用量,弧形壁的弧形结构,可以分散受力确保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本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等距排布的齿牙8,齿牙8顶部设有形变槽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变槽9可以降低塑料齿轮注塑成型过程中齿牙8处的变形量,提高齿牙8的成型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套3与卡条6一体成型,轴套3与卡条6的材质均为铜基合金粉末烧结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套3和卡条6一体成型,可以确保轴套3与卡条6之间的结构强度,轴套3采用铜基合金粉末为主要原料,用粉末冶金法制作成烧结体,性能上具有足够的强度,且材料内部有无数的微小孔穴,在制造过程中可较自由调节孔隙的数量、大小、形状及分布等技术上的优点,既可以存油,又可以形成微小而曲折的油路通道,起到渗油、自润滑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