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渣管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670发布日期:2019-04-09 21:5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集渣管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阀,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集渣槽的管阀。



背景技术:

管阀被广泛的被使用在各种需要排放工作液体的产业上,例如,锻造、化工等制造业或者水处理,现有的管阀具有一个通路,可供工作液体通过,并通过一个闸件可关闭或开启该通路,以控制该工作液体的流通。但是,该工作液体中的杂质通常会析出而堆积于管壁,形成沉积的渣,当堆积于该闸件的关闭处时,会妨碍该闸件的关闭,对该闸件关闭该通路后的密闭性产生不良影响。

有鉴于此,现有的管阀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渣管阀,可以对工作液体所沉积的渣进行收集,以避免形成阻碍。

本实用新型的集渣管阀,包括:一管壳体,具有一流通道、一个伸入口及一个集渣槽,该伸入口及该集渣槽连通该流通道,该集渣槽具有对位于该伸入口的一个槽孔;及一个闸件,可伸缩地由该伸入口结合于该槽孔,以开启或封闭该流通道。

据此,本实用新型的集渣管阀,通过该流通道设有该集渣槽,可以使该工作液体流经该管壳体的流通道时,该工作液体中的沉积物落入该集渣槽内,而不会沉积在管壁阻碍该闸件的密合,且该闸件可以伸入并结合于该集渣槽的槽孔,而不是仅扺接于管壁,如此,可以达到增进闸封密闭性的功效。

其中,该集渣槽于径向上呈60~180°凹设于该流通道内壁。如此,当该工作液体流经该集渣槽时,可以位于该集渣槽的槽孔范围内,以达到充分收集工作液体的沉积物的功效。

其中,该集渣槽的体积为20~100ml。如此,可以达到充分收集工作液体的沉积物的功效。

其中,该集渣槽的槽孔由该流通道朝该集渣槽形成内缩,以于该槽孔周缘形成一个导引面。如此,可以导引该工作液体中的沉积物落入该集渣槽中,具有提升集渣效率的功效。

其中,该集渣槽具有一个排渣孔。如此,具有方便清理的效果。

其中,该集渣槽具有可拆装的结合于该排渣孔的一个封闭件。如此,具有方便清理的效果。

其中,该管壳体具有围绕该伸入孔的一个阀壳,该阀壳内具有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连接该伸入孔,该阀壳于该容置空间的内壁具有一个导轨。如此,可以导引该闸件准确的由该伸入孔伸入该流通道,具有增加使用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闸件具有相对的一个连接端及一个结合端,该连接端连接一个动作杆,该结合端可伸缩地由该伸入口结合于该槽孔。如此,可以导引该闸件准确的由该伸入孔伸入该流通道,具有增加使用便利性的功效。

其中,该闸件具有垂直于一个插入方向的轴向相对的两个挡止面,该两个挡止面具有镀层。如此,具有避免该工作液体的腐蚀,或预防长久接触该工作液体所产生的生锈的效果。

其中,该镀层为厚度1~10um的镍(Ni)、铬(Cr)或厚度2~20um的镍加铬。如此,具有避免该工作液体的腐蚀,或预防长久接触该工作液体所产生的生锈的效果。

其中,该闸件的两个挡止面朝内凹陷以形成具有径差的多个肩部。如此,通过该多个肩部可以消除该工作液体的撞击力,具有降低该闸件耗损的效果。

其中,该闸件的两个挡止面之间的侧壁环设一个槽,该槽的槽深为2~20mm。如此,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挤压该闸件,以朝该槽产生些微的形变,借此使该闸件可以紧扺于该槽孔,达到进一步提升密合度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侧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闸件阻断流通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实用新型﹞

1 管壳体 11 开口

12 伸入口 13 集渣槽

131 槽孔 132 导引面

133 排渣孔 134 封闭件

14 阀壳 15 容置空间

16 导轨

2 闸件

21 连接端 22 结合端

23 动作杆 24 挡止面

241 肩部 25 槽

X 插入方向 S 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以下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例如“前”、“后”、“左”、“右”、“上(顶)”、“下(底)”、“内”、“外”、“侧面”等,主要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语仅用以辅助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渣管阀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一个管壳体1及一个闸件2,该管壳体1具有一个流通道S,该闸件2位于该管壳体1内,以开启或封闭该流通道S。

该管壳体1具有两个开口11,该两个开口11连通该流通道S,该管壳体1的两个开口11可以设有现有的法兰结构,用以分别连接工作液体输送管道,使该管壳体1可以通过该两个开口11输入及输出该工作液体,以达到输送该工作液体的目的,该管壳体1于该两个开口11之间,可以具有一个伸入口12,该伸入口12连接该流通道S,该伸入口12可以供该闸件2伸入该流通道S,以将该流通道S截断形成两个空间,用以阻断该工作流体流通,该管壳体1还具有一个集渣槽13,该集渣槽13可以通过一个槽孔131连接该流通道S,使该工作液体流经该集渣槽13时,该工作液体中的沉积物可以落入该集渣槽13,避免沉积在管壁表面。该集渣槽13的槽孔131对位于该伸入口12,使该闸件2可以通过该伸入口12伸入该流通道S,并结合于该集渣槽13的槽孔131,借此,该闸件2可以封闭该流通道S,而不会被管壁表面内沉积的沉积物所阻挡,以避免封闭不全的问题产生。

该集渣槽13可以由该管壳体1的流通道S的内壁凹设而成,于本实施例中,该集渣槽13于该管壳体1的径向上,呈60~180°凹设于该流通道S周壁,且该集渣槽13的体积较佳为20~100ml,借此,当该工作液体流经该集渣槽13时,可以位于该集渣槽13的槽孔131范围内,以达到充分收集工作液体的沉积物的作用。另外,该集渣槽13的槽孔131较佳由该流通道S朝该集渣槽13形成内缩,使该槽孔131周缘形成一个导引面132,且该导引面132于该槽孔131相对两个开口之间的长度可以为2~10mm,借此,可以导引该工作液体中的沉积物落入该集渣槽13中,具有提升集渣效率的作用。该集渣槽13较佳具有一个排渣孔133,用以将该集渣槽13中的沉积物排出,该排渣孔133的孔径可以为5~25mm,以避免孔径太小而难以排渣,并且可以通过一个封闭件134可拆装的结合于该排渣孔133,借此达到方便清理的效果,该封闭件134可以为螺丝螺合于该排渣孔133并设有O形环加强密合性,或者可以为球阀等,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

另外,该管壳体1可以具有围绕该伸入孔12的一个阀壳14,该阀壳14内具有一个容置空间15,该容置空间15连接该伸入孔12,当该闸件2未由该伸入孔12伸入该流通道S时,该闸件2可以容置该阀壳14内。该阀壳14于该容置空间15的内壁可以具有一个导轨16,该导轨16可以导引该闸件2准确的由该伸入孔12伸入该流通道S。

该闸件2具有相对的一个连接端21及一个结合端22,该连接端21可以连接一个动作杆23,通过该动作杆23推动该闸件2的伸缩,该闸件2与该动作杆23的连接可以为卡合、焊接等方式,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该动作杆23相对该闸件2的一端可以连接现有的动力组件,或以手动来推动该动作杆23的伸缩,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赘述。当该闸件2伸入该流通道S以阻断该工作液体的流通时,该结合端22可以结合并封闭该集渣槽13的槽孔131,以避免该集渣槽13内的工作液体的沉积物流出。

本实施例中,该闸件2具有垂直于一个插入方向X的轴向相对的两个挡止面24,该闸件2伸入该管壳体1并阻断该流通道S时,该两个挡止面24朝向该流通道S,并用以阻挡该工作液体的流通,该两个挡止面24较佳具有镀层,以避免该工作液体的腐蚀,或预防长久接触该工作液体所产生的生锈,举例而言,该镀层可以为厚度1~10um的镍(Ni)、铬(Cr)或厚度2~20um的镍加铬等金属镀层,也能够以阳极处理形成其他金属镀层,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

请续参照图1、图2所示,该闸件2的两个挡止面24可以朝内凹陷以形成具有径差的多个肩部241而呈阶梯状,借此,当该闸件2阻断该工作液体的流通时,通过该多个肩部241可以消除该工作液体的撞击力,具有降低该闸件2耗损的作用,并且,可以进一步的通过朝内凹陷的该多个肩部241,来适度的减少该闸件2的体积。另外,该闸件2的两个挡止面24之间的侧壁,可以环设一个槽25,该槽25的槽深可以为2~20mm,当该闸件2结合于该集渣槽13的槽孔131时,可以提供足够的空间挤压该闸件2,以朝该槽25产生些微的形变,借此使该闸件2可以紧扺于该槽孔131,达到进一步提升密合度的作用。另外,该槽25也可以用以对合该阀壳14的导轨16,以使该闸件2可以准确的通过该伸入口12伸入该流通道S。

请参照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集渣管阀使用时,于该管壳体1的两个开口11分别连接该工作液体的流通管路,使该工作液体能够流经该管壳体1的流通道S,此时该工作液体中的沉积物可以通过该槽孔131落入该集渣槽13内,当需要阻断该工作液体的流通时,由该动作杆23推动该闸件2伸入该流通道S中,并结合于该流通道S上的槽孔131,此时,该工作液体中的沉积物集中于该集渣槽13,使该闸件2可以完整的阻断该流通道S。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集渣管阀,通过该流通道设有该集渣槽,可以使该工作液体流经该管壳体的流通道时,该工作液体中的沉积物落入该集渣槽内,而不会沉积在管壁阻碍该闸件的密合,且该闸件可以伸入并结合于该集渣槽的槽孔,而不仅是扺接于管壁,如此,可以达到增进闸封密闭性的功效。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公开,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