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2000发布日期:2019-01-15 22:2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差式进水阀的止水单元通常将背压腔直接与进水通道和泄压孔相连通,使得进水阀背压腔内水路无法形成固定的路径,而一些布局紧凑的进水阀需要背压腔形成一固定的水流路径,并且通过该固定水流路径实现水流的转向,但由于工艺复杂、成型难度较大,因此使得进水阀受背压腔的水路限制无法满足布局紧凑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进水阀包括形成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本体,一止水单元连通或切断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出水通道,所述止水单元包括止水垫、背压腔、过渡单元及泄压孔,所述过渡单元设有过渡通道,所述进水通道、所述背压腔、所述过渡通道及所述泄压孔依次相连通,并且所述过渡通道的进水端和所述过渡通道的出水端不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泄压孔打开时,所述止水垫在进水通道的水压作用下打开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所述泄压孔关闭时,所述止水垫在背压腔压力作用下关闭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

优选的,所述过渡单元包括一进水盖和一密封件,所述进水盖设有一与所述背压腔连通的进水孔,所述进水盖远离所述背压腔的一侧与所述密封件配合形成过水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过水腔相连通,所述密封件设有连通所述过水腔与所述泄压孔的出水孔,所述进水孔、过水腔及所述出水孔配合形成所述过渡通道,所述进水孔为所述过渡通道的进水端,所述出水孔为所述过渡通道的出水端。

优选的,所述止水单元还包括一密封压盖,所述止水垫、密封压盖、过渡单元与所述本体配合形成所述背压腔,所述泄压孔设置于所述密封压盖上。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水盖上或所述密封压盖上,所述泄压孔与所述出水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水盖上,所述密封压盖与所述密封件压紧配合。

优选的,所述止水单元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所述连杆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密封压盖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泄压孔。

优选的,还包括一与所述连杆组件传动连接的浮桶,所述浮桶随水箱水位上升或下落以带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进而打开或关闭所述泄压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进水阀包括形成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本体,一止水单元连通或切断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止水单元包括止水垫、背压腔、过渡单元及泄压孔,所述过渡单元设有过渡通道,所述进水通道、所述背压腔、所述过渡通道及所述泄压孔依次相连通,并且所述过渡通道的进水端和所述过渡通道的出水端不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泄压孔打开时,所述止水垫在进水通道的水压作用下打开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所述泄压孔关闭时,所述止水垫在背压腔压力作用下关闭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本方案可通配多种形式的止水单元,止水单元的水路的布局可根据需要设置,从而优化进水阀的布局,并且成型工艺简单,易实现,结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的进水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的进水阀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的进水阀本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的止水单元部分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进水阀的新型止水单元,进水阀1包括形成进水通道11和出水通道12的本体10,本体10外还套设有外罩13以及位于本体10顶部并与外罩13固定连接的上盖14,一止水单元连通或切断所述进水通道11和所述出水通道12,所述止水单元收容于所述外罩13内,所述止水单元包括止水垫20、背压腔(未图示)、过渡单元40及泄压孔51,所述过渡单元40设有过渡通道,所述进水通道11、所述背压腔、所述过渡通道及所述泄压孔51依次相连通,并且所述过渡通道的进水端和所述过渡通道的出水端不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泄压孔51打开时,所述止水垫20在进水通道11的水压作用下打开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111,所述泄压孔51关闭时,所述止水垫20在背压腔压力作用下关闭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端111。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渡单元40包括一进水盖41和一密封件42,所述进水盖41设有一与所述背压腔连通的进水孔411,所述进水盖41远离所述背压腔的一侧与所述密封件42配合形成过水腔,所述进水孔411与所述过水腔相连通,所述密封件42设有连通所述过水腔与所述泄压孔51的出水孔421,所述进水孔411、过水腔及所述出水孔421配合形成所述过渡通道,所述进水孔411为所述过渡通道的进水端,所述出水孔421为所述过渡通道的出水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单元还包括一密封压盖50,所述止水垫20、密封压盖50、过渡单元40与所述本体10配合形成所述背压腔,所述泄压孔51设置于所述密封压盖50上,具体的,所述进水孔411设置于所述进水盖41的下部,所述出水孔421在水平方向上靠近于所述密封压盖50的轴心处,所述泄压孔51为一L形通道,并且所述泄压孔51的出口朝上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42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水盖41上或所述密封压盖50上,所述泄压孔51与所述出水孔421相连通,本实施例具体采用,所述密封件42固定设置于所述进水盖41上,所述密封压盖50与所述密封件42压紧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止水单元还包括连杆组件52,所述所述连杆组件52活动设置于所述密封压盖50上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泄压孔51。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与所述连杆组件52传动连接的浮桶60,所述浮桶60随水箱水位上升或下落以带动所述连杆组件52运动进而打开或关闭所述泄压孔51。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