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滑柔性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2492发布日期:2019-01-15 22:2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滑柔性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涉及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滑柔性软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级透明钢丝软管,基本都是内外波纹状,容易积料,不好清洗,有风阻,钢丝与管壁之间较薄,不够耐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滑柔性软管,平滑度高,耐磨且容易清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滑柔性软管,包括:内壁以及外壁,内壁与外壁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型腔;支撑筋设置在型腔中心偏上位置,内壁为平直结构。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提供的一种平滑柔性软管内壁为平整结构,除了具有不积料、好清洗、风阻小等优点,还具有极高的效率(实际效率80%-97%。远大于内壁波纹的约35%)。同时,由于具有较光滑的内壁,型腔的厚度较高,具有极好的耐磨损性,对生产使用寿命有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滑柔性软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滑柔性软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滑柔性软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滑柔性软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滑柔性软管,包括:内壁1以及外壁2,内壁1与外壁2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型腔3。外壁1为倾斜结构,内壁1为平直结构,外壁2与内壁1的平行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型腔3为缺角半圆形结构,支撑筋4设置在该缺角半圆结构的左上位置。由于该平滑柔性软管内壁2为平直结构,平滑度大大增强,不会积存物料。外壁1为倾斜结构,风阻小。支撑筋3设在型腔3中心的左上位置处,型腔中的其余位置的厚度较高,具有极好的耐磨损性,对生产使用寿命有很大的提升。

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滑柔性软管,包括:内壁1以及外壁2,内壁1与外壁2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型腔3。外壁1为平直结构,内壁1为平直结构。型腔3为半圆形结构,支撑筋4设置在该半圆形结构中间靠上位置。型腔3的中心至外沿的距离为R,支撑筋4的圆心至型腔3外沿的距离为r,R>r,R与r的差值大于等于2mm。由于该平滑柔性软管外壁1内壁2为平直结构,平滑度大大增强,不会积存物料。型腔3的包裹支撑筋的厚度较高,具有极好的耐磨损性,对生产使用寿命有很大的提升。

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平滑柔性软管,包括:内壁1以及外壁2,内壁1与外壁2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螺旋型腔3。外壁1为弧形结构,内壁1为平直结构,外壁1的弧度为0.1至0.7rad。型腔3为半圆形结构,支撑筋4设置在该半圆形结构的中间靠上的位置。型腔3的中心至外沿的距离为R,支撑筋4的圆心至型腔3外沿的距离为r,R>r,R与r的差值大于等于2mm。由于该平滑柔性软管内壁2为平直结构,平滑度大大增强,不会积存物料。型腔3的包裹支撑筋的厚度较高,具有极好的耐磨损性,对生产使用寿命有很大的提升。

上述的内壁1、外壁2的材料可以为PVC、PP等,上述的支撑筋4的材料可以为钢或者铜。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提供的一种平滑柔性软管内壁1为平整结构,除了具有不积料、好清洗、风阻小等优点,还具有极高的效率(实际效率80%-97%。远大于内壁波纹的约35%)。同时,由于具有较光滑的内壁,型腔的厚度较高,具有极好的耐磨损性,对生产使用寿命有很大的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