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张紧密封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7473发布日期:2019-03-02 03:1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张紧密封垫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配中的密封构件,特别是一种用于螺栓安装面气、液体密封的自张紧密封垫圈。



背景技术:

许多机电设备,特别是柴油机、建筑工程机械中对气、液密封有很高要求,通常情况下铰接空心螺栓安装面处采用单一材质的铜垫圈、铝垫圈或组合垫圈密封。这些垫圈在机械上安装并压紧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高低温、日照、振动等反复作用,密封材料会产生蠕变、松驰,逐步丧失回弹性,密封面面压降低,使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的不足,提出一种使密封面的面压得到补偿,达到持久可靠密封的自张紧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的。

自张紧密封垫圈,包括橡胶密封圈和位于内侧的限位套,其改进之处是在橡胶密封圈外侧设有带开口的弹性箍圈,所述限位套的下端面、弹性箍圈的下端面与橡胶密封圈的下端面齐平,弹性箍圈的上端面低于限位套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弹性箍圈的开口宽度为:0<b≤1mm;所述弹性箍圈上端面低于限位套上端面的差值a=0.1~3mm;所述限位套与弹性箍圈为金属材质。

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限位套在螺栓压紧后起到限位作用,控制橡胶密封圈的压缩率,使其有效发挥密封作用。所谓压缩率为橡胶密封圈的压缩量与其厚度的比值,按静密封控制范围要求为15%~30%。位于外侧的弹性箍圈持久地箍紧橡胶密封圈,限制其向径向扩张,而使橡胶密封圈两端面产生额外的轴向附加面压,增强密封效果。弹性箍圈上的开口随着压缩量的改变而自动调节,使密封面的面压得到均衡补偿,达到持久可靠密封。开口宽度最好在1mm之内,否则橡胶圈会产生局部变形,影响密封效果。所述弹性箍圈上端面低于限位套上端面,使螺栓压紧后保持一个避让间隙,避免弹性箍圈被压死,影响其正常工作。高度差a最好为1~3mm,a太小会影响箍圈自动调节,a太大会使橡胶圈顶部外扩,降低附加面压,产生蠕变,影响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自张紧密封垫圈由橡胶密封圈1、位于内侧的限位套2和位于外侧的带开口的弹性箍圈3构成,三者下端面齐平,上端面呈台阶式,橡胶密封圈压缩量控制为20~25%,弹性箍圈上端面低于限位套上端面的差值a=2mm,弹性箍圈的开口宽度b=0.5mm。限位套采用A3钢材,弹性箍圈采用弹簧钢65Mn。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