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9386发布日期:2019-04-23 23:31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国内汽车的生产及使用数量呈大幅度增加,而汽车中的各种曲轴都需要放置在V型铁上进行检测,可以说V型铁是汽车生产及维修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种装置。

而现有的普通汽车用V型铁都是制作时一体成型,其高度无法改变,而汽车中往往含有多个不同的轴系结构,对于不同的轴系结构往往需要使用不同高度的V型铁进行支撑才行,这使得V型铁的使用范围受限,且为了方便不同的普通汽车用轴系结构的加工,往往需要制备多个不同高度的V型铁备用,这极大地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在更换不同高度及角度的V型铁时,工人师傅要重新对其进行固定安装等各种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以解决现有普通汽车用V型铁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不同的轴系结构需要频繁变换V型铁进行使用,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所述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下方依次可拆卸设置有垫板及基座,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均为直角梯形。

在使用时,依次安装好基座及垫板,而后调整好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的角度,使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有直角的腰与垫板接触,而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较短的底则接触在一起,组成用于支撑汽车轴系结构的V型结构,并将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与垫板及基座固定好即可进行使用,将V型铁拆分为几个部分进行安装,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V型铁的角度及高度变换都更为方便,减轻了更换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梯形支架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二梯形支架上设置有与定位块相互配合的插槽;在使用时将第一梯形支架上的定位块插入第二梯形支架上的插槽中,使得第一梯形支架能与第二梯形支架进行紧密连接,同时也能对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垫板设置有供连接杆插入的第一固定孔,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连接杆插入的第二固定孔;在安装时先将基座及垫板安装好,并让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对齐,而后调整好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的位置并将连接杆依次插入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中,使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固定在垫板上,并能将垫板与基座连接起来;在使用时,由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夹住轴系结构,并由垫板及基座为其提供支撑;在需要提供不同角度的支撑时,将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取下进行更换即可,使得使用时V型铁的安装及固定更为方便,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且在需要改变高度时,将垫板更换为不同厚度的垫板即可,无需将同一种角度的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准备为多种高度,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储存及维护的费用。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所述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的截面与连接杆一致;连接杆截面设置为圆形,使得连接杆插入更为容易,同时可以将连接杆插入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内后,再转动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来调整位置,使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能组合为支撑汽车轴系结构的V型结构,方便对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的位置进行调节;而将连接杆的截面设置为多边形,能对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使其无法与垫板放生相对位移,这种结构的连接杆在安装时,则需要先将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的位置调整好后,再将连接杆插入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中,插入后,连接杆便不能再产生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垫板设置有至少一块;在使用时,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垫板的数量来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即可以制备多个垫板备用,来改变高度,而不是仅仅使用一块较高的垫板来增加装置的高度;若是仅仅增加一块垫板的厚度,会使得垫板过于笨重,在安装时会增加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一三角形缺口,所述三角形缺口位于基座中线上,三角形缺口贯穿基座;在制造时,可以在底座底部设置一个有一定角度的三角形缺口,从而便可以少制造一组同样角度的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在轴系结构需要得到这个角度的支撑时,先选取一组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安装好,再将垫板安装在其上方,并将基座的三角形缺口朝上安装在垫板上即可。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型铁将支撑部位分设为相互配合的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当对汽车的不同轴系结构进行支撑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来改变支撑角度,使其与轴系结构相适应,无需更换垫板及基座,单独的第一梯形支架及第二梯形支架其重量较现有的V型铁重量轻,且体积更小,使得更换更为便捷简单,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操作负担,提高了更换效率;同时也能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板来对支撑高度进行调节,无需对第一梯形支架、第二梯形支架及基座进行变更,安装简便、快捷,而一般的V型铁无法变更高度,其想要实现不同高度的支撑,只能通过制造不同高度的V型铁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方式不仅单个V型铁体积笨重,不便于搬运及安装,也需要制备多个不同角度及高度的V型铁来备用,使得投入成本增加;另外,维护维修也更为简单便捷,当有部件损坏时,其更换方便,只需更换单一部件即可,而无需像传统的V型铁一样只能全部更换,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梯形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梯形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梯形支架,2-第二梯形支架,3-垫板,4-基座,101-定位块,201-连接杆,202-插槽,401-第二固定孔,402-三角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下方依次可拆卸设置有垫板3及基座4,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均为直角梯形。

其中,为了对汽车的不同轴系进行较为有效的支撑,可以根据惯常使用的角度来准备3种不同斜腰角度的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其具体角度为22.5°、65°、85°,上述角度均为斜腰靠近直角腰一侧与水平线的夹角,准备好这3种角度的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后,便可对汽车的不同轴系进行有效支撑,且仅需更换不同角度的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即可,无需对装置进行整体更换。

其中,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与垫板3、基座4的连接,可以采取如下方式进行:在基座4顶部设置第一限位孔,在垫板3底部设置与第一限位孔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柱,在垫板3底部设置第二限位孔,并在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底部设置与第二限位孔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柱,在安装时,先将基座4固定好,而后将第一限位柱插入第一限位孔中,使垫板3与基座4固定好,而后将第二限位柱插入第二限位孔中,使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与垫板3固定好,便可进行使用。

在使用时,依次安装好基座4及垫板3,而后调整好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的角度,使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有直角的腰与垫板3接触,而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较短的底则接触在一起,组成用于支撑汽车轴系结构的V型结构,并将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与垫板3及基座4固定好即可进行使用,将V型铁拆分为几个部分进行安装,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V型铁的角度及高度变换都更为方便,减轻了更换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垫板3设置有至少一块;在使用时,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垫板3的数量来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即可以制备多个垫板3备用,来改变高度,而不是仅仅使用一块较高的垫板3来增加装置的高度;若是仅仅增加一块垫板3的厚度,会使得垫板3过于笨重,在安装时会增加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在本实施例中,若使用多块垫板3,则只需将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设置为同样的形状及大小即可。

其中,为了适应汽车的不同轴系的支撑,可以分别制作不同高度的垫板3来达到其对高度的要求,在制作时只需制作高度分别为25mm、40mm、60mm的垫板3即可,在使用时可每块垫板3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几种不同高度的垫板3根据轴系结构的要求进行组合使用,进而满足汽车的各种轴系对于V型铁的高度要求。

实施例2

请参见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与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大致相同,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梯形支架1上设置有定位块101,第二梯形支架2上设置有与定位块101相互配合的插槽202;在使用时将第一梯形支架1上的定位块101插入第二梯形支架2上的插槽202中,使得第一梯形支架1能与第二梯形支架2进行紧密连接,同时也能对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

实施例3

请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与实施例2所述的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大致相同,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底部设置有连接杆201,垫板3设置有供连接杆201插入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贯穿垫板3;基座4上设置有供连接杆201插入的第二固定孔401,第二固定孔401贯穿基座4;在安装时先将基座4及垫板3安装好,并让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401对齐,而后调整好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的位置并将连接杆201依次插入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401中,使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固定在垫板3上,并能将垫板3与基座4连接起来;其相对于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实施方式而言,安装垫板3时更为方便,只要将垫板3放置在基座4上,并轻轻推动垫板3调节位置使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401对齐即可,无需将垫板3抬高放入基座4内,而垫板3具有一定重量,省去此步骤后,可以极大地减轻工人的操作负担。

在使用时,由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夹住轴系结构,并由垫板3及基座4为其提供支撑;在需要提供不同角度的支撑时,将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取下进行更换即可,使得使用时V型铁的安装及固定更为方便,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且在需要改变高度时,将垫板3更换为不同厚度的垫板3即可,无需将同一种角度的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准备为多种高度,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储存及维护的费用。其中连接杆201并不一定需要完全贯穿基座4,只要有部分在基座4内便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因而增加垫板3的厚度并不影响装置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连接杆201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401的截面与连接杆201一致;连接杆201截面设置为圆形,使得连接杆201插入更为容易,同时可以将连接杆201插入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401内后,再转动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来调整位置,使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能组合为支撑汽车轴系结构的V型结构,方便对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的位置进行调节;而将连接杆201的截面设置为多边形,能对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使其无法与垫板3放生相对位移,这种结构的连接杆201在安装时,则需要先将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的位置调整好后,再将连接杆201插入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401中,插入后,连接杆201便不能再产生转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的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与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角度高度可以变换的V型铁大致相同,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基座4底部设置有一三角形缺口402,三角形缺口402位于基座4中线上,三角形缺口402贯穿基座4;在制造时,可以在底座底部设置一个有一定角度的三角形缺口402,从而便可以少制造一组同样角度的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在轴系结构需要得到这个角度的支撑时,先选取一组第一梯形支架1及第二梯形支架2安装好,再将垫板3安装在其上方,并将基座4的三角形缺口402朝上安装在垫板3上即可。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