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展架的金属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6212发布日期:2019-04-29 12:5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展架的金属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展架的金属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展架的用途广泛,通常用于产品的展示。现有的金属连接采用焊接和螺钉固定连接,并需要抛光、打磨。采用这种连接方式会出现环境污染,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钉头外露,造成外形不美观和容易造成钉头对人的误伤,人工成本高,效果不佳,制作周期长。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结构稳固、外形美观、使用安全、人工成本底、制作周期短的金属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金属连接装置存在连接效果差、容易误伤、人工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属展架的金属连接装置,包括:

L角码,包括两条互相垂直的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一弹性片上设有凸出部;

转角码,与所述L角码重叠设置,包括两条互相垂直的第一固定片;

角码,固定在所述L角码的转角处,呈U型,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二固定片和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二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弹性片均垂直于所述L角码;

两条第一方形柱,内部中空,一端设有斜切口,所述斜切口内设有斜插接孔,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一弹性片插入对应的所述斜插接孔内,所述斜切口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转角码对应的避空孔,两条所述第一方形柱通过所述斜切口相接;

第二方形柱,一端的开口内设有垂直插接孔,所述角码插入所述垂直插接孔。

在另一条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避空孔设置在所述斜切口的其中一侧。

在另一条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片的中部,所述凸出部通过冲压而成。

在另一条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斜插接孔由内框围成,所述内框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方形柱的内壁通过肋板连接,所述内框的一侧设有卡槽。

在另一条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片、所述第二弹性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所述第二固定片上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两条第一方形柱采用斜切口连接,不仅连接更加稳固,缝合口更小,可通过卡接嵌入的方式连接,安装简单方便,不需要额外的抛光打磨等机械处理方式,不污染环境;还可以防止拉钉的钉头外露造成对人的伤害,也能使整体更加的美观,可以减少安装所需要的空间,从而优化金属连接装置的体积,两条第一方形柱和第二方形柱相互借力,使整条结构的连接强度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L角码、转角码、角码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角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角码的平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角码的结构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方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方形柱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方形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完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展架的金属连接装置,拉头在内部,提高了连接强度。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4、图5、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展架的金属连接装置,包括L角码10、转角码20、角码30和两条第一方形柱40以及一条第二方形柱50。

如图1和图3所示,L角码10包括两条互相垂直的第一弹性片13,第一弹性片13上设有凸出部11。转角码20与L角码10重叠设置,包括两条互相垂直的第一固定片21。角码30固定在L角码10的转角处,呈U型,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二固定片31和第二弹性片32,第二固定片31和第二弹性片32均垂直于L角码10。

如图5所示,两条第一方形柱40内部中空,一端设有斜切口,斜切口内设有斜插接孔42,第一固定片21和第一弹性片13插入对应的斜插接孔42内,斜切口的侧壁上设有与转角码20对应的避空孔41,两条第一方形柱40通过斜切口相接。避空孔41可根据需要设置成需要的形状。

如图7所示,第二方形柱50的一端的开口内设有垂直插接孔51,角码30插入垂直插接孔51。

本实用新型,先将转角码20与L角码10重叠设置,将角码30固定在转角处,然后利用L角码10、转角码20和角码30,形成三条固定端,利用卡接嵌合的方式固定两条第一方形柱40和一条第二方形柱50,从外观上没有保留任何螺钉,造型简洁,不会产生误伤操作人员的情况,并且安装完毕后,两条第一方形柱40和第二方形柱50互相借力,相互牵制,连接强度高。

如图6所示,避空孔41设置在斜切口的其中一侧。避空孔41能有效为角码30的转动提供空间,设置在一侧,也可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分辨固定方向。

凸出部11设置在第一弹性片13的中部,凸出部11通过冲压而成。凸出部11的设置使得第一弹性片13和第一固定片21共同进入斜插接孔42。

斜插接孔42由内框围成,内框的外侧面与第一方形柱40的内壁通过肋板43连接,内框的一侧设有卡槽44。由于第一方形柱40和第二方形柱50都是中空设置,利用内框设置写插接孔,可直接采用一体成型,加工方便。

第一弹性片13、第二弹性片32、第一固定片21和第二固定片31上设有通孔12,用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拉钉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两条第一方形柱采用斜切口连接,不仅连接更加稳固,缝合口更小,可通过卡接嵌入的方式连接,安装简单方便,不需要额外的抛光打磨等机械处理方式,不污染环境;还可以防止拉钉的钉头外露造成对人的伤害,也能使整体更加的美观,可以减少安装所需要的空间,从而优化金属连接装置的体积,两条第一方形柱和第二方形柱相互借力,使整条结构的连接强度显著提高。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易安装,方便快捷,外观简洁大方,极大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与现有金属结构相比,效果更佳,更实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