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协作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9595发布日期:2018-12-11 19:3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智能协作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机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协作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类似智能终端设备的爆发,许多相关技术也受益,最引人注目的是无线传输技术。如今,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无线技术,无线键盘、鼠标的红外技术,蓝牙耳机蓝牙技术,适用于小型无线局域网的WIFI技术,对于运营商等的通信技术等,不同的无线技术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近年来,会议交互式智能无线投屏一体机采用领先的智能硬件技术,强大的交互式商务会议应用软件平台,满足了企业会议演示、交互式交换、写注释、远程视频等使用需求,会议互动触摸一体机的出现带来了传统会议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充分实现了数字业务互动会议。而目前智能无线投屏一体机分为固定式智能无线投屏一体机与移动式智能无线投屏一体机,而移动式智能协作一体机一般采用自由滚轮实现移动,但无法实现精确的转向、前进、倒退,同时,由于一体机的重心偏移,存在平衡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协作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智能协作一体机,包括一体机本体以及支撑所述一体机本体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中心设置有主动车轮机构,所述底板的底面靠近边缘均布设置有若干万向车轮;

所述主动车轮机构包括轴a、齿轮a、齿轮b、轴b、电磁离合器a、双输出电机、承载盘、锥齿轮a、锥齿轮b、轴c、电磁离合器b、轴d、车轮、支架a和支架b;

所述轴a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承载盘活动连接,

所述承载盘的顶面固定设置有所述双输出电机,所述双输出电机包括对称布置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承载盘,所述锥齿轮a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端部,

所述承载盘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支架a,所述轴c、和轴d均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a内,所述轴c、和轴d通过所述电磁离合器b连接,所述车轮固定套接在所述轴d上,所述轴c上固定套接有锥齿轮b,所述锥齿轮b与所述锥齿轮a啮合,

所述承载盘的顶面还固定设置有支架b,所述轴b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b内,所述轴b与所述第二输出轴通过所述电磁离合器a连接,

所述轴b远离所述电磁离合器a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b,所述轴a上部固定设置有齿轮a,所述齿轮a与齿轮b啮合;

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双输出电机、电磁离合器a和电磁离合器b电联。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与所述支架a之间还设置有刹车装置,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片和弹簧,所述刹车片的中部通过销与所述支架a活动连接,所述刹车片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铁,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刹车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a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控制器电联。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b、轴b、电磁离合器a、双输出电机、锥齿轮a、锥齿轮b、轴c、电磁离合器b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齿轮b、轴b、电磁离合器a、双输出电机、锥齿轮a、锥齿轮b、轴c、电磁离合器b均以所述轴c的轴心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车轮包括支架c,若干所述万向车轮内均设置有所述刹车装置,所述刹车片的中部通过销与所述支架c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c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电磁离合器,使得智能协作一体机在实现移动时,电机允许一直旋转,避免反复启停对电机带来的损伤,提高使用寿命。

2.设置一个电机便可实现智能协作一体机的行走和转向需求,结构更为简单、紧凑。

3.共设置两组电机及传动机构,能提高智能协作一体机移动的稳定性,避免因突发故障而无法使用的情况,另外,两组电机及传动机构对称布置,使得底座更稳定,提高了智能协作一体机的平衡性。

4.设置带电磁铁的刹车装置,刹车可自动控制,使得整智能协作一体机的转向、前进、倒退的控制更为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协作一体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动车轮机构效果图;

图3为主动车轮机构正视图;

图4为刹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带备用传动系统的主动车轮机构正视图;

图中,1-底板,2-主动车轮机构,3-万向车轮,201-轴a,202-齿轮a,203-齿轮b,204-轴b,205-电磁离合器a,206-双输出电机,207-承载盘,208-锥齿轮a,209-锥齿轮b,210-轴c,211-电磁离合器b,212-轴d,213-车轮,214-支架a,215-支架b,216-刹车片,217-弹簧,218-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智能协作一体机包括一体机本体、底座,一体机本体固定或可拆卸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包括底板1、主动车轮机构2和四个万向车轮3。底板为圆形,主动车轮机构2设置在其底面中心位置,四个万向车轮3均布在底板1的底面靠近边缘位置。在该智能协作一体机移动时,万向车轮3仅起到支撑的作用,智能协作一体机的转向、前进和后退功能均通过主动车轮机构2来实现。

如图2、图3所示,上述主动车轮机构2由轴a201、齿轮a202、齿轮b203、轴b204、电磁离合器a205、双输出电机206、承载盘207、锥齿轮a208、锥齿轮b209、轴c210、电磁离合器b211、轴d212、车轮213、支架a214和支架b215组成。

轴a201的一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承载盘207活动连接,承载盘207可绕轴a201旋转。

承载盘207的上方固定设置有双输出电机206,双输出电机206两输出轴对称布置,其第一输出轴向下穿过承载盘207,并在其端部通过键固定连接有锥齿轮a208。承载盘207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架a214,轴c210、和轴d212均活动设置于支架a214内,轴c210、和轴d212的端部通过电磁离合器b211连接,车轮213固定套接在轴d212上,轴c210上固定套接有锥齿轮b209,锥齿轮b209与锥齿轮a208啮合。当启动双输出电机206时,其第一输出轴开始旋转,此时带动锥齿轮a208转动,因锥齿轮b209与锥齿轮a208啮合,故锥齿轮b209随之一起转动,从而带动轴c210旋转。因轴c210与轴d212通过电磁离合器b211连接,当电磁离合器b211通电时,两轴接通,轴d212开始旋转,继而带动车轮213转动。

承载盘207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支架b215,轴b204活动设置于支架b215内,轴b204与第二输出轴的端部通过电磁离合器a205连接。轴b204远离电磁离合器a205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b203,轴a201上部固定设置有齿轮a202,齿轮a202与齿轮b203啮合。当双输出电机206启动后,其第二输出轴开始旋转,因轴b204与第二输出轴的端部通过电磁离合器a205连接,当电磁离合器a205通电时,两轴接通,此时轴b204随之一起转动,从而将带动齿轮b203旋转。但是,由于轴a201与底板1固定连接,齿轮a202固定在轴a201上,故齿轮a202是固定不动的,此时因齿轮a202与齿轮b203啮合,故而齿轮b203将绕齿轮a202作径向运动。此时,在支架b215的带动下,承载盘207将绕轴a201旋转,实现转向功能。

智能协作一体机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双输出电机206、电磁离合器a205和电磁离合器b211电联。

车轮213与支架a214之间还设置有刹车装置,如图4所示,该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片216,刹车片216的中部通过销与支架a214活动连接,刹车片216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铁218,其另一端设置有弹簧217,弹簧217的一端与刹车片216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架a214固定连接,电磁铁218与控制器电联。当需要刹车制动时,电磁铁218通电被铁质支架a214向上拉起,因杠杆原理,刹车片216的一端向车轮213压紧,实现制动。当电磁铁218失电时,刹车片216在弹簧217的作用下完成复位。

以上设置,通过电磁离合器a205和电磁离合器b211进行离合控制,使得双输出电机206在工作过程中只需要向一个方向转动,且不用频繁启停,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齿轮b203、轴b204、电磁离合器a205、双输出电机206、锥齿轮a208、锥齿轮b209、轴c210、电磁离合器b211各设置有两个,两个齿轮b203、轴b204、电磁离合器a205、双输出电机206、锥齿轮a208、锥齿轮b209、轴c210、电磁离合器b211均以轴a201的轴心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即包括双输出电机206在内的传动机构共设置有两套,工作时仅需要使用其中一套,另一套备用,以避免其中一套出现故障时该行走装置无法使用的情况。同时,设置两套装置,亦对该机构进行平衡,避免一体机重心偏移带来的不好影响。

进一步的,万向车轮3包括支架c,若干万向车轮3内均设置有刹车装置,与上述刹车装置设置仅有的不同是:刹车片216的中部通过销与支架c活动连接,弹簧217的一端与支架c固定连接。控制器分别对各刹车装置进行控制,在该智能协作一体机移动时,特别是在转向切换时能实现精准的控制。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