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摄像头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4780发布日期:2019-04-29 11:3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摄像头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航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摄像头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该产品是用于安装在汽车上的导航仪,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随时来感应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导航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运算与分析,从而预先让驾驶者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有效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但是以往的导航仪前端的摄像头是固定的,在垂直方向只有一个调节的转轴,存在着对摄像头进行调节时调节的角度过大,导致摄像头的画面偏移角度过大,成像画面不能精确定位,无法实现微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摄像头旋转机构,解决了以往的导航仪,只有一个方向调节,并且调节的角度大,成像区域不好定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摄像头旋转机构,包括前壳、后壳、固定前摄、旋转后摄、蜗杆和蜗轮,所述前壳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后壳,所述后壳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前摄,所述后壳前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后摄,所述旋转后摄的右侧壁焊接有五金凸杆,所述五金凸杆的右端套接有蜗轮,所述旋转后摄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前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主板。

进一步的,所述蜗杆的中部套接有限位环,所述蜗杆的外侧壁焊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限位环的后端,且齿轮呈“螺旋状”。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工具插孔,所述蜗杆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六角孔,所述六角孔的直径小于蜗杆的直径,且六角孔位于工具插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蜗轮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锯齿面,所述锯齿面与齿轮相啮合,所述蜗轮的顶端贯穿连接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内部插接有五金凸杆。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后摄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金属板,所述旋转后摄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柔性电路板,且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与主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壳前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取景槽,所述取景槽左端大右端小,所述取景槽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转动开口,且设置头转动开口上安装有旋转后摄。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的前端贯穿连接有散热孔,所述后壳的前端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六个铆钉,所述后壳的前端紧密贴合有粘贴片,且粘贴片设有六个。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前摄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前摄金属壳,所述旋转后摄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后摄金属框,且后摄金属框上焊接有五金凸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种新型摄像头旋转机构,在五金凸杆的右端套接有蜗轮,在旋转后摄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通过蜗轮和蜗杆,当通过工具插入蜗杆的六角孔并转动时,通过蜗杆上的齿轮与蜗轮上的锯齿面之间咬合力量的传递,蜗轮产生转动,这时旋转后摄上的五金凸杆带动旋转后摄在垂直方向产生转动,为摄像头调节画面采集的角度,解决了以往的导航仪,只有一个方向调节,并且调节的角度大,成像区域不好定位的问题,所以蜗轮配合蜗杆的转动驱动旋转后摄进行转动起到了方便微调摄像头的成像区域的效果,使摄像头达到一个合适的成像角度,方便客户的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后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后摄结构图。

图中,1、前壳;101、散热孔;2、后壳;201、铆钉;202、粘贴片;203、取景槽;204、摄像头转动开口;205、工具插孔;3、固定前摄;301、前摄金属壳;4、旋转后摄;401、后摄金属框;402、柔性电路板;403、金属板; 404、五金凸杆;405、蜗轮;4051、锯齿面;4052、矩形孔;5、主板;6、蜗杆;601、六角孔;602、限位环;603、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摄像头旋转机构,包括前壳1、后壳2、固定前摄3、旋转后摄4、蜗杆6和蜗轮405,前壳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后壳2,后壳2的左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前摄3,后壳2前端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旋转后摄4,旋转后摄4的右侧壁焊接有五金凸杆404,五金凸杆 404的右端套接有蜗轮405,旋转后摄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蜗轮405相啮合的蜗杆6,通过蜗轮405和蜗杆6,当通过工具插入蜗杆6的六角孔601并转动时,通过蜗杆6上的齿轮603与蜗轮405上的锯齿面4051之间咬合力量的传递,蜗轮 405产生转动,这时旋转后摄4上的五金凸杆404带动旋转后摄4在垂直方向产生转动,为摄像头调节画面采集的角度,解决了以往的导航仪,只有一个方向调节,并且调节的角度大,成像区域不好定位的问题,所以蜗轮405配合蜗杆6的转动驱动旋转后摄4进行转动起到了方便微调摄像头成像区域的效果,前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主板5。

进一步的,蜗杆6的中部套接有限位环602,蜗杆6的外侧壁焊接有齿轮603,齿轮603位于限位环602的后端,且齿轮603呈“螺旋状”,通过限位环602和齿轮603,在蜗杆6转动时,限位环602顶在金属板403上,防止蜗杆6在齿轮603 的啮合力作用下向导航仪外移动,“螺旋状”的齿轮603可在转动时对蜗轮405 上的锯齿面4051产生推力,推动蜗轮405进行转动,所以限位环602起到了防止蜗杆6外移的效果,齿轮603起到了将蜗杆6转动的力传递到蜗轮405上驱动旋转后摄4转动的效果。

进一步的,后壳2的右侧壁固定安装有工具插孔205,蜗杆6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六角孔601,六角孔601的直径小于蜗杆6的直径,且六角孔601位于工具插孔205中,通过六角孔601,当将同样带有六角面的且直径略小于六角孔 601的工具插入工具插孔205时,工具与六角孔601向啮合,当工具转动时,动力通过六角孔601传递给蜗杆6驱动蜗轮405带动旋转后摄4进行转动,并且,六角孔601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转动时不会出现滑牙的情况出现,所以六角孔601起到了与工具啮合并传动工具上带来的动力的效果。

进一步的,蜗轮4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锯齿面4051,锯齿面4051与齿轮603 相啮合,蜗轮405的顶端贯穿连接有矩形孔4052,且矩形孔4052的内部插接有五金凸杆404,通过锯齿面4051和矩形孔4052,锯齿面4051因为与蜗杆6上的齿轮603啮合,当蜗杆6带动齿轮603转动时,锯齿面4051也随着齿轮603转动,这时,蜗轮405通过矩形孔4052将动力传动给五金凸杆404,同时,旋转后摄4 转动,所以锯齿面4051和矩形孔4052均起到了传动的效果。

进一步的,旋转后摄4的后端固定安装有金属板403,旋转后摄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柔性电路板402,且柔性电路板402的另一端与主板5连接,通过金属板403和柔性电路板402,当蜗杆6转动时,金属板403可将蜗杆6的限位环602 限制住,防止蜗杆6向外移动,同时,柔性电路板402因为本身轻薄柔软,所以在旋转后摄4转动时依旧可以进行信号传输,所以金属板403起到了限制蜗杆6的移动,柔性电路板402则起到了跟随旋转后摄4的移动进行信号传输的效果。

进一步的,后壳2前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取景槽203,取景槽203左端大右端小,取景槽20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转动开口204,且摄像头转动开口 204上安装有旋转后摄4,通过取景槽203,取景槽203为倾斜状态的槽体,取景槽203为旋转后摄4的转动提供空间,并在旋转后摄4转动时,防止后壳2遮盖旋转后摄4,所以取景槽203起到了方便旋转后摄4进行转动取景的效果。

进一步的,前壳1的前端贯穿连接有散热孔101,后壳2的前端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六个铆钉201,后壳2的前端紧密贴合有粘贴片202,且粘贴片202设有六个,通过粘贴片202,当导航仪安装时,可将六个粘贴片202上的保护膜撕下,然后,将导航仪的后壳2朝上并压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这时,六片粘贴片202将导航仪粘贴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并且,六片粘贴片202可从六个角度将导航仪粘住,所以粘贴片202起到了固定导航仪的效果。

进一步的,固定前摄3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前摄金属壳301,旋转后摄4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后摄金属框401,且后摄金属框401上焊接有五金凸杆404,通过前摄金属壳301和后摄金属框401,前摄金属壳301可将固定前摄3包裹住,防止固定前摄3受到震动时内部的零件受损,后摄金属框401可将旋转后摄4进行固定,同时,当蜗轮405驱动五金凸杆404转动时,五金凸杆404的动力直接作用到后摄金属框401上,所以后摄金属框401起到了固定旋转后摄4并驱动旋转后摄4转动的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将后壳2上六片粘贴片202的保护膜撕下,然后,将导航仪的后壳2朝上,然后,将后壳2的六片粘贴片202粘粘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然后,开启导航仪,这时,主板5通电通过柔性电路板402传递电流给固定前摄3,这时,固定前摄3采集画面并通过柔性电路板402传递给主板5,同时,主板5通电通过柔性电路板402传递电流给旋转后摄4,这时,旋转后摄4 采集画面并通过柔性电路板402传递给主板5,当需要对画面进行微调时,可将末端为六角的工具插入后壳2的工具插孔205中,这时,六角的工具进入蜗杆6的六角孔601中,这时,转动六角工具,六角孔601将动力传递给蜗杆6,同时,蜗杆6转动,蜗杆6上的限位环602顶在旋转后摄4的金属板403上,同时,齿轮603转动,这时,与齿轮603啮合的锯齿面4051带动蜗轮405转动,转动的蜗轮405通过矩形孔4052将动力传递给五金凸杆404,然后,五金凸杆404带动后摄金属框401转动旋转后摄4,这时,旋转后摄4从取景槽203中采集画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壳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