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5387发布日期:2019-05-15 22:4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弹簧夹的制作方法

本文件总体上涉及紧固件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易碎构件的新型改进的W形带翼弹簧夹,所述易碎构件提供指示正确安装的可听的和作用力的反馈。



背景技术:

包括例如螺栓/螺母、金属夹、塑料夹或类似物的各种类型的紧固件可用于将塑料部件固定到诸如金属板部件之类的基底。重要的是,每增加一个紧固件都会增加组件的部件成本和重量。更具体地,紧固件的使用需要在组装工厂或塑料部件制造商处进行额外的操作,并且每一次额外的操作都会增加所需的人力、工艺成本和生产时间。另外,每个紧固件都有产生嚣叫声和冲击噪声的风险。此外,添加的单独紧固件在组装过程中有丢失或配合不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弹簧夹,以至少实现对弹簧夹的正确安装提供容易察觉的指示。

本文件涉及具有易碎构件的新型且改进的W形带翼弹簧夹,所述易碎构件提供容易察觉的指示,即指示紧固件已被正确安装。弹簧夹消除了额外的单独紧固件的需要,从而减少了组件的重量和成本。它还可以在塑料部件和金属板部件之间提供稳健的、更牢固、更耐用的接头夹紧,同时通过组装和车辆操作保持适当的位置和对齐,并且基本上消除了嚣叫声和冲击噪声的风险。

弹簧夹还包括构造成消散应力集中的双重阻挡的侧翼或悬臂杆以及增加额外强度的加强肋或角撑板。此外,弹簧夹具有低的插入力,并且用于以单次卡扣动作将部件定位、锁定并且保持在一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簧夹,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基部、在基部上承载的支撑柱、在支撑柱上承载的第一悬臂杆和在支撑柱上承载的第二悬臂杆;第一易碎构件,在第一悬臂杆和支撑柱之间延伸;以及第二易碎构件,在第二悬臂杆和支撑柱之间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易碎构件具有连接到第一悬臂杆的第一端和连接到支撑柱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二易碎构件具有连接到第二悬臂杆的第三端和连接到支撑柱的第四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易碎构件上的第一设计断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易碎构件上的第二设计断点,其中第一设计断点邻近第一端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在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的第二易碎构件上的第三设计断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在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的第二易碎构件上的第四设计断点,其中第三设计断点邻近第三端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在基部中的与第一易碎构件对齐的第一表面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在基部中的与第二易碎构件对齐的第二表面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悬臂杆包括第一S形曲线段,并且第二悬臂杆包括第二S形曲线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在基部上邻近第一悬臂杆的第一远端承载的第一可调节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在基部上邻近第二悬臂杆的第二远端承载的第二可调节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在支撑柱的一侧上承载在基部上的四路定位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路定位器包括第一斜面侧壁和第二斜面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斜面侧壁具有第一边缘斜面部,并且第二斜面侧壁具有第二边缘斜面部,其中第一边缘斜面部与第二边缘斜面部对齐,并且第一悬臂杆包括第一S形曲线段,并且第二悬臂杆包括第二S形曲线段。

根据本文描述的目的和益处,提供了一种弹簧夹。该弹簧夹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基部、在基部上承载的支撑柱、在支撑柱上承载的第一悬臂杆和在支撑柱上承载的第二悬臂杆。弹簧夹还包括在第一悬臂杆和支撑柱之间延伸的第一易碎构件。此外,弹簧夹包括在第二悬臂杆和支撑柱之间延伸的第二易碎构件。

第一易碎构件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一悬臂杆的第一端和连接到支撑柱的第二端。另外,第二易碎构件可以具有连接到第二悬臂杆的第三端和连接到支撑柱的第四端。

可以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易碎构件上设置第一设计断点。此外,可以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第一易碎构件上设置第二设计断点。第一设计断点可以设置在第一端附近。

弹簧夹还可以包括在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的第二易碎构件上的第三设计断点。另外,弹簧夹可以包括在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的第二易碎构件上的第四设计断点。此外,第三设计断点可以设置在第三端附近。

弹簧夹还可以包括在基部中的与第一易碎构件对齐的第一表面凹部。此外,弹簧夹可以包括在基部中的与第二易碎构件对齐的第二表面凹部。

弹簧夹的许多可能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的第一悬臂杆可以包括第一S形曲线段,并且第二悬臂杆可以包括第二S形曲线段。此外,弹簧夹的许多可能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些可以包括第一可调节肋,所述第一可调节肋被承载在基部上,邻近第一悬臂杆的第一远端。类似地,这种弹簧夹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第二可调节肋,该第二可调节肋被承载在基部上,邻近第二悬臂杆的第二远端。

更进一步地,弹簧夹可以包括在支撑柱的一侧上承载在基部上的四路定位器。该四路定位器可以包括第一斜面侧壁和第二斜面侧壁。第一斜面侧壁可以具有第一边缘斜面部,第二斜面侧壁可以具有第二边缘斜面部,其中第一边缘斜面部与第二边缘斜面部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的弹簧夹至少能够实现对弹簧夹的正确安装提供容易察觉的指示。

在以下描述中,示出并描述了弹簧夹的几个优选实施例。应该认识到,弹簧夹能够具有其他不同的实施例,并且它们的多个细节能够在各种明显的方面进行修改,所有这些都不脱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释和描述的弹簧夹。因此,附图和说明书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并入本文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弹簧夹的若干方面,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其某些原理。

图1是结合有第一和第二易碎构件的W形带翼弹簧夹的立体图,其允许用户通过可听的和作用力的指示快速且容易地感知弹簧夹的正确安装。

图2a至图2c是示出了如何利用图1的弹簧夹将塑料部件固定到工件的一系列视图。更具体地,图2a是示出了塑料部件上的弹簧夹如何与工件中的安装孔对齐的立体图。图2b是示出了当弹簧夹插入安装孔时弹簧夹的悬臂杆的向内偏转的立体图。图2c是连接完成后弹簧夹的侧视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了(a)支撑柱与第一悬臂杆之间的第一易碎构件和(b)支撑柱与第二悬臂杆之间的第二易碎构件上的两个设计断点的相应详细正视图。

图4是包括加强角撑板和第三可调节肋的W形带翼弹簧夹的替代实施例的侧视图。

现在将详细参考弹簧夹的当前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1、图2a至图2c、图3a和图3b来说明弹簧夹10。弹簧夹10包括主体12,主体12具有基部14和支撑在基部上的支撑柱16。第一悬臂杆18承载在支撑柱16上。第二悬臂杆20也承载在支撑柱16上。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悬臂杆18定向为与第二悬臂杆20相对。

第一易碎构件22在第一悬臂杆18和支撑柱16之间延伸。第二易碎构件24在第二悬臂杆20和支撑柱16之间延伸。

更具体地,如图3a中最佳所示,第一易碎构件22可以采取薄条材料的形式,其具有连接到第一悬臂杆18的第一端26和连接到支撑柱16的第二端28。第一易碎构件22包括邻近第一端26设置的第一设计断点34和在第一设计断点与第二端28之间的第二设计断点36。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设计断点34为在第一易碎构件的壁中形成或切入的切口,而第二设计断点36是在第一易碎构件的壁中形成或切入的两个相对的切口。

类似地,如图3b最佳所示,第二易碎构件24可以采取薄条材料的形式,其具有连接到第二悬臂杆20的第三端30和连接到支撑柱16的第四端32。第二易碎构件24包括邻近第三端30设置的第三设计断点38和在第三设计断点与第四端32之间的第四设计断点40。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三设计断点38是形成于第二易碎构件24的壁中的切口,而第四设计断点40是在第二易碎构件的壁中形成或切入的两个相对的切口。两个易碎构件22、24都包括S形曲线25。

如图1进一步所示,第一表面凹部或凹面42设置在基部14中,与第一易碎构件22对齐或并置。类似地,第二表面凹部或凹面44设置在基部14中,与第二易碎构件24对齐或并置。

另外,主体12包括四路定位器46,四路定位器46在支撑柱16的一侧固定到基部14。主体12以及第一和第二易碎构件22、24可以由单件塑料或复合材料模制而成,使得基部14、支撑柱16、第一悬臂杆18、第二悬臂杆20、第一易碎构件22、第二易碎构件24和四路定位器46彼此成为一体。

如图1最佳所示,四路定位器46包括第一斜面侧壁48和第二斜面侧壁50。如图1清楚地示出的,第一斜面侧壁48具有第一边缘斜面部54,第二斜面侧壁50具有第二边缘斜面部56。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边缘斜面部54和第二边缘斜面部56对齐。

如图1最佳所示,基部14包括第一可调节肋60和第二可调节肋62,第一可调节肋60与第一悬臂杆18的第一远端相邻地承载在基部上,并且第二可调节肋62与第二悬臂杆20的第二远端相邻地承载在基部上。

如图1和图3a进一步所示,第一悬臂杆18的第一远端包括第一双重阻挡切口64。类似地,第二悬臂杆20的第二远端包括第二双重阻挡切口66。第一双重阻挡切口64包括第一中点角68和第一圆角面70,使得第一双重阻挡切口64具有大致V形。类似地,第二双重阻挡切口66包括第二中点角72和第二圆角面74,使得第二双重阻挡切口66为大致V形构造。

如图1中最佳地示出,第一悬臂杆18包括邻近支撑柱16的第一弯曲部76。第一悬臂杆18与支撑柱16形成第一颈部78。第一弯曲部76和第一颈部78限定了第一S形曲线段80,第一S形曲线段80将应力分布在更大的区域上并起到消散任何应力集中的作用。

类似地,第二悬臂杆20包括邻近支撑柱16的第二弯曲部82。此外,第二悬臂杆20与支撑柱16形成第二颈部84。第二弯曲部82和第二颈部84限定了第二S形曲线段86,第二S形曲线段86将应力分布在更大的区域上并起到消散任何应力集中的作用。

在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弹簧夹10被整体模制成塑料工件W1的一部分。当希望将塑料工件W1连接到金属板部件W2时,将主体12的顶部与金属板部件中的安装孔A对齐。安装孔A基本上是T形的。当弹簧夹10被插入到安装孔A中时,四路定位器46确保塑料工件W1与金属板部件W2的正确对齐和定向。更具体地,第一斜面侧壁48和第二斜面侧壁50接合孔A的边缘E1、E2,从而确保沿着X轴的正确定向。同时,第一斜面侧壁48和第二斜面侧壁50的第一边缘斜面部54和第二边缘斜面部56接合孔A的边缘E3,并且支撑柱16的与四路定位器46相对的面与孔的边缘E4接合,以确保沿着Y轴的正确定向,从而提供完整的四路定位器功能(也参见图2b)。

当弹簧夹10进一步插入到孔A中时,第一悬臂杆18的凸轮表面90接合孔A的边缘E5,而第二悬臂杆20上的凸轮表面92接合孔A的边缘E6。这导致弹性的第一悬臂杆18和弹性的第二悬臂杆20围绕相应的第一弯曲部76和第二弯曲部82弯曲并且朝支撑柱16向内枢转。正当第一可调节肋60和第二可调节肋62与金属板部件W2的表面接触时,凸轮表面90、92离开金属板部件W2,并且第一悬臂杆18和第二悬臂杆20绕第一和第二弯曲部76、82从支撑柱16向外弹开,其中金属板部件W2此时被接收并且完全置入在第一和第二双重阻挡切口64、66中。

随着悬臂杆18、20在安装过程期间首先朝向支撑柱16弯曲以及然后远离支撑柱16弯曲,两个易碎构件22、24也首先以第一种方式弯曲,然后以另一种方式弯曲。这导致两个易碎构件22、24断裂。更具体地,第一易碎构件22在第一设计断点34和/或第二设计断点36处断裂。第二易碎构件24在第三设计断点38和/或第四设计断点40处断裂。

当易碎构件22、24断裂时,它们提供可听见的咔哒声和插入力的变化,其清楚地向安装人员指示弹簧夹10完全插入孔A中并且塑料工件W1被正确地安装在金属板部件W2上。

应该理解的是,在图2c所示的完全置入的位置中,围绕孔A设置的金属板部件W2的边缘M有效地捕获在一侧的第一悬臂杆18和第二悬臂杆20与另一侧的可调节肋60、62的支撑边缘之间。应该理解的是,肋60和62的高度可以被调整或调节,以便在工件W1和金属板部件W2之间提供良好的、无冲击噪声的连接。

如果为了维修或任何其他原因而需要将工件W1与金属板部件W2断开连接,则可以将工件W1撬离金属板部件并克服弹簧夹10的弹性保持力。当该操作完成时,安装孔A的端部E3、E4沿着切口64、66的圆角面向上滑动,使得两个悬臂杆18、20稍微向内朝支撑柱16弯曲,直到孔脱离切口以便于分离。四路定位器46确保悬臂杆18、20总是以法线方向作用于施加到弹簧夹10的任何负载,从而保护这些杆在装配和拆卸期间免于无意损坏。

弹簧夹10提供了许多益处和优点。弹簧夹10包括易碎构件22、24,其在安装过程期间断裂并提供关于弹簧夹的正确安装的可听的和作用力的反馈。弹簧夹10确保坚固、耐用且无冲击噪声的连接,同时最小化重量并降低成本。

在图4所示的弹簧夹10’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角撑板94在第一颈部78内在支撑柱16与第一悬臂杆18之间的第一弯曲部76内延伸。第二角撑板96在第二颈部84内在支撑柱16与第二悬臂杆20之间的第二弯曲部82内延伸。

如图4进一步所示,第三角撑板98在第一悬臂杆18、第二悬臂杆20与支撑柱16之间在第一弯曲部76和第二弯曲部82外延伸。应该理解,第一角撑板94、第二角撑板96和第三角撑板98的厚度不如第一悬臂杆18、第二悬臂杆20和支撑柱16那么厚,因此具有较小的横截面积。因此,尽管第一角撑板94和第三角撑板98增加了第一悬臂杆18的强度并且第二角撑板96和第三角撑板98增加了第二悬臂杆20的强度,角撑板仍然允许第一和第二悬臂杆的必要的弯折和弯曲,以允许弹簧夹10用作工件W1和金属板主体部件W2之间的弹性连接器或紧固件(见图2a至图2c)。

弹簧夹10’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斜面侧壁48和第二斜面侧壁50之间的第三可调节肋100。可调节肋100从斜面侧壁48、50向外伸出并远离支撑柱16。如图2a至图2c所示,当弹簧夹用于将塑料工件W1连接到金属板部件W2时,所有三个可调节肋60、62、100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适当的配合和加工精度。

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前述内容。这并不意图是详尽的或者将实施例限制到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根据上述教导可以做出明显的修改和变化。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化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所述范围根据权利要求被公平、合法和合理地授予的范围来解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