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断裂保护套的阀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4550发布日期:2019-05-03 19:4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断裂保护套的阀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断裂保护套的阀杆。



背景技术:

阀杆是阀门用于连接手轮和阀芯的部件,在转动手轮时用于传递扭矩,带动阀芯转动,关闭或者开启密封口,对阀体内的流体进行控制。一般地,阀杆为一个在两端分别设置有螺纹段和固定部的杆体,现有的阀杆由于制作结构材质和制作工艺的固有缺陷,热处理回火不充分,使材料硬度偏高,脆性增加;其是使用一段时间后,阀杆断裂的内因是不是其外因是运行过程中振动使得螺纹受到碰撞和损伤,在应力集中的齿根处开裂扩展。因此,在螺纹段的连接部容易发生断裂。

一般的阀杆断裂后阀门失去控制,修理时,需要找到并关闭上游阀门,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造成一定损失。现有技术中没有在阀杆断裂后提供临时支撑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断裂保护套的阀杆。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断裂保护套的阀杆,包括阀杆本体和保护套;所述阀杆本体一端为螺纹段,另一端为光杆段,所述螺纹段直径大于光杆段,所述光杆段末端设有直径大于光杆端的凸块,所述凸块设有用于输入扭矩的第一固定部;所述保护套设置在阀杆外侧,保护套长度与光杆段相同,所述保护套顶端在第一固定部相应位置设置有的第二固定部;

所述螺纹段与光杆段连接出设置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为在螺纹段上设置的两个对称平面;所述保护套内部设置有与第三部顶部相适应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固定部与螺纹段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为垂直凸块轴向的固定平面,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截面为拱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为保护套顶端的设置的拱形缺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般地,输入扭矩同时通过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光杆段旋转带动螺纹段旋转进而完成阀门控制;在阀杆从螺纹段与光杆段之间断裂时,使用者可以将保护套向下移动并卡何在第三固定部,同时,输入扭矩仅固定在第二固定部上,由此,通过保护套旋转带动螺纹段旋转,完成临时阀门控制。在阀门关闭或开放后,检修人员可以随后找到上游阀门,并对失效阀门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断裂保护套的阀杆,在阀杆断裂时提供阀门临时控制,可以防止阀杆断裂时阀门失效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阀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固定部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中:1、光杆段;2、螺纹段;3、凸块;4、第一固定部;5、第三固定部;6、保护套;7、第二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有断裂保护套6的阀杆,包括阀杆本体和保护套6;阀杆本体一端为螺纹段2,另一端为光杆段1,螺纹段2直径大于光杆段1,光杆段1末端设有直径大于光杆端的凸块3,凸块3设有用于输入扭矩的第一固定部4;保护套6设置在阀杆外侧,保护套6长度与光杆段1相同,保护套6顶端在第一固定部4相应位置设置有的第二固定部7;其中,第一固定部4为垂直凸块3轴向的固定平面,第一固定部4的截面为拱形,第二固定部7为保护套6顶端的设置的拱形缺口;

螺纹段2与光杆段1连接出设置有第三固定部5,第三固定部5为在螺纹段2上设置的两个与螺纹段2相切的对称平面;保护套6内部设置有与第三部顶部相适应的凸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般地,输入扭矩同时通过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7固定,光杆段1旋转带动螺纹段2旋转进而完成阀门控制;在阀杆从螺纹段2与光杆段1之间断裂时,使用者可以将保护套6向下移动并卡何在第三固定部5,同时,输入扭矩仅固定在第二固定部7上,由此,通过保护套6旋转带动螺纹段2旋转,完成临时阀门控制。在阀门关闭或开放后,检修人员可以随后找到上游阀门,并对失效阀门进行更换。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