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5902发布日期:2019-10-19 03:10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单向气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向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申请号:201510291645X,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真空拔罐器用弹簧片式单向气阀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单向气阀装置,由底座、橡胶片、弹簧和螺母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片为表面平整的扁圆橡胶板块,其直径为螺母盖外部中段直径的一半;所述的底座外形为螺栓,其中心为通孔,通孔的直径为橡胶片直径的三分之一,该通孔的上端倒圆角为喇叭D;所述的弹簧外径为橡胶片直径的三分之二,长度为橡胶片直径相同;所述的螺母盖为圆锥柱状,同时又是与吸气系对接的气嘴,其内部为三段通孔,即下段为与底座螺纹相对应的螺孔,上段为与底座内部通孔相同孔径的通孔,其长度为橡胶片直径的三分之二,中段通孔直径和长度均为橡胶片直径的12倍;依次将弹簧、橡胶片和底座从螺母盖底部通孔往里安装,即形成一个弹簧片式单向气阀装置整体。其缺点是存在着开启压差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按压进行进行转换来实现开启压差调节的单向气阀。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单向气阀,包括有管体,所述的管体前端设有端面,所述的端面上设有进气孔,所述的管体中设有阀芯和调节弹簧,所述的管体中设有活动调节柱,所述的活动调节柱可在管体的圆形腔体中轴向运动,所述的调节弹簧设置在阀芯与活动调节柱之间,使阀芯可以顶在端面上封堵进气孔,所述的活动调节柱侧壁上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的环形凸台上设有从后端向前开设的滑槽,所述的滑槽至少两个,并且相邻的滑槽,其槽的深度依次相差一定的高度,所述的管体内壁上设有凸筋,所述的凸筋可卡在滑槽中,使活动调节柱可以在管体中纵向运动,直至脱离凸筋。

阀芯封堵在进气孔上的作用力是由调节弹簧的弹力决定的。调节弹簧在管体中被压缩在阀芯和活动调节柱之间,阀芯和活动调节柱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调节弹簧被压缩之后的长度。而调节弹簧被压缩之后的长度决定了单向气阀的开启压差值。不同长度的调节弹簧分别对应不同的开启压差值。使用时,只要通过按压旋转活动调节柱就可以调节凸筋在各个滑槽中的位置,凸筋顶在各个深度不同的滑槽中,由于活动调节柱在管体中的位置不同,导致调节弹簧在管体中被压缩后的长度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弹力弹压在阀芯上,从而实现对单向气阀的开启压差的调节。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调整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向气阀装配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管体的另一个角度立体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向气阀处于第一种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向气阀处于第二种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沿图4中虚线绕轴心线对环形凸台、凸筋以及顶头作环形剖视展开示意图。

图6为具有两个凸筋、二组三种深度不同的滑槽及顶头展开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凸筋、滑槽、顶头结合在一起的常态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活动调节柱的端面从端部上滑落到顶面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松开按键后按键自动回弹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端面从顶面转动滑过至滑槽到达凸筋上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单向气阀及其门窗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单向气阀,包括有管体1,管体1前端设有端盖2,端盖2上设有进气孔3,管体1中设有阀芯4和调节弹簧5,管体1中设有活动调节柱6,活动调节柱6可在管体1的圆形腔体中轴向运动,调节弹簧5设置在阀芯4与活动调节柱6之间,使阀芯4可以顶在端盖2上封堵进气孔3,活动调节柱6侧壁上设有环形凸台7,环形凸台7上设有从后端向前开设的滑槽8,滑槽8至少两个,并且相邻的滑槽8,其槽的深度依次相差一定的高度,管体1内壁上设有凸筋9,凸筋9可卡在滑槽8中,使活动调节柱6可以在管体1中纵向运动,直至脱离凸筋9。

管体1的圆形腔体是指其截面空腔呈圆形,使活动调节柱6可以在其中旋转。环形凸台7是设置在圆柱芯周围的凸出部分。由于活动调节柱6侧壁上有一个环形凸台7,而管体1内侧壁上有凸筋9,因此凸筋9挡在环形凸台7上,主要是挡在滑槽8的底部,可以限制阀芯4向后运动。

凸筋9与滑槽8的结合,一方面,当凸筋9卡在滑槽8中,可以使活动调节柱6沿轴向运动,防止其绕轴线转动。另一方面,一旦活动调节柱6被按下,使得凸筋9从滑槽8中脱出,则活动调节柱6就可以绕轴线转动。

一段凸筋9对应若干个滑槽8,每个滑槽8的深度都不一样。这样,当凸筋9落在不同的滑槽8中,活动调节柱6相对于阀芯4距离不同。如图5中所示,图中点画线将环形凸台7上的斜面分割成两个部分,其中左边部分表示的是滑槽8的底面11,右边部分表示的环形凸台7的端面10。在活动调节柱6的环形凸台7上设置有三组二种深度不同的滑槽8,共计六个滑槽8。管体1内壁上设有三个等间隔分布的凸筋9。工作时,一个阀芯4会受到三个凸筋9的支撑,即三个凸筋9会同时落在三个相同的较深滑槽8或较浅滑槽8,可以实现两种开启压差的切换调节。

如图6中所示,图中点画线为基准线,表示活动滑槽8、凸筋9、顶头14常态下的位置关系。沿该基准线运动,如图中竖直点画线所示,滑槽8可卡入到凸筋9上。在活动调节柱6的环形凸台7上设置有二组三种深度不同的滑槽8,共计六个滑槽8。管体1内壁上设有二个等间隔分布的凸筋9,二个凸筋9分别对于在左边第一个滑槽8和第四个滑槽8位置。工作时,一个活动调节柱6会受到二个凸筋9的支撑,即二个凸筋9会同时落在二个相同的滑槽8中,共计处在深、中间、浅三种不同深度的滑槽8中,形成三种位置状态。

如图7中所示,常态情况下,凸筋9是可以落在其中任何一个滑槽8中的。在该图中,两条凸筋9分别落在了第一和第四个同等浅深度的两个滑槽8中。按照F2方向推动按键13,其上的顶头14可顶在环形凸台7的端面10,可使活动调节柱6向上运动。相对于凸筋9而言,相当于凸筋9从图中凸筋9的虚线位置向下运动至实现位置。

如图8中所示,环形凸台7将受到来自按键13上的F2方向的外力作用而向上运动。活动调节柱6上环形凸台7的端面10向远离滑槽8的底面11的方向运动,顶头14将保持沿点画线轨迹顶向环形凸台7的端面10,直至环形凸台7的端面10与凸筋9的顶面12处在接触线位置,如图中水平虚线所示。由于活动调节柱6始终受到调节弹簧5的弹力作用,活动调节柱6开始向F1方向运动,同时开始向F3方向运动,如图中凸筋9从滑槽8的底面11离开,如虚线部分所示,直至进入如图8中所示滑动中间状态。所谓的滑动中间状态。就是凸台7的端面10从按键13顶头14的端部15上开始滑动,直到顶在凸筋9的顶面12上的状态示意图。此时,顶头14落在滑槽8,使得活动调节柱6被顶头14卡住而无法转动。

如图9中所示,松开按键13,环形凸台7继续受到调节弹簧5的弹力作用,将开始沿F3方向向下运动。直至环形凸台7的端面10与顶头14的端部15处在接触线位置,如图中水平虚线所示。此时,顶头14离开了滑槽8,使得活动调节柱6被释放而开始可以转动了。

如图10中所示,滑槽8一旦从凸筋9上滑出,由于凸台7的端面10此时还顶在凸筋9的顶面12上,两者的斜面相互挤压,使得环形凸台7则开始产生转动,其上的滑槽8将向F1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同时开始向F3方向运动,直至进入如图10中所示最终状态,这样就完成了凸筋9从左边第一个滑槽8进入左边第二个滑槽8的转换。

如此循环往复,每按压一下按键13,其上的顶头14就会顶起一下活动调节柱6,活动调节柱6旋转一下,凸筋9就会依次插入下一个相邻的滑槽8中,可以实现三种开启压差的循环切换调节。

根据胡克定律F=k·x或△F=k·Δx,在上述每两个状态之间,阀芯4封堵在进气孔3上的弹力存在着一个压差△F=k·Δx,其中k为调节弹簧5的弹性系数,F为弹力,x调节弹簧变形距离。因此,本单向气阀可以很容易根据需要或要求设计出多种开启压差值。

使用时,只要从管体1的尾端按压活动调节柱6,使其向前运动,直至凸筋9前端从最深的滑槽8滑出,再将活动调节柱6转动一个角度,使凸筋9再次落入中间深度的滑槽8,活动调节柱6与阀芯4的距离就可以变化Δx。同理,再将凸筋9从中间深度的滑槽8调节到最浅的滑槽8,这样,通过调节活动调节柱6就可以实现二、三个开启压差的变化,形成具有开启压差可以调节的单向气阀。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不同数量、不同深度的滑槽8,可以形成多级开启压差的调节功能。

管体1内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均匀分布的凸筋9,环形凸台7上设有至少两组对应分布的滑槽8。

将上述最深的、中间深度的和最浅的三种等间隔分布滑槽8归纳成一组滑槽8,使其对应一个凸筋9,就可以实现三个开启压差的变化调整结构。而两个凸筋9对称分布,对应的两组滑槽8依次分布呈最深的槽、中间深度的槽、最浅的槽、最深的槽、中间深度的槽、最浅的槽,并且是具有特定规律变化的循环。使用时,只要使活动调节柱6旋转一个小的角度就可以进行调节。活动调节柱6在管体1中受到二个凸筋9支撑,任何部位受力、任何状态下运动,平稳性、畅顺性均可以保持一致。

相邻的滑槽8之间部位的环形凸台7的端面10设置成斜面。按压环形凸台7的端面10,可以使活动调节柱6向进气孔3方向运动。一旦活动调节柱6被按下至凸筋9的顶面12位置,滑槽8则从凸筋9上脱出,此时,活动调节柱6可以在管体1的圆形腔体中转动。由于外力作用在端面10的斜面上,活动调节柱6会自动旋转。只要稍微将活动调节柱6旋转一点,使其上环形凸台7的端面10与凸筋9的顶面12有一点接触,在按压力失去的情况下,活动调节柱6则在调节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会自动向着远离进气孔3的方向运动,同时保持旋转,直至转到凸筋9的顶面12触及到下一个滑槽8的底面11。

相滑槽8的底面11设置成斜面。凸筋9的顶面12无论接触到滑槽8的底面11上的任何部位,两者的斜面可以形成面接触。一旦失去外力作用,活动调节柱6在调节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将会被往远离进气孔3方向运动。并且由于斜面的压逼作用,活动调节柱6还具有旋转的运动或趋势,使滑槽8的一边始终靠在凸筋9的一边。无论滑槽8与凸筋9之间的间隙或间隔有多大,只要用一根杆或棍顺着所述凸筋9的一边向活动调节柱6按压,必然可以顶在端面10上。

凸筋9的顶面12设置成斜面。一旦凸台7的端面10落在凸筋9的顶面12上,活动调节柱6在调节弹簧5的弹力作用下,会在管体1中产生旋转,使凸筋9自动滑动落入滑槽8中。

管体1中设有可轴向运动并且可以触动活动调节柱6的按键13。管体1尾端设有一个圆孔,按键13的尾端通过圆孔露出在管体1之外,便于手指按压。使用时,只要轻轻按压一下按键13,按键13的前端就会推动活动调节柱6向进气孔3方向运动,使活动调节柱6上的凸筋9的从滑槽8中脱出。

按键13上设有顶头14,顶头14的端部15设置呈斜面。本实施例中活动调节柱6上设有六个斜面。相应地在按键13上共设置有六个顶头14,顶头14的端部也设有斜面,以便与环形凸台7的端面10实现面与面接触,推动顺畅,不易损坏。当凸筋9离开滑槽8后,活动调节柱6则处于可以转动状态。由于按键13上的顶头14顶在环形凸台7的端面10的斜面上,逼使活动调节柱6旋转。因此,使用时,每按压一下按键13,活动调节柱6则可以自动转到相邻一个滑槽8中,实现开启压差的逐步转动转换,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按键13上设有可卡在凸筋9上的通槽16。凸筋9嵌在通槽16中,使按键13可以在管体1中只能沿轴向滑动而无法转动,可以保证顶头14始终顶在环形凸台7的端面10的斜面上。

管体1与端盖2之间设置成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管体1与端盖2,可以调节端盖2与活动调节柱6之间的距离,同样可以调节开启压差,端盖2与活动调节柱6距离远大,开启压差越小,端盖2与活动调节柱6距离远小,开启压差越大。

凸筋9顶在各个不同的滑槽8底部,可以确定活动调节柱6至进气孔3的各个距离位置。由于调节弹簧5的弹力、弹性系数以及被压缩的长度存在着误差,容易导致开启压差不一致。因此通过调节管体1与端盖2之间螺纹,再结合凸筋9与各个不同的滑槽8之间的配合,可达到任何所需的开启压差。

管体1尾部设有挡部17,按键13可被挡部17阻挡在管体1的尾部。按键13与活动调节柱6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可使按键13保持弹起并露出在管体1出的尾部。按键13上设有排气孔19,活动调节柱6上设有可排气的通道20,便于经过进气孔3的气体顺畅地排出。当然经过进气孔3的气体也可以从活动调节柱6和按键13周边与管体1之间的间隙中间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