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自动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8338发布日期:2019-03-30 09:2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水力自动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自动切换阀。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净水设备、污水设备及污水回用设备中的滤料过滤器水力反冲过程通常采用虹吸反冲、自动阀门反冲等控制方式来完成反冲过程。虹吸反冲为常规的水力辅助虹吸管引发虹吸反冲,该反冲洗过程无需电气控制,可实行水力自动控制的功能,但由于水力辅助虹吸管引发虹吸过程较长且内部虹吸破坏斗位置固定,反冲时间无法设定导致水的浪费;而自动阀门反冲涉及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容易出现阀门及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导致系统无法实行反冲洗,且涉及电气维护,维修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水力自动切换阀代替原有的水力虹吸反冲装置,水力自动切换阀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制作成本且可以减小水耗的水力自动切换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力自动切换阀,包括:储水设备、总进水管以及总排水管,总进水管与储水设备的顶部连通,总排水管与储水设备的壁部下端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储水设备的壁部上端通过触发进水管连通有触发水斗,该触发水斗滑动安装在固定挡板上;在触发水斗的底部安装有阀板及连杆,该阀板及连杆从上往下穿进总排水管置于总排水管管道内,总排水管内的阀座与阀板及连杆对应连接;在触发水斗与总排水管之间设有弹簧,该弹簧将触发水斗推离总排水管;触发水斗的底部还设有排水软管。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定挡板与总排水管固定连接,在固定挡板上设有上下走向的导向槽,触发水斗卡扣连接在导向槽内,并且沿导向槽走向导向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阀座与阀板及连杆滑动套接,阀板及连杆与阀座位置对应,并且通过阀板及连杆与阀座的开闭控制总排水管通断。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水软管上设有触发水斗排水阀和触发水斗流量调节阀。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簧为压簧。

优选的是,在所述的触发水斗与弹簧之间还设有弹簧调节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水力自动切换阀代替原有的水力虹吸反冲装置。

水力自动切换阀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制作成本且可以减小水耗。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水力自动切换阀利用触发进水管将水引入触发水斗,当触发水斗重量大于阀门弹簧力时,阀杆及阀板下压并打开,水箱出水经过出水管及自动切换阀座排出并实行自动开启的功能。当阀门在开启状态时,机械联动装置使触发水斗排水阀排水,排水达到弹簧压力与触发水斗重量平衡时,阀门自动缓慢关闭直至排水完成后自动切换阀关闭,同时触发触发水斗排水阀在机械联动机构作用下复位关闭。整个阀门开启及关闭为水力全自动控制,无需人手操作。

自动切换阀门的排水时间可以利用触发水斗上的排水调节阀来调整调节排水量从而实现排水时间的调整的功能。触发水斗排水调节阀一次性调节完成后即可正常运作。

该阀门采用全水力全自动控制无需进行电气控制,反冲时间实现可调控制,使用维护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水及触发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门开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门关闭复位示意图。

图中:1、触发进水管; 2、触发水斗; 3、弹簧调节板; 4、弹簧; 5、触发水斗排水阀; 6、触发水斗流量调节阀; 7、固定挡板; 8、排水软管; 9、阀座; 10、阀板及连杆; 11、总进水管; 12、储水设备; 13、总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水力自动切换阀,包括:储水设备12、总进水管11以及总排水管13,总进水管11与储水设备12的顶部连通,总排水管13与储水设备12的壁部下端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储水设备12的壁部上端通过触发进水管1连通有触发水斗2,该触发水斗2滑动安装在固定挡板7上;在触发水斗2的底部安装有阀板及连杆10,该阀板及连杆10从上往下穿进总排水管13置于总排水管13管道内,总排水管13内的阀座9与阀板及连杆10对应连接;在触发水斗2与总排水管13之间设有弹簧4,该弹簧4将触发水斗2推离总排水管13;触发水斗2的底部还设有排水软管8。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定挡板7与总排水管13固定连接,在固定挡板7上设有上下走向的导向槽,触发水斗2卡扣连接在导向槽内,并且沿导向槽走向导向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阀座9与阀板及连杆10滑动套接,阀板及连杆10与阀座9位置对应,并且通过阀板及连杆10与阀座9的开闭控制总排水管13通断。

优选的是,所述的排水软管8上设有触发水斗排水阀5和触发水斗流量调节阀6。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簧4为压簧。

优选的是,在所述的触发水斗2与弹簧4之间还设有弹簧调节板3。

实施例

参照图2所示,触发进水经触发进水管1进入触发水斗2,随着进入水斗的水量增多在重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4的阻力,促使弹簧调节板3、触发水斗排水阀5、触发水斗流量调节阀6、阀板及连杆10等机构向下移动的临界状态。

参照图3所示,触发进水继续经触发进水管1进入触发水斗2,随着进入触发水斗2的重量增加,其重力大于弹簧4的阻力时弹簧调节板3、触发水斗排水阀5、触发水斗流量调节阀6、阀板及连杆10等机构向下移动并到达阀门开启的位置,由于触发水管延伸至储水设备12的下部,自动切换阀门开启初期在虹吸的状态下触发水管仍继续对触发水斗2继续注水,这样可以确保阀门开启的稳定性。随着储水箱继续自动排水,且水位低于触发进水管1入水口时虹吸出水过程停止,触发斗的进水也停止进入。由于触发水斗排水阀5、触发水斗流量调节阀6与触发水斗2固定连接,随着水斗的下移,触发水斗排水阀5也同时下移至相应位置,因触发水斗排水阀5上的连杆手柄嵌装在固定杆的空缺位置上,随着阀门的下移,手柄在固定杆的作用下将触发水斗排水阀5打开,触发水斗2内部储存的水经过触发水斗排水阀5、触发水斗流量调节阀6及排水软管8排出。在初次调试时可以利用调整触发水斗流量调节阀6来控制排水量以到达控制触发水斗2与弹簧阻力及排水冲击力的平衡的时间,从而到达控制排水时间的目的。

参照图4所示,当触发水斗2储存水逐步排出,使用触发水斗2的重力小于弹簧4的阻力时,阀门中弹簧调节板3、触发水斗排水阀5、触发水斗流量调节阀6、阀板及连杆10会缓慢恢复至高位,同时切断自动切换阀门的排水状态。随着水斗的上移,触发水斗排水阀5也同时上移至原来的位置,因触发水斗排水阀5上的连杆手柄嵌装在固定杆的空缺位置上,随着阀门的上移,手柄在固定杆的作用下将触发水斗排水阀5关闭,触发水斗2停止排水。随着上述过程的完成,水力自动切换阀重新回关闭状态,并等待下一次图2、图3的开闭过程。

水力自动切换阀按照图2、图3、图4的状态循环动作,从而实现阀门的水力全自动控制过程。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