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手轮的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149发布日期:2019-06-11 23:13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卸手轮的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拆卸手轮的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广泛运用在工业领域,阀门在开启的时候通常都是使用手轮进行操作,由于现有的手轮通常由螺母压紧于阀杆上,为了防止手轮被人随意的打开,会将手轮拆卸下来,这样在拆卸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拆卸,非常的麻烦,而且很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手轮的阀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手轮的阀门,包括阀门本体、阀杆和手轮,所述手轮包括手持环以及设置在手持环内呈“十”字形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四端均与手持环固定连接,所述阀杆的端部设有供支撑杆嵌设的十字凹槽,所述十字凹槽底壁的中心处设有延伸出十字凹槽外的螺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供螺杆穿设的通孔,所述螺杆的端部拧设有螺纹配合的阀盖,所述阀盖的开口朝向阀杆的另一端设置,且所述阀盖的内径大于阀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阀杆靠近端部位置的外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十字凹槽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杆的直径,所述环形槽内嵌设有橡胶材质的稳固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十字凹槽内嵌设有十字形的磁片,所述磁片上设有供螺杆穿设的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拆卸手轮的时候不需要利用工具便可以快速的拆卸下来,非常的方便快捷,通过在阀杆的端部设置有稳固环,在人们安装支撑杆时,首先将稳固环从环形槽内取出,然后将支撑杆嵌设在十字凹槽内,紧接着将稳固环重新卡入环形槽,由于环形槽与十字凹槽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杆的直径,所以在稳固环嵌设入环形槽内时,位于十字凹槽部分的稳固环会将支撑杆抵住,能够防止人们在使用手轮转动的时候支撑杆在十字凹槽内会随意的晃动,整体的结构比较的稳定。通过在十字凹槽内嵌设有十字形的磁片,所述磁片上设有供螺杆穿设的圆孔,使得手轮能够更好的固定在十字凹槽内,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1、阀门本体;2、阀杆;20、十字凹槽;21、环形槽;22、稳固环;3、手轮;30、手持环;31、支撑杆;32、通孔;4、螺杆;5、阀盖;6、磁片;60、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手轮3的阀门,包括阀门本体1、阀杆2和手轮3,所述手轮3包括手持环30以及设置在手持环30内呈“十”字形设置的支撑杆31,所述支撑杆31的四端均与手持环30固定连接,所述阀杆2的端部设有供支撑杆31嵌设的十字凹槽20,所述十字凹槽20底壁的中心处设有延伸出十字凹槽20外的螺杆4,所述支撑杆31上设有供螺杆4穿设的通孔32,所述螺杆4的端部拧设有螺纹配合的阀盖5,所述阀盖5的开口朝向阀杆2的另一端设置,且所述阀盖5的内径大于阀杆2的直径。所述支撑杆3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阀杆2靠近端部位置的外壁设有环形槽21,所述环形槽21与十字凹槽20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杆31的直径,所述环形槽21内嵌设有橡胶材质的稳固环22。所述十字凹槽20内嵌设有十字形的磁片6,所述磁片6上设有供螺杆4穿设的圆孔60。

在实际操作中,在人们使用完毕时,可以通过转动阀盖5,将阀盖5从螺杆4上拆卸下来,然后握住手持环30进行提拉,支撑杆31便会受力滑移出十字凹槽20,此时完成了对手轮3的拆卸,这时将旋拧下来的阀盖5翻个面重新扣合旋拧在阀杆2上,此时阀盖5便能起到防水的效果,防止阀杆2端部会生锈,同时也更加的美观。通过在阀杆2的端部设置有稳固环22,在人们安装支撑杆31时,首先将稳固环22从环形槽21内取出,然后将支撑杆31嵌设在十字凹槽20内,紧接着将稳固环22重新卡入环形槽21,由于环形槽21与十字凹槽20底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杆31的直径,所以在稳固环22嵌设入环形槽21内时,位于十字凹槽20部分的稳固环22会将支撑杆31抵住,能够防止人们在使用手轮3转动的时候支撑杆31在十字凹槽20内会随意的晃动,整体的结构比较的稳定。通过在十字凹槽20内嵌设有十字形的磁片6,所述磁片6上设有供螺杆4穿设的圆孔60,使得手轮3能够更好的固定在十字凹槽20内,更加的稳定。本实用的阀门在拆卸的时候不需要利用工具便可以将手轮3拆卸下来,非常的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